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9356发布日期:2018-06-28 02:2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槽。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蓬勃兴起,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在尖端技术、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人们对橡胶要求越来越高,橡胶企业也在探索符合高效、低耗、自动化、环保等要求的生产方式。

橡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首先将原料胶粒、促进剂、防粘剂、活性剂等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然后利用塑炼、混炼等工艺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最后,加工压出成型后的橡胶条切断、包装即可。

在橡胶压出成型后,由于其温度较高,如直接进行下一步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及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实用冷却设备对橡胶条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当成型后的橡胶条初次进入到水槽中时,需要手动牵引橡胶条穿过水槽中的若干导辊,费时费力,也存在安全隐患。橡胶条经过冷却水槽后,其外表面会带有冷却介质,如直接进入后续工序,一面方面会给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如切割后的颗粒发生粘连;另一方面也会使所用设备易于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条冷却过程复杂,冷却后的橡胶条并未有效干燥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包括槽体,其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槽体的一侧壁上部设有连通外界和储水腔的进料口,相背离的侧壁上部设有连通外界和储水腔的出料口;牵引块,其与设置于储水腔底部的导轨滑动连接,牵引块的上端设有上下开合的夹持板;槽盖,其可拆卸的连接于槽体的上部,且覆盖槽体的上端开口;干燥器,其位于槽体的后方,包括吹风嘴,其通过伸缩软管与气源连通,吹风嘴上固接有抽拉板;吸水擦架,其位于吹风嘴的下方,吸水擦架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侧擦板;升降板,其位于固定底座的下方,升降板的上端固接若干组顶柱,顶柱的数量和位置均与侧擦板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设有槽底滑槽,所述进料口与槽底滑槽的起始端之间平滑过渡;槽底滑槽平滑延伸至所述出料口;所述导轨置于槽底滑槽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的下部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托板,所述导轨从所述槽底滑槽的起始端延伸到托板的上端;所述牵引块的上端低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且牵引块的上端倾斜。

进一步,所述牵引块的上端设有两个垂直于牵引块上端面的导向柱,所述夹持板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之间;夹持板的材质为疏水轻质材料;牵引块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贯穿牵引块的上端和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侧壁,空腔的内部设有换向轮;夹持板的下端固接有牵引丝,牵引丝绕过换向轮后缠绕于卷绕机上,卷绕机安装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牵引块与所述槽底滑槽的起始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槽体和所述槽盖内均设有保温夹层;所述储水腔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吸水管。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架,其上端固接有中空的风盒,风盒的侧壁通过总管与气源连接;所述吹风嘴共有三个,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风盒的下方,每个所述伸缩软管均与风盒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抽拉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有中梁,中梁上设有三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与安装孔的孔壁固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底座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孔壁固接的连接凸起;每个所述侧擦板通过一对铰接耳分别与固定座的前壁和后壁铰接;每个所述固定底座和与其铰接的两个所述侧擦板上粘接有整块吸水海绵。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置于所述中梁下方,且升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下滑动连接;升降板的底部设有三个由左向右依次排列的上楔块,每个上楔块左侧壁的下部或右侧壁的下部朝对向倾斜;升降板与支撑架的底部之间设有三个左右滑动的下楔块,相邻两个下楔块之间通过连杆固接;每个下楔块上均设有与上楔块的倾斜侧壁相对应的倒角。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下楔块置于滑槽内;支撑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螺纹联接有推拉螺杆,推拉螺杆位于支撑架内侧的端部与下楔块转动连接,推拉螺杆位于支撑架外侧的端部固接有手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卷绕机对夹持板和牵引块进行驱动,完成对橡胶条的夹持和牵引工作。替代人工手持温度较高的橡胶条进行牵引,在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其劳动强度。通过循环水管使储水腔内的介质形成循环系统,能够减轻介质的消耗。同时,槽盖能够对槽体的开口进行遮蔽,进一步的减少介质的蒸发消耗。通过所成夹角可调的两块侧擦板,无论待干燥的成型橡胶条的直径多大,都可以将其纵截面的下半部分包裹住,使吸水海绵与成型橡胶条的下半部分贴紧,以实现擦拭干燥的效果。通过左右位置可调的吹风嘴,能够使风源产生的干燥风准确的作用于成型橡胶条纵截面的上半部分,以实现风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的主视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部分在牵引橡胶条时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干燥器的左视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干燥器在侧擦板扬起后的左视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II部分的放大图。

主视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槽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导轨;104-储水腔;105-槽底滑槽;2-托板;3-卷绕机;4-水面;5-循环水管;6-保温夹层;7-导辊;8- 槽盖;9-牵引块;901-空腔;10-牵引丝;11-换向轮;12-夹持板;13-导向柱;14-橡胶条;15-弹性件;16-风盒;1601-总管;17-伸缩软管;18-吹风嘴;1801-抽拉板;19-支撑架;1901-中梁;1902-安装孔;1903-固定底座; 1904-侧擦板;1905-吸水海绵;1906-铰接耳;1907-升降板;1908-顶柱; 1909-连接凸起;1910-滑槽;20-下楔块;2001-连杆;21-上楔块;22-推拉螺杆;2201-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包括槽体1,其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104,槽体1的一侧壁上部设有连通外界和储水腔104的进料口101,相背离的侧壁上部设有连通外界和储水腔 104的出料口102;牵引块9,其与设置于储水腔104底部的导轨103滑动连接,牵引块9的上端设有上下开合的夹持板12;槽盖8,其可拆卸的连接于槽体1的上部,且覆盖槽体1的上端开口;干燥器,其位于槽体的后方,包括吹风嘴18,其通过伸缩软管17与气源连通,吹风嘴18上固接有抽拉板 1801;吸水擦架,其位于吹风嘴18的下方,吸水擦架包括固定底座1903,固定底座1903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侧擦板1904;升降板1907,其位于固定底座1903的下方,升降板1907的上端固接若干组顶柱1908,顶柱 1908的数量和位置均与侧擦板1904相对应。

上述储水腔104的底部设有槽底滑槽105,上述进料口101与槽底滑槽 105的起始端之间平滑过渡;槽底滑槽105平滑延伸至上述出料口102;上述导轨103置于槽底滑槽105的底部。

上述出料口102的下部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托板2,上述导轨103从上述槽底滑槽105的起始端延伸到托板2的上端。

上述牵引块9的上端低于上述储水腔104的底部,且牵引块9的上端倾斜。

上述牵引块9的上端设有两个垂直于其上端面的导向柱13,上述夹持板 12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13之间;夹持板12的材质为疏水轻质材料;牵引块9的内部设有空腔901,空腔901贯穿牵引块9的上端和靠近上述出料口 102的侧壁,空腔901的内部设有换向轮11;夹持板12的下端固接有牵引丝10,牵引丝10绕过换向轮11后缠绕于卷绕机3上,卷绕机3安装于上述托板2上。

上述牵引块9与上述槽底滑槽105的起始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15。

上述槽体1和上述槽盖8内均设有保温夹层6。

上述储水腔104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组循环水管5,循环水管5包括进水管和吸水管。进水管向储水腔104内放入冷介质,吸水管将储水腔104内经过热交换的介质吸出,经过冷却后,再通过进水管放入到储水腔104内。

还包括支撑架19,其上端固接有中空的风盒16,风盒16的侧壁通过总管1601与气源连接;上述吹风嘴18共有三个,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风盒 16的下方,每个上述伸缩软管17均与风盒16内部连通。

上述抽拉板1801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上述支撑架19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上述支撑架19的中部水平设有中梁1901,中梁1901上设有三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1902;上述固定底座1903与安装孔1902的孔壁固接。

每个上述固定底座1903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与上述安装孔1902孔壁固接的连接凸起1909;每个上述侧擦板1904通过一对铰接耳1906分别与固定座403的前壁和后壁铰接。

每个上述固定底座1903和与其铰接的两个上述侧擦板1904上粘接有整块吸水海绵1905。

上述升降板1907置于上述中梁1901下方,且升降板1907的两端分别与上述支撑架19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下滑动连接;升降板1907的底部设有三个由左向右依次排列的上楔块21,每个上楔块21左侧壁的下部或右侧壁的下部朝对向倾斜;升降板1907与支撑架19的底部之间设有三个左右滑动的下楔块20,相邻两个下楔块20之间通过连杆2001固接;每个下楔块20 上均设有与上楔块21的倾斜侧壁相对应的倒角。

上述支撑架19的底部设有滑槽1910,上述下楔块20置于滑槽1910内;支撑架19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螺纹联接有推拉螺杆22,推拉螺杆22位于支撑架19内侧的端部与下楔块20转动连接,推拉螺杆22位于支撑架19外侧的端部固接有手轮2201。

先依照所需干燥的橡胶条14的直径,调节两个侧擦板1904的所成角度。调节时,转动手轮2201,在推拉螺杆22的作用下,通过连杆2001固接的三个下楔块20同时移动。由于下楔块20与上楔块21之间为斜面接触,因此下楔块20的移动能够驱动升降板1907的上下滑移。顶柱1908随升降板1907 上下移动,驱动侧擦板1904转动。当吸水海绵1905所成的“U”型结构能够包裹橡胶条14的纵截面的下半部分时,调节结束。

使用时,先通过循环水管5中的进水管向储水腔104内放入冷介质,当冷介质浸没循环水管5后,开启循环水管5中的吸水管,使储水腔104内的水面4维持在设定高度。

压出成型后的高温橡胶条14从进料口101进入到储水腔104内,并沿进料口101与槽底滑槽105起始端之间的平滑过渡部分滑入到牵引块9上。此时,夹持板12由于其自身的浮力作用于牵引块9分离,橡胶条14的端部穿过牵引块9与夹持板12之间(如图2所示)。

卷绕机3启动,卷绕机3通过牵引丝10拉动夹持板12向下移动直至将橡胶条14夹持牢固。之后,牵引块9携带者橡胶条14开始向出料口102移动。当牵引块9最终滑出水面4并移动到托板2上后,关闭卷绕机3。操作人员将橡胶条14从牵引块9上取下(此时,橡胶条14的端部位置已完全冷却),此时,橡胶条14已经从储水腔104内的导辊7下方穿过。

将每个上述“U”型结构内放入一根待干燥的橡胶条14,从风源排出的干燥风通过总管1601进入到风盒16内,并通过吹风嘴18喷向橡胶条14。干燥风将橡胶条14的纵截面的上半部分吹干或将附着的液体吹落。橡胶条 14在其他设备(如传送辊)的驱动作用下,向垂直于图2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干燥风和吸水海绵1905实现彻底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可以手动移动抽拉板1801,微调吹风嘴18 的左右位置,使其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

此外,还可以在中梁1901的前壁或后壁上增设切刀,用于在干燥的同时,将橡胶条14上的毛边切除。

当牵引完成后,牵引块9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被拉回到导轨103的起始端。在此之后,牵引块9仍可以沿导轨103往复移动,用于对储水腔104 内的介质起混合搅拌作用。

上述牵引丝10和弹性件15均为防腐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橡胶料生产的冷却干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卷绕机3对夹持板12和牵引块9进行驱动,完成对橡胶条14的夹持和牵引工作。替代人工手持温度较高的橡胶条14进行牵引,在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其劳动强度。通过循环水管5使储水腔104内的介质形成循环系统,能够减轻介质的消耗。同时,槽盖8能够对槽体1的开口进行遮蔽,进一步的减少介质的蒸发消耗。通过所成夹角可调的两块侧擦板1904,无论待干燥的橡胶条14的直径多大,都可以将其纵截面的下半部分包裹住,使吸水海绵1905与成型橡胶条的下半部分贴紧,以实现擦拭干燥的效果。通过左右位置可调的吹风嘴18,能够使风源产生的干燥风准确的作用于橡胶条14纵截面的上半部分,以实现风干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