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型混炼元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39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优选地,槽沟7与螺棱6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0°。
[0030]优选地,槽沟7的面积占整个螺棱6顶部面积的10%至30%。
[0031 ]优选地,第一混炼段2或第二混炼段4中螺棱6的对数为3至5对。
[0032] 优选地,螺棱6中的每一段的螺旋角各不相同。
[0033] 优选地,第一混炼段2或第二混炼段4中的各对螺棱6之间形成交汇点,交汇点的轴 向位置各不相同。
[0034] 优选地,第一混炼段2中的全部交汇点形成第一螺棱交汇区,第一螺棱交汇区位于 第一混炼段2的中部。
[0035] 优选地,第二混炼段4中的全部交汇点形成第二螺棱交汇区,第二螺棱交汇区位于 第二混炼段4的中部。
[0036] 在本发明的转子型混炼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改变双转子连续混炼机转子螺棱 6顶部的形状,在其顶部开槽沟7,槽沟7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型、三角形、方形等,并且槽 沟7与螺棱6之间的夹角为-50°~+50°,槽沟7的面积占整个螺棱6顶部面积的10~30%。 [0037]在本实施例中,螺棱数由两对增加至3~5对,一对螺棱由一个正螺棱和一个反螺 棱构成。如图6所示,这样转子每转一圈,便可以对物料剪切3~5次,提高了剪切混合的效 率。每段螺棱6的螺旋角各不相同。这样,各对螺棱6的交汇点的轴向位置也各不相同,在混 炼段2的中部,便形成了一个由各对螺棱6交汇点共同形成的螺棱6的交汇区。当螺棱6的对 数由两对增加至3~5对时,转子每旋转一圈,物料的轴向运动将由原来的一次循环运动变 为多次的轴向循环流动,提高物料的轴向混合的次数和效率。
[0038]物料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中所经历的剪切作用随着流动流道的变窄而强化,在转 子螺棱6顶部,由于其与机筒内壁之间的间隙最小,因此在该区域所经历的剪切作用最强。 [0039]本发明通过改变转子混炼段2的螺棱顶部的形状,在螺棱顶部开圆形、三角形或方 形的槽沟7,一方面提高螺棱顶部物料的流通面积,降低物料所经历的剪切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槽沟7的存在,导致物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返流,而返流的流体对螺棱推进面的料 流起到了扰动的作用,这样,促进了螺棱6两侧物料的交换和组分的均化;增加了混炼机混 炼段2的自由体积,在加料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物料在混炼段2的停留时间。
[0040] 物料在混炼机中所经历的混合效果的好坏,与其所经历的剪切混合过程有很大的 联系,物料经历的高剪切次数越多,越有利于团状物料的打散,也越有利于不同组份物料之 间的混合与分散。研究表明,物料所经历的高剪切通常发生于螺棱顶部与料筒内壁之间的 间隙之中,因此,物料进入螺棱顶部与料筒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次数越多,混合的效果也就越 好。本发明在螺棱顶部开槽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螺棱顶部的流通面积,促进了物料快速通 过螺棱顶部的缝隙区,防止物料随转子在混炼腔内的空转。
[0041]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所制造的连续混炼机,具有较强的混合能力和混合效果,混炼 机的产量提高了 10~20%。采用装有本发明的转子的连续混炼机混合物料的性能与采用原 转子的连续混炼机混合无卤阻燃电缆料后所得混合物的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物料的组分 为:
[0042] LLDPE 10份
[0043] EVA 30份
[0044] A1(0H) 100 份
[0045] 添加剂
[0046] 表 1
[0048]实验表明:采用新型转子的连续混炼机具有较强的填充分散混合能力,混合的物 料的分散效果较好,料的质量较高,性能较好,连续混炼机的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主权项】
1. 一种转子型混炼元件,包括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段、第一混炼段、输送段、 第二混炼段和卸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炼段和所述第二混炼段分别具有多对螺棱, 并且所述每对螺棱的顶部设有槽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沟的形状为圆形、椭圆 形、三角形或方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炼段或所述第二混 炼段中所述螺棱的对数为3至5对。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沟与所述螺棱之间的夹 角大于或等于5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沟的面积占所述螺棱的 整个顶部面积的10 %至3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中的每一段的螺旋角 各不相同。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炼段或所述第二混 炼段中的各对螺棱之间形成交汇点,所述交汇点的轴向位置各不相同。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炼段中的全部所述 交汇点形成第一螺棱交汇区,所述第一螺棱交汇区位于所述第一混炼段的中部。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炼段中的全部所述 交汇点形成第二螺棱交汇区,所述第二螺棱交汇区位于所述第二混炼段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型混炼元件,包括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段、第一混炼段、输送段、第二混炼段和卸料段,第一混炼段和第二混炼段分别具有多对螺棱,并且每对螺棱的顶部设有槽沟。从而本发明的转子型混炼元件可以减缓物料在螺棱顶部所受到的剪切作用,并且促进了部分混料的返流而扰乱了转子推进面的原有流动,对于物料组分的均化极为有利。
【IPC分类】B29B7/42
【公开号】CN105500546
【申请号】CN201610051434
【发明人】李欣平, 石文彪, 周江沛, 缪国斌, 潘磊, 周小伟, 史舸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