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46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煤粉锅炉、工业炉、窑配套用气、固分离和煤粉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浓缩煤粉燃烧已在煤粉锅炉、工业炉及窑炉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常规的弯头式煤粉浓缩器是在弯头内设置叶片,利用含粉气流在经过弯头时,由于固体颗粒和气体的惯性不同而实现煤粉浓缩和气、固分离;此类装置存在浓缩比小、浓缩分离效果差,炉前布置困难;加之采用叶片进行分离,一是结构复杂、叶片对气流的阻力大,本身磨损也较严重;二是由于叶片后形成的较大面积的回流区,使煤粉粒子在回流区内容易发生沉积,影响其浓缩效果。针对上述弊病,在专利号为ZL93209806.1,发明名称为《百叶窗煤粉浓缩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在浓缩器壳体内气流出口处的分流档板与气流入口之间设置由3-11个浓缩栅组成的百页窗式浓缩和气、固分离机构。该浓缩器虽然具有结构相对简单、阻力相对较小等特点。但由于浓缩栅为简单的平板状结构,各栅板之间的距离较小,气流在流经各级栅板时将在栅板后形成流速极低的较大面积的回流区,这种回流区的形成其一将导致煤粉沉积,进而造成浓缩器堵粉及燃烧器喷口烧损等事故的发生;其二,又增加了气流在淡煤粉气流通道中的阻力,既影响浓缩效果,又影响浓、淡煤粉气流在出口处的流量分配。因而,该浓缩器仍存在浓缩及分离效果较差,易发生堵粉和喷口烧损事故,淡煤粉气流通道阻力仍较大,喷口处浓、淡煤粉气流分配比例易受影响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采用丘体和开缝叶片的煤粉浓缩器。以达到提高浓缩比和气、固分离效果、减小气流阻力,有效防止煤粉在浓缩器中的沉积、避免堵粉和喷口烧损事故的发生,确保出口处浓、淡煤粉气流比例的合理分配及延长使用寿命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浓缩器壳体入口处一侧设置一丘体,然后在丘体和档板之间错位设置开有缝口的叶片组,既减小叶片阻力,又可有效防止在叶片后形成回流区而导致煤粉沉积,避免堵粉和燃烧器喷口烧损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档板和隔板将浓缩器内腔前部(喷口端)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分别作为浓、淡煤粉气流出口通道,从而实现其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浓缩器壳体及设于壳体前端的喷口和后端的一次风进风管接头,设于壳体内腔的浓缩栅叶片及分流机构;关键在于在壳体内腔的进流端还设有一丘体;组成浓缩栅的各叶片均为片体中部开缝口的叶片;而分流机构则由倾斜设置的档板、隔板和楔形导流板串联而成;丘体及各叶片和档板、隔板、导流板均垂直设于壳体内腔中,其中丘体和各叶片位于内腔的同一侧,各页片及板体的上、下端均分别与上、下壳体内壁紧固成一体,丘体则与壳体内腔的侧壁及上、下内壁紧固成一体。上述分流机构中隔板和倾斜设置的档板紧贴成一体,而楔形导流板与隔板之间则间隔一过渡段设置。而组成浓缩栅的叶片为2-5片,叶片的设置倾角20°-40°,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与浓缩器内腔宽度之比为0.1-0.4;各叶片上的缝口,当其为垂直开设时则为1-3条。为了有效延长浓缩器的使用寿命,在壳体内壁及丘体和各板体表面、叶片迎风面均嵌设一层耐磨陶瓷片或喷焊一层硬质合金粉。所述丘体为流线形丘体,其迎风面的气流冲角为10°-45°,丘体的厚度与壳体内腔的宽度之比为0.05-0.30。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丘体和开缝叶片,煤粉气流流向丘体和开缝叶片时,由于煤粉颗粒的惯性较大,因而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大部分煤粒被推向浓缩粉通道一侧,带细粉的气流则绕丘体和开缝叶片流向淡煤粉气流出口,浓、淡煤粉气流分配量根据不同煤种由档板和隔板与楔形导流板的间距调整;此外,煤粉气流流经丘体和开缝叶片时,由于气流变向,随气流流动的部分细粉又在离心力作用下偏离流向而流入浓煤粉气流通道,从而实现气、固分离和煤粉浓缩;又因丘体为流线形、叶片又增设了缝口,又大幅度减小了两者后部的低速回流区域的面积,有效防止了煤粉颗粒的沉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煤粉浓缩和气、固分离效果好,浓缩比达2-11倍,并可有效避免浓缩器中煤粉的沉积、堵粉及喷口烧损事故的发生等特点。
附图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水平面剖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3、为A-A视图;图4、为B-B视图。
图中1、壳体,2、喷口,3、楔形导流板,4、过渡段,5、隔板,6、档板,7、缝口,8、叶片,9、丘体,10、一次风进风管接头,11、耐磨层。
实施例本实施例壳体1、长2030mm、内腔截面积550×550mm;丘体9厚25mm,两斜边宽均为158mm,高与壳体内腔等高;叶片8本实施例设置2片,两叶片之间间隔173mm,前端叶片与档板6间隔440mm,各叶片厚20mm,宽120mm,倾角25°,中部开设一条缝口7、缝口宽20mm、高500mm;档板6(高×宽×厚)为550×230×20mm,倾角15°,隔板5(高×宽×厚)为550×500×20mm,设于对称轴线位置,前端与楔形导流板3间隔的过渡段4轴向距离100mm,楔形导流板3宽330mm,楔形角10°;本实施例在丘体9、导流板3、隔板5、档板6的表面,壳体1的内壁及叶片8的迎风面均喷焊硬质合金粉作为耐磨层11。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包括浓缩器壳体及设于壳体前端的喷口和后端的一次风进风管接头,设于壳体内的浓缩栅叶片及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腔的进流端还设有一丘体;组成浓缩栅的各叶片均为片体中部开有缝口的叶片,而分流机构则由倾斜设置的档板、隔板和楔形导流板串联而成;丘体及各叶片和档板、隔板、导流板均垂直设于壳体内腔中,其中丘体和各叶片位于内腔的同一侧,各叶片及板体的上、下端均分别与上、下壳体内壁紧固成一体,丘体则与壳体内腔的一侧壁及上、下内壁紧固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中隔板和倾斜设置的档板紧贴成一体,而楔形导流板与隔板之间则间隔一过渡段设置。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组成浓缩栅的叶片为2-5片,叶片的设置倾角20°-40°,相邻叶片之间距离与壳体内腔宽度之比为0.1-0.4;各叶片上的缝口当其为垂直开设时则为1-3条。
4.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丘体为流线形丘体,迎风面的气流冲角为10°-45°,丘体的厚度与壳体内腔的宽度之比为0.05-0.3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丘体和开口叶片的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壁及丘体和各板体表面、叶片迎风面均嵌设了一层耐磨陶瓷片或喷焊了一层硬质合金粉。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煤粉锅炉、工业炉、窑配套用气、固分离及煤粉浓缩装置(器)。包括浓缩器壳体及分设于两端的喷口和一次风进风管接头,设于壳体内腔的丘体、中部开设缝口的叶片和包括档板、隔板及楔形导流板在内的组合式分流机构。该浓缩器由于采用流线形丘体和开有缝的叶片对煤粉气流进行气、固分离和浓缩煤粉并采用组合式分流机构,而具有煤粉浓缩和气、固分离效果好,浓缩比达2-11倍,浓、淡气流分配比例合理且稳定,可有效避免浓缩器中煤粉的沉积、堵粉及喷口烧损事故的发生等特点。克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浓缩及气、固分离效果差,易发生堵粉和喷口烧损事故,喷口处浓、淡煤粉气流分配比例易受影响等弊病。
文档编号F23D1/00GK2705711SQ2004200325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2日
发明者叶恩清, 刘泰生, 陈灿, 邓仲勇, 谭先明 申请人:自贡东方锅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