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096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陶瓷化硅橡胶具有极佳的防火、阻燃、低烟、无毒等特性,挤出成型工艺简单,其燃烧后残余物为坚硬的陶瓷化壳体,硬壳在火灾环境中不熔且不滴落,可通过GB/T19216.21-2003中规定在950℃-1000℃温度下,受火90min,冷却15min线路完整性实验,适用于任何需要防火的场所,在保证火灾情况下电力传输通畅中起到了坚固的保护作用。陶瓷化硅橡胶产品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加工工艺简单,采用传统硅橡胶加工设备即可实现生产,比目前耐火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生产能耗节约成本。

现有的陶瓷化硅橡胶电缆参照图1,由内到外主要包括金属线芯10、绝缘层11、玻纤层12和外护套层13,其中绝缘层11、外护套层13均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得,并且均可采用硅橡胶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玻纤层12能够加强硅橡胶绝缘电缆的抗拉强度,传统生产工艺是挤一层硅胶绝缘后再编织玻纤布,然后再在玻纤布外挤一层陶瓷化硅橡胶。由于玻纤布的编织机构复杂,编织工序较繁琐,因此在陶瓷化硅橡胶电缆的生产中占据较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其通过改进绕布机构,解决了现有玻纤布编织繁琐、影响线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其包括绕布机构;

所述绕布机构包括绕布盘和设置在绕布盘上的玻纤布卷筒单元,所述绕布盘中部开设有第一线缆穿孔,并且绕布盘的其中一个盘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纵剖面为等腰梯形的内凹空间,所述玻纤布卷筒单元布置在绕布盘的所述其中一个盘面上,并具体包括:

杆部,其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固定在内凹空间的斜面上并与斜面保持垂直,所述第二杆段位于第一杆段前端并与第一杆段同轴线且形成有台阶,所述杆部的轴线与穿入第一线缆穿孔的线缆具有一定夹角;

卷筒安装部,其包括具有端部凸沿的套筒,所述套筒套入在第二杆段上并且与第二杆段之间通过轴承固定,套筒与第二杆段之间设置有卷簧;

玻纤布卷筒,其缠绕有玻纤布,所述玻纤布卷筒穿入套筒中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凸沿上;其中,所述绕布盘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玻纤布卷筒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随绕布盘以倾斜状态绕所述线缆做圆周运动,以向匀速前进的所述线缆包覆玻纤布。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主要是对玻纤布的包覆机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绕布机构主要由绕布盘和设置在绕布盘上的玻纤布卷筒单元组成,其中绕布盘能够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玻纤布卷筒单元能够随着绕布盘的转动而绕穿过绕布盘上第一线缆穿孔的待包布线缆做圆周运动,为使玻纤布能够顺利地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外,本实用新型对绕布盘进行了改进使得玻纤布卷筒轴线与待包布线缆之间保持有一定夹角(杆部),以斜向将玻纤布包覆于匀速前进的线缆上,最后使玻纤布在硅橡胶绝缘层上呈现螺旋包覆,然后进入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绕布机构在具体实施时,仅需将线缆前进的速度和绕布盘旋转的速度调试好,便可投入快速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中一种陶瓷化硅橡胶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线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绕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绕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纤布卷筒单元的放大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绕布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刷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其给出了现有技术其中一种陶瓷化硅橡胶电缆的截面示意图,由内向外包括有金属线芯10、绝缘层11、玻纤层12和外护套层13,其中绝缘层12和外护套层13均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得。参照图2,其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线的结构简图,主要包括有放线装置20、一级硅橡胶挤出机21、刷胶机构22、绕布机构23、二级硅橡胶挤出机24和收线装置25,放线装置20和收线装置25之间的线缆由牵引装置进行牵引(图2的箭头方向为线缆的加工方向)。金属纤芯10先经过一级硅橡胶挤出机21,被挤上一层陶瓷化硅橡胶作为绝缘层11;接着包覆好绝缘层11的线缆送入到刷胶机构22进行侧部刷胶;然后再送入到绕布机构23将玻纤布通过胶水包覆在绝缘层11外,形成玻纤层12;接着将形成玻纤层12的半成品线缆送入到二级硅橡胶挤出机24,再挤上一层陶瓷化硅橡胶,作为外护套层13,制得成品陶瓷化硅橡胶电缆;最后由收线装置25将成品陶瓷化硅橡胶电缆收纳。

参照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塑性陶瓷化硅橡胶挤出电缆生产设备,其包括绕布机构23;所述绕布机构23包括绕布盘100和设置在绕布盘100上的玻纤布卷筒单元200,所述绕布盘100中部开设有第一线缆穿孔110,并且绕布盘100的其中一个盘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纵剖面为等腰梯形的内凹空间120,所述玻纤布卷筒单元200布置在绕布盘100的所述其中一个盘面上,并具体包括:

杆部210,其包括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所述第一杆段211固定在内凹空间120的斜面121上并与斜面121保持垂直,所述第二杆段212位于第一杆段211前端并与第一杆段211同轴线且形成有台阶,所述杆部210的轴线与穿入第一线缆穿孔110的线缆A具有一定夹角;

卷筒安装部220,其包括具有端部凸沿221的套筒222,所述套筒222套入在第二杆段212上并且与第二杆段212之间通过轴承223固定,套筒222与第二杆段212之间设置有卷簧224;

玻纤布卷筒230,其缠绕有玻纤布,所述玻纤布卷筒230穿入套筒222中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凸沿221上(有利于更换玻纤布卷筒230);其中,所述绕布盘100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300,所述玻纤布卷筒230在第一驱动机构300的带动下随绕布盘100以倾斜状态绕所述线缆A做圆周运动,以向匀速前进的所述线缆A包覆玻纤布B。

上述方案中:首先绕布盘100主要供待包布的半成品线缆A穿过,同时能够绕半成品线缆A(即包覆有绝缘层的金属纤芯)旋转,将绕布盘100的其中一个盘面内凹并形成纵剖面为等腰梯形的内凹空间120,主要是为了利用内凹空间120的斜面121,完成玻纤布卷筒230单元200的倾斜布置;其次玻纤布卷筒230单元200包括杆部210、卷筒安装部220和玻纤布卷筒230三部分,其中杆部210与卷筒安装部220均是为了玻纤布卷筒230的布置,杆部210的第一杆段211与第二杆段212优选为一体设置,二者之间具有台阶以与套筒222的端部凸沿221进行配合,卷筒安装部220的套筒222与第二杆段212通过轴承223固定,以使套筒222能够绕第二杆段212转动,但在转动的同时还受到卷簧224的作用力限制,这里设置卷簧224主要是将拉出的玻纤布始终保持在张紧状态,即卷簧224的设置方式能够给拉出的玻纤布提供回复力,以“阻碍”玻纤布从玻纤布卷筒230上拉出。由于玻纤布在包覆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可以有效保障玻纤布在半成品线缆上的包覆效果。玻纤布卷筒230的放布方向与绕布盘100的旋转方向相同,当绕布盘100慢速旋转时,玻纤布卷筒230便在不断放布,放出的玻纤布不断的缠绕于匀速前进的半成品线缆上,形成螺旋绕设的玻纤层。

绕布盘100的旋转主要是依靠第一驱动机构300实现,具体设置为:所述绕布盘100的周边设置有从动齿13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减速电机310和连接在第一减速电机310输出轴上的主动齿320,所述主动齿320和从动齿130传动啮合。即依靠齿啮合实现绕布盘100的慢速旋转。

参照图3或图4所示,所述其中一个盘面朝向线缆的穿入方向,即玻纤布卷筒230单元200朝向线缆的穿入方向。在图2中给出,在绕布机构23的前级还布置有刷胶机构22,该刷胶机构22主要是完成对半成品线缆A的刷胶动作,以让后级的玻纤布B能够完全粘紧在半成品线缆上。

参照图7所示,所述刷胶机构22包括:壳体400和位于壳体400内的两个刷胶单元500;所述壳体400具有前后两个端面410,并在前后两个端面410中部开设有第二线缆穿孔420,所述两个刷胶单元500分设于第二线缆穿孔420的左右两侧,并均具体包括旋转刷510和位于旋转刷510下方的胶水池520,所述旋转刷510的轴511转动连接于壳体400的前后端面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600驱动旋转,所述胶水池520布置于壳体400内部,所述旋转刷510的刷毛512能够在浸入胶水后旋转着扫向穿入第二线缆穿孔420中的线缆表面;其中,所述第二线缆穿孔420与第一线缆穿孔110同轴线布置,所述其中一个盘面面向刷胶机构22。由图可知,所述壳体400为一个圆柱状的壳体400。旋转刷510在转动的时候刷毛512会不断的经过胶水池520,从而沾附上胶水;由于第二线缆穿孔420开设于圆柱壳体400的前后两个端面,因此未设置有孔壁,当半成品线缆A穿过该第二线缆穿孔420时,位于壳体400内的刷毛512能够接触到半成品线缆的表面,因此胶水便可通过刷毛512刷向半成品线缆A的表面;刷完胶水的线缆紧接着送入到绕布机构23,完成玻纤布的包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细节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设置有两个(布置在壳体400外),分别驱动两个刷胶单元500的旋转刷510;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包括第二减速电机610,所述第二减速电机610的输出轴与旋转刷510的轴传动连接,两个第二减速电机的驱动方向相反以使两个旋转刷510背向旋转(参照图7所示箭头)。控制两个旋转刷510背向旋转能够使粘上胶水的刷毛在较短的时间内刷向半成品线缆的表面,结合图7容易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绕布机构23中,玻纤布卷筒230单元200在绕布盘100上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玻纤布卷筒230单元200分布在绕布盘100的其中一个直径上(参照图3-4和图6)。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玻纤层的厚度加厚。根据需要而设。当然如果除了包覆玻纤布以外,还需要包覆其他材质的结构层,也可采用该结构进行包覆。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方案中,没有给出相应的支撑结构,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要为绕布机构23和刷胶机构22设置相应的支撑架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