一种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00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阻燃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阻燃改性材料在混炼挤出会拉丝,拉丝形成线材时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冷却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时的成型收缩率、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冷却不均匀常常影响拉丝时成型收缩率、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布不均匀,再次制造成风扇叶片、暖风机栅格、加热器外壳、汽车模块载体材料,也会存在材料性能分布差异导致助燃效果分布差异,亟待一种快速均匀固定阻燃改性材料性能分布差异的拉丝冷却装置,但现有设备热传递效率差且低温气体使用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了拉丝冷却热传递效率低和低温气体使用量大的问题,设置保温层、储气层、传温翅,使储气层体积缩小60%,同时在储气层内设置传温翅,提高热传递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均温导热壳、储温壳、转动抱紧齿轮、驱动电机、线材、传送支撑,储温壳两端设有环形保温支撑臂,环形保温支撑臂设有转动导轨,转动导轨上固定有均温导热壳,均温导热壳内腔设有导热内翅,均温导热壳上设有转动抱紧齿轮,储温壳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端部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驱动转动抱紧齿轮沿转动导轨转动,储温壳底部设有传送支撑,传送支撑的导向辊上传输有线材,线材穿过均温导热壳的内腔,均温导热壳外侧设有传温翅,传温翅敷设有储气层,储气层顶部连接有低温气体注入口,储气层底部连接有低温气体排出口,储气层敷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底部设有电机隔离腔,驱动电机、转动轴、驱动齿轮固定在电机隔离腔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传温翅与所述导热内翅传热面积比为1:3。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抱紧齿轮上设有均温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有保温层、储气层、传温翅,缩小了储气层体积60%,同时在储气层内设有传温翅,增大了传热面积,更有利于将低温传递到均温导热壳内腔中,在转动抱紧齿轮上设有均温通孔,可以使储气层内的低温气体直接对流实现热交换,避免线材的进入端和出口端出现温度差,同时有均温导热壳的缓慢转动,使均温导热壳内腔形成向外排的风压,促使冷凝水随外排空气带出,在储气层外侧敷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与储气层共同作用有效减少低温气体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均温导热壳;2、储温壳;3、转动抱紧齿轮;4、驱动电机;5、线材;6、传送支撑;101、转动导轨;102、导热内翅;103、传温翅;104、环形保温支撑臂;201、保温层;202、储气层;203、低温气体注入口;204、低温气体排出口;205、电机隔离腔;401、转动轴;402、驱动齿轮;601、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改性材料拉丝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均温导热壳1、储温壳2、转动抱紧齿轮3、驱动电机4、线材5、传送支撑6,储温壳2两端设有环形保温支撑臂 104,环形保温支撑臂104设有转动导轨101,转动导轨101上固定有均温导热壳1,均温导热壳1内腔设有导热内翅102,均温导热壳1上设有转动抱紧齿轮3,储温壳2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转动轴401端部设有驱动齿轮402,驱动齿轮402驱动转动抱紧齿轮3沿转动导轨101转动,储温壳2底部设有传送支撑6,传送支撑6的导向辊601 上传输有线材5,线材5穿过均温导热壳1的内腔,均温导热壳1外侧设有传温翅103,传温翅103敷设有储气层202,储气层202顶部连接有低温气体注入口203,储气层202 底部连接有低温气体排出口204,储气层202敷设有保温层201,保温层201底部设有电机隔离腔205,驱动电机4、转动轴401、驱动齿轮402固定在电机隔离腔205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温翅103与所述导热内翅102传热面积比为1:3,能高效将低温气体的温度传递到均温导热壳1内腔中,用于降低线材5的温度,使其材料结构能快速均匀固定,并且温度差漂移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抱紧齿轮3上设有均温通孔,可以使储气层202内的低温气体直接对流实现热交换,避免线材5的进入端和出口端出现温度差,同时有均温导热壳1 的缓慢转动,使均温导热壳1内腔形成向外排的风压,促使冷凝水随外排空气带出。

使用时,向储气层202注入低温气体,低温气体通过均温通孔向低温气体排出口204 方向流动,有利于低温气体对流,同时避免热交流后的高温气体回流到低温气体注入口 203,有利于低温气体热传递给传温翅103,辅助均温导热壳1的转动,有利于温度扩散,增大低温区域面积。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