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酐废气焚烧工艺及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5382发布日期:2018-08-21 08:1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酐废气焚烧工艺及锅炉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顺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需求量越来越高,目前工业化生产顺酐主要采用原料价格低廉、生产污染小的正丁烷法,而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对有机废气的治理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顺酐废气中含有大量带热值的正丁烷和co等,业内普遍采用废气焚烧炉对通过正丁烷法生产顺酐时候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把可燃的有害气体的温度提高到反应温度,使其氧化分解成h2o和co2后再进行排放,避免直接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环保和劳动保护要求,同时为了充分节能可通过设置换热设备对燃烧的余热加以利用。

但是焚烧炉的处理能力必须与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量相匹配,过量的废气在焚烧炉中如果来不及燃烧,容易会发生锅炉熄火、爆炸等事故。目前用于对顺酐废气进行焚烧的锅炉系统由于将燃烧温度控制在800℃左右,每小时只能处理10吨以下废气,一旦废气量增加就会出现无法完全燃尽的情况,面对废气量大的情况就必须设置多台废气焚烧炉,占地多费用大,难以适合工业生产大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顺酐废气焚烧工艺及锅炉系统,通过将废气预燃、焚烧、充分燃尽一体化的设计,使锅炉系统能在单位时间内对更多的顺酐废气进行处理燃尽,同时满足了产汽增能的需要。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顺酐废气焚烧工艺及锅炉系统,包括燃烧器,延伸部分设置有预燃室,中心设置长明火,将分流的顺酐废气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后点燃并燃尽;焚烧室,对分流后剩余的顺酐废气进行高温处理;燃烧室,通过第一对流管束与高温过热器、第二对流管束与低温过热器连接;气包,安装在燃烧室上部,通过管道为燃烧器提供天然气;风机,通过管道为燃烧器输入助燃空气;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和烟囱;其中燃烧器、焚烧室和燃烧室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获取内部温度,各管道上设置阀门;燃烧器按顺序与焚烧室、燃烧室、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和烟囱连接,顺酐废气输入低温预热器和高温预热器外的管道,使其被加热后分流进入燃烧器和焚烧室,在燃烧器内的顺酐废气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后燃尽,燃烧室内的顺酐废气经高温处理生成的烟气通过第一对流管束、高温过热器、第二对流管束、低温过热器、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降温后从烟囱排出。

进一步地,用与各温度探测器及阀门连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对通往燃烧器和焚烧室的废气进入量以及风机的进风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进一步地,燃烧器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200℃-1300℃。

进一步地,将254℃饱和蒸汽陆续通过所述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外的管道后,能输出420℃过热蒸汽

进一步地,锅炉系统对顺酐废气的处理能力为每小时35t。

使用上述的锅炉系统进行顺酐废气焚烧的工艺:将70℃的顺酐废气输入低温预热器和高温预热器外的管道,使其被加热到326℃,再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将经预热的顺酐废气按体积分为两部分,其中19%-15%的顺酐废气输入燃烧器,确保其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点燃后能燃尽,剩余81%-85%的顺酐废气输入焚烧室进行高温处理,顺酐废气的比例根据燃烧器和焚烧室内温度动态调整。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废气预燃、焚烧、充分燃尽一体化的设计,使锅炉系统能在单位时间内对更多的顺酐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其燃尽。

2)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的废气及空气进入量进行控制和调节,确保锅炉稳定燃烧。

3)利用燃烧余热生成一定量的过热蒸汽,自用出售两相宜。

附图说明

图1为顺酐废气焚烧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燃烧器、2为焚烧室、3为燃烧室、31为第一对流管束、32为高温过热器、33为第二对流管束、34为低温过热器、4为气包、5为风机、61为高温预热器、7为省煤器、62为低温预热器、8为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顺酐废气焚烧锅炉系统,包括燃烧器1,延伸部分设置有预燃室,中心设置长明火,将分流的顺酐废气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后点燃并燃尽;焚烧室2,对分流后剩余的顺酐废气进行高温处理;燃烧室3,通过第一对流管束31与高温过热器32、第二对流管束33与低温过热器34连接;气包4,安装在燃烧室3上部,通过管道为燃烧器1提供天然气;风机5,通过管道为燃烧器1输入助燃空气;高温预热器61、省煤器7、低温预热器62和烟囱8;其中燃烧器1、焚烧室2和燃烧室3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获取内部温度,各管道上设置阀门;燃烧器1按顺序与焚烧室2、燃烧室3、高温预热器61、省煤器7、低温预热器62和烟囱8连接,顺酐废气输入低温预热器62和高温预热器61外的管道,使其被加热后分流进入燃烧器1和焚烧室2,在燃烧器1内的顺酐废气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后燃尽,燃烧室3内的顺酐废气经高温处理生成的烟气通过第一对流管束31、高温过热器32、第二对流管束33、低温过热器34、高温预热器61、省煤器7、低温预热器62降温后从烟囱5排出。

使用与各温度探测器及阀门连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对通往燃烧器1和焚烧室2的废气进入量以及风机5的进风量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应对生产时顺酐废气量的弹性波动,保证废气助燃量后分流多余废气。

燃烧器1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200℃-1300℃。

将254℃的饱和蒸汽经过所述低温过热器33和高温过热器32后,能输出420℃过热蒸汽。

锅炉系统对顺酐废气的处理能力为每小时35t。

采用上述锅炉系统对顺酐废气进行焚烧的工艺为:将70℃的顺酐废气输入低温预热器62和高温预热器61外的管道,使其被加热到326℃,再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将经预热的顺酐废气按体积分为两部分,其中19%-15%的顺酐废气输入燃烧器1,确保其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点燃后能燃尽,剩余81%-85%的顺酐废气输入焚烧室2进行高温处理,顺酐废气的比例根据燃烧器1和焚烧室2内温度动态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酐废气焚烧工艺及锅炉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顺酐废气焚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焚烧室、燃烧室、气包、风机、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和烟囱;其中燃烧器按顺序与焚烧室、燃烧室、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和烟囱连接,顺酐废气输入低温预热器和高温预热器外的管道,使其被加热后分流进入燃烧器和焚烧室,在燃烧器内的顺酐废气与天然气及空气混合后燃尽,燃烧室内的顺酐废气经高温处理生成的烟气通过第一对流管束、高温过热器、第二对流管束、低温过热器、高温预热器、省煤器、低温预热器降温后从烟囱排出。本发明使锅炉系统能在单位时间内对更多的顺酐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其燃尽。

技术研发人员:牛天况;夏林美;忻艺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四方锅炉集团工程成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7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