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482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管式换热器范畴,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对烟道气的余热利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余热利用,均为在冷却带窑墙处直接或间接抽取烟气,作为助燃空气输入炉膛,预热温度较低,烟气余热利用率仅为20~30%。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搁置在隧道窑冷却带窑顶的管程列管式换热器,提高烟道气余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包括管束,固定管束的两端管板,管箱和封头,其特征是整体搁置在隧道窑冷却带窑顶,管束多层叠置,叠置的形状与作为依托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形状匹配;管板和封头构成的管箱一端敞口,敞口端与集风管联接。
上述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束可以裸露设置,即管束外不设置常规的壳体;管束多层叠置是指管束叠置的层数至少3层;上述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束,以及固定管束的两端管板可以设置成拱形,拱的弧度与作为依托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形状匹配;上述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的封头,可以设置成平板状,即无须按常规设置为弧形;上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箱设置成上端敞口,断面形状是梯形的变形体。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使被预热的空气达到300~500℃,烟道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为60~7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2是图1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局部剖视);图3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管束;2集风管;3管箱;4冷风入口;5热风出口;6管板;7封头;8隧道窑冷却带窑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1700~1800℃的高温技术中的热工窑炉,管束采用长度3000~4000mm,φ50mm的不锈钢管60根,15根一层,6层拱形叠置,管束与两端管板间焊接;封头设置成平板状,管板与封头间构成的管箱设置成上端敞口,断面形状是梯形的变形体,敞口端与集风管联接。
介质空气走管程,冷风入口与引风机联接,向换热器的管束送室温的冷风,热风出口联接燃烧系统,冷风经搁置在炉顶的管束(利用窑顶余热)加热后,送出的热风可达300~500℃,从而提高了窑炉燃烧时的升温速度和理论燃烧温度,经多条隧道窑的实际应用,烟道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为60~70%;即60~70%排放烟道气的余热得到了利用。
节约了燃料,节能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包括管束,固定管束的两端管板,管箱和封头,其特征是整体搁置在隧道窑冷却带窑顶,管束多层叠置,叠置的形状与作为依托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形状匹配;管板和封头构成的管箱一端敞口,敞口端与集风管联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束裸露,管束外不设置壳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束多层叠置是指管束叠置的层数至少3层。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束与固定管束的两端管板设置成拱形,拱的弧度与作为依托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形状匹配。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头设置成平板状。
6.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箱设置成上端敞口,断面形状是梯形的变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列管式换热器。包括管束,固定管束的两端管板,管箱和封头,其特征是,整体搁置在隧道窑冷却带窑顶,管束多层叠置,叠置的形状与作为依托的隧道窑冷却带窑顶形状匹配;管板和封头构成的管箱一端敞口,敞口端与集风管联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使被预热的空气达到300~500℃,烟道气余热利用率提高为60~70%。
文档编号F23L15/00GK2844819SQ20052008442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培新, 殷培义 申请人:刘培新, 殷培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