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框架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39464阅读:来源:国知局
042]在本实施例中,待加工区域可以位于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处,从而通过嵌件注塑处理,对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均进行包裹,以实现设计需求。
[0043]如图4所示,通过在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上开设螺纹孔11,使得在执行嵌件注塑处理的过程中,该螺纹孔11内的至少一部分会被第二材料填充并形成注塑物,而由于该注塑物与螺纹孔11内壁的螺纹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在螺纹孔11的开孔方向上提供很大的连接强度,即注塑物与初级框架结构I之间存在很大的连接强度;同时,由于该注塑物与该嵌件注塑处理原本需要形成的预设注塑结构(相当于图1A所示的包裹结构20)呈一体式连接,因而通过注塑物与初级框架结构I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该预设注塑结构与初级框架结构I之间形成足够大的连接强度,满足移动设备所需的连接强度。
[0044]1、注塑物
[0045]在执行嵌件注塑处理时,通过使熔融的塑胶等第二材料灌入螺纹孔11中,即可得到注塑物。其中,螺纹孔11的至少一部分应当被第二材料填充并形成注塑物,即该注塑物的体积可以小于螺纹孔11的体积。而由于螺纹孔11中被灌入的第二材料越多时,形成的注塑物与螺纹之间的配合面积越大,以形成更强的连接强度,因而应当尽可能多地将第二材料灌入螺纹孔11中;比如,当螺纹孔11被第二材料完全填满时,即注塑物的体积与螺纹孔11的体积相等时,可以是注塑物与螺纹之间形成最大连接强度,从而尽可能多地增大预设注塑结构与初级框架结构I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6]2、螺纹孔 11
[0047]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4所示,螺纹孔11可以完整地开设于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上,比如位于侧边顶部,并沿该侧边的厚度方向进行螺纹孔11的开设。当然,螺纹孔11的开设方向可以并非完全沿厚度方向,而可以与该厚度方向之间形成一预设角度,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48]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所示,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宽度可以小于开设螺纹孔的钻头直径,即螺纹孔11的内径可以大于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宽度,则螺纹孔11的至少一部分处于侧边之外(比如图5中位于侧边的右侧;当然,也可以为左侧,或者左右两侧),同时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处能够包含完整螺纹孔11的至少一部分,使得用户从右侧观看图5所示的初级框架结构I时,可以得到图6所示的状态,即可以直接观察到螺纹孔11内壁上的螺纹。
[0049]实际上,只要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上保留螺纹孔11的至少一部分,即在侧边上留下螺纹,就可以通过该螺纹使得预设注塑结构与初级框架结构I之间形成配合关系,增大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0050]3、螺纹孔11的位置
[0051]螺纹孔11可以设置于初级框架结构I的任意侧边的任意位置。如图7所示,在初级框架结构I的左、右、上、下每条侧边处,均可以设置螺纹孔11 ;其中,为了确保预设注塑结构与初级框架结构I的各个位置之间产生的连接强度更加均衡,可以使螺纹孔11按照预设距离依次排布于该初级框架结构I的每条侧边处。
[0052]此外,在开设螺纹孔11时,如图7所示,螺纹孔11的深度可以小于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厚度;同时,螺纹孔11可以从侧边的顶部或底部等任意方向开设,本公开并不对此进tx限制。
[0053]当然,除了图7所示的形式之外,螺纹孔11也可以为通孔,从而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初级框架结构I的侧边;当然,在类似于图5-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仅螺纹孔11的一部分位于初级框架结构11的侧边上,使得该侧边上仅包含“通孔”的一部分,并呈现为连通侧边的顶部与底部的“凹槽”。
[005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0055]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移动设备框架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得到采用第一材料制成的初级框架结构; 在所述初级框架结构上的待加工区域开设若干螺纹孔; 对开设螺纹孔的所述初级框架结构进行第二材料的嵌件注塑处理,使所述第二材料在所述待加工区域处形成预设注塑结构,并得到移动设备的终极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材料还灌入所述待加工区域处的螺纹孔内形成注塑物,且所述螺纹孔内形成的注塑物与所述预设注塑结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材料为金属材料时,所述加工得到采用第一材料制成的初级框架结构,包括: 对毛坯金属板进行加工,得到所述初级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材料为塑胶材料时,所述对开设螺纹孔的所述初步框架结构进行第二材料的嵌件注塑处理,包括: 将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置入预设注塑模具中,并向所述预设注塑模具内注入熔融的塑胶,以得到所述终极框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区域为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的侧边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开孔方向为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的侧边的厚度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的侧边的宽度小于开设螺纹孔的钻头直径时,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的侧边处包含完整螺纹孔的至少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按照预设距离依次排布于所述初级框架结构的每条侧边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充满所述待加工区域处的螺纹孔。9.一种移动设备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框架结构的加工工艺制成。10.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的框架结构。
【专利摘要】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框架结构及其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可以包括:加工得到采用第一材料制成的初级框架结构;在所述初级框架结构上的待加工区域开设若干螺纹孔;对开设螺纹孔的所述初级框架结构进行第二材料的嵌件注塑处理,使所述第二材料在所述待加工区域处形成预设注塑结构,并得到移动设备的终极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材料还灌入所述待加工区域处的螺纹孔内形成注塑物,且所述螺纹孔内形成的注塑物与所述预设注塑结构相连。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嵌件注塑后的产品结构强度,并满足移动设备的窄边框需求。
【IPC分类】B29C45/14
【公开号】CN105058688
【申请号】CN201510497771
【发明人】王东亮, 王少杰, 石莎莎
【申请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