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5548发布日期:2020-10-28 11: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注塑行业,制品倒扣一般是通过斜顶机构进行脱模。如图1所示的一种塑胶制品500,该制品500的内侧面两端均设有长度18mm的扣位501,且该扣位501悬空,当从a方向脱模,扣位501与制品5800的内侧面形成18mm的倒扣502,需要采用大行程斜顶进行脱模。由于倒扣502的行程较大,斜顶需要做较大斜度斜顶,而且顶出距离也较大。斜顶斜度太大,容易出现卡死,斜顶杆变形等问题;而顶出距离太大,会增加模具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可用于大倒扣的顶出,且顶出行程小,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包括斜顶滑块、直顶杆,所述斜顶滑块的上面具有与制品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以及与制品的倒扣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所述斜顶滑块的左侧面斜向下延伸形成楔形部,且所述楔形部向斜顶滑块的右侧倾斜设置。所述直顶杆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所述楔形部并与所述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应用时,所述斜顶滑块滑动位于模具型芯的安置槽内,所述楔形部从所述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设有供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水平设置,所述直顶杆穿过所述导向块和楔形部与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楔形部的倾斜角度为20度。

可选地,所述斜顶滑块的底面凹设水平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直顶杆的顶部凸设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滑动卡合于所述t型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斜顶滑块的左侧下方设置向斜顶滑块右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部,并将在模具型芯上设置供该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同时将直顶杆与斜顶滑块滑动卡合连接。当直顶杆推动斜顶滑块向上移动时,楔形部的左侧面与斜导向空的左内侧面贴合,顶出过程中,受斜导向孔的左内侧面的挤压,斜顶滑块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向左侧移动,即沿楔形部的倾斜方向滑动,使得斜顶滑块右侧的倒扣嵌芯从制品的倒扣结构中脱离出来。

与现有的斜顶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直顶杆相比于斜顶杆占用的模具空间更小,顶出行程小,便于减小模具体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2、斜顶滑块与直顶杆构成的斜滑顶出机构结构可增大斜顶角度的适应范围,有效适应大倒扣结构的斜滑顶出。

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塑胶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出制品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制品后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中:100-斜顶滑块,101-倒扣嵌芯,102-楔形部,100a-型面;200-直顶杆,201-t型滑轨;300-导向块;400-模具型芯,401-斜导向孔,401a-内左侧面;500-制品,501-扣位,502-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该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滑块100、直顶杆200。斜顶滑块100的上面具有与制品500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100a以及与制品500的倒扣502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101。斜顶滑块100的左侧面斜向左下延伸形成楔形部102,且楔形部102向斜顶滑块100的右侧倾斜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楔形部102的倾斜角度为20度。直顶杆200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楔形部102并与斜顶滑块100水平滑动卡合连接。应用时,斜顶滑块100滑动位于模具型芯400的安置槽内,楔形部102从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400设有供楔形部102穿过的斜导向孔40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斜顶滑块100的左侧下方设置向斜顶滑块100右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部102,并将在模具型芯400上设置供该楔形部102穿过的斜导向孔401,同时将直顶杆200与斜顶滑块100滑动卡合连接。当直顶杆200推动斜顶滑块100向上移动时,楔形部102的右侧斜面与斜导向孔401的右侧面401a贴合,顶出过程中,受斜导向孔401的右侧面的挤压,斜顶滑块100向上移动的同时会相对向左侧移动,从而沿楔形部102的倾斜方向滑动,使得斜顶滑块100的倒扣嵌芯101从制品500的倒扣502中脱离出来。

与现有的斜顶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直顶杆200相比于斜顶杆占用的模具空间更小,顶出行程小,便于减小模具体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2、斜顶滑块100与直顶杆200构成的斜滑顶出机构结构可增大斜顶角度的适应范围,有效适应大倒扣结构的斜滑顶出。

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斜滑顶出机构还包括导向块300,该导向块300水平设置在模具内,直顶杆200穿过导向块300和楔形部102与斜顶滑块100水平滑动卡合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块,可保证直顶杆200竖直向上顶出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斜顶滑块100的底面凹设水平设置的t型滑槽103,直顶杆200的顶部凸设t型滑轨201,t型滑轨201滑动卡合于t型滑槽103内。通过采用t型滑槽103和t型滑轨201作为滑动卡合结构,其配合精度高且稳定,且方便制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滑块、直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滑块的上面具有与制品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以及与制品的倒扣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所述斜顶滑块的左侧面斜向下延伸形成楔形部,且所述楔形部向斜顶滑块的右侧倾斜设置;所述直顶杆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所述楔形部并与所述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应用时,所述斜顶滑块滑动位于模具型芯的安置槽内,所述楔形部从所述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设有供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水平设置,所述直顶杆穿过所述导向块和楔形部与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部的倾斜角度为20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滑块的底面凹设水平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直顶杆的顶部凸设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滑动卡合于所述t型滑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其包括斜顶滑块、直顶杆,斜顶滑块的上面具有与制品的内侧形状吻合的型面以及与制品的倒扣形状吻合的倒扣嵌芯。斜顶滑块的左侧面斜向下延伸形成楔形部,且楔形部向斜顶滑块的右侧倾斜设置。直顶杆竖直设置,其上端穿过楔形部并与斜顶滑块水平滑动卡合连接。应用时,斜顶滑块滑动位于模具型芯的安置槽内,楔形部从安置槽内穿出,模具型芯设有供楔形部穿过的斜导向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倒扣斜滑顶出机构可用于大倒扣的顶出,且顶出行程小,可降低模具制造和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黄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