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08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小容量锅炉较多,尤其是化工、建材等行业,随着一次能源的不断枯竭,高能耗企业降低成本以求增加竞争力,小容量锅炉会逐渐增多。截止2010年底,我国有20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投运,大量的水泥生产线、钢铁、化工、冶金等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纷纷上马余热锅炉。

由于小容量饱和蒸汽锅炉为绝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产汽锅炉,提高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防止在尾部受热面积灰,延长锅炉运行周期,防止余热锅炉非计划停运,节能增效潜力巨大。

余热锅炉除盐给水经过省煤器加热后,通过除盐给水自身的压力将给水送至汽包,汽包内的水通过下降管进入到蒸发器的下联箱,进而进入蒸发器受热面,蒸发器受热面内的水吸热后从上升管溢出进入汽包,形成饱和蒸汽,下降管的水继续下降致下联箱,形成锅炉汽包汽水的自然循环,汽包内的饱和蒸汽不断增加后汽包内压力升高,向工艺生产需要的热用户供汽。由于绝大多数工艺生产线上用汽量不恒定,导致供汽量时大时小,由于烟气余热量基本上恒定,当供汽量小时,汽包压力升高时,除盐给水量减少,汽包安全门动作,汽包安全门动作后除盐给水量又大量增加;但供汽量增大时,汽包压力降低,除盐给水量大幅度增加,供热用户蒸汽带水,降低供热品质。

由于锅炉安装后省煤器的受热面积固定,且可以调剂的幅度非常小,除盐给水温度低(20℃)左右。当供水量增加、瞬间带走大量热量时,省煤器管壁温度降低,导致管壁外结露,一旦与烟气进行换热,烟气中的粉尘立即粘贴在省煤器受热面外壁上,导致省煤器受热面外壁积灰,积灰一旦形成后,省煤器换热段通流面积减少,换热效果更差,管子表面温度更低,更加容易造成积灰,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锅炉完全堵死,不能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锅炉尾部受热面温度变化大、锅炉尾部受热面积灰堵死,锅炉被迫停运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包括汽包以及设置于所述汽包下方的烟气管道,所述汽包与除盐水管道连通,并与用户管道连通,所述用户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热气流大小的自动调节阀;所述烟气管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烟气管道连通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上端通过上联管与所述汽包连通,下端通过下联管与所述汽包连通,所述烟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烟气管道连通的省煤器,所述省煤器上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汽包通过,下端通过U形管与所述汽包通过,所述U形管的水平段上设置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的第二蒸发器。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手动门及第二手动门。

优选地,所述自动调节阀包括主调节阀以及与所述主调节阀平行设置的辅助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除盐水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烟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口阀门。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烟气管道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烟气管道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出口阀门。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烟气管道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采取上述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常温(20℃)除盐给水补水直接进入汽包,在汽包水侧与省煤器之间安装循环泵,而使除盐给水在省煤器末级受热面烟温大于150℃、烟气管道外壁温度大于120℃,确保烟气管道外壁不结露,不积灰,烟气管道不会发生堵塞,避免了余热锅炉非计划停运,提高了余热锅炉运行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烟气管道,3-第一蒸发器,4-省煤器,5-第二蒸发器,6-汽包,7-除盐水管道,8-止回阀,9-第二手动门,10-第一手动门,11-循环泵,12-出气管,13-出口阀门,14-进口阀门,15-用户管道,16-辅助调节阀,17-主调节阀,18-连接管,19-U形管,20-下联管,21-上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现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包括汽包6以及设置于汽包6下方的烟气管道2,汽包6与除盐水管道7连通,并与用户管道15连通,除盐水管道7上设置有止回阀8。用户管道15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用于调节用户热气流的大小。自动调节阀包括主调节阀17以及与主调节阀17平行设置的辅助调节阀16。

烟气管道2一端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与烟气管道连通,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3以及与第一蒸发器3连接的第二蒸发器5。蒸发器的上端通过上联管21与汽包6连通,下端通过下联管20与汽包连通;烟气管道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烟气管道2连通的省煤器4,省煤器4上端通过连接管18与汽包6通过,下端通过U形管19与汽包6通过,U形管19的水平段上设置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手动门10及第二手动门9。

烟气管道2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管1,进气管1上设置有进口阀门14。进气管1的内径小于烟气管道2的内径;烟气管道2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上设置有出口阀门13,出气管12的内径小于烟气管2的内径。

通过减小余热锅炉进口通流面积,提高烟气在烟气管道2内的流速,将烟气流速控制在13~15m/s;减少烟气中的灰尘在省煤器4受热面外管壁表面自然沉降积灰;针对负荷不稳定的具体情况,在用户管道15上设置有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用于调节用户热气流的大小。取余热锅炉汽包压力作为被调量,通过改变自动调节阀开启度来调节汽包6压力,确保余热锅炉汽包6内的压力稳定,进而确保除盐给水流量稳定。

在采取上述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常温(20℃)除盐给水补水直接进入汽包,在汽包6水侧与省煤器4之间安装循环泵11,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常温除盐给水(20℃)送至汽包6后,在第一蒸发器3、第二蒸发器5内加热成为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水,该饱和水再经过循环泵11打至省煤器4与汽包6饱和水形成循环,使汽包6内饱和水在省煤器4内进行吸热,控制锅炉排烟温度在150℃以上。

据计算,对于一台3.5t/h、0.35Mpa的饱和蒸汽余热锅炉,每年新增脱硫开支、减少蒸汽收入、增加水费支出、增加人工费用等累计达53万元,而且由于锅炉(回路有脱硫装置)停运给周边环境、企业带来影响和环保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效益的范畴。使用本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后,企业每年节约费用50万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系统,常温(20℃)除盐给水补水直接进入汽包,在汽包水侧与省煤器之间安装循环泵,而使除盐给水在省煤器末级受热面烟温大于150℃、烟气管道外壁温度大于120℃,确保烟气管道外壁不结露,不积灰,烟气管道不会发生堵塞,避免了余热锅炉非计划停运,提高了余热锅炉运行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