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525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排灰装置,尤其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
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灰冷却器一般为卧式结构,布置在锅炉底部,其占地面积大;锅炉底部设备布置显得过挤,影响人员巡查、清理通行及设备检修,并且其高温灰在排放时操作人员容易被烫伤;高温灰排放后热能散发,还导致工作环境温度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将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返料在需要排放时通过冷灰器进行冷却,以回收热能,缩小占用的·空间,改善现场工作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包括立式容器和固定该容器的支架,在容器的顶端设置进料口,在容器内进料口下方设置半球形筛板,在筛板下端联接漏斗,漏斗下端联接灰管,所述灰管设置于一热交换管内;在容器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冷水管进口,在容器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热水管出口,所述热交换管的下端联接冷水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上端联接热水管,所述灰管下端伸出热交换管与出料口联接,在出料口上设置有放灰阀门,灰管下端还联接有负压管。采用上述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高温返料灰从进料口进入容器,利用高温返料灰具有自流动性强的特点,使排放返料灰通过在筛板上分配后,落入下方的漏斗,再进入灰管,然后灰管与加热交换管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这样返料灰通过热交换方式从高温冷却下来,再通过放灰阀门控制排灰量,在灰管下端还联接有负压管抽气,保证下灰畅通及粉尘不外排。由于该装置整体为立体式,所占面积相对较少,并且排放灰畅通,在排放过程中现场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 附图中1容器 2冷水管进口 3热水管出口 4热交换管 5灰管 6筛板7进料口 8出料口 9放灰阀门 10支架 11负压管 12漏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容器I的两端面为球面,容器I的两端面之间为圆柱体,在容器I的顶端设置锅炉返料灰进料口 7,在容器I内进料口 7下方设置半球形筛板6,半球形筛板6的凸面朝上,筛板6上均匀布置通孔,在筛板6下端联接漏斗12,漏斗12可选择耐高温和耐磨的陶瓷材料,漏斗12下端联接灰管5,所述灰管5设置于一热交换管4内;灰管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出热交换管4内腔,在容器I 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冷水管进口 2,在容器I 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热水管出口 3,所述热交换管4的下端联接冷水管,所述热交换管4的上端联接热水管,所述灰管5下端伸出热交换管4与出料口 8联接,在出料口 8上设置有放灰阀门9,控制放灰量,灰管5下端还联接有负压管11,负压管11起抽风作用,使整个下灰通道畅通,同时也使放灰阀门9关闭时,返料灰不下漏。·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包括立式容器(I)和固定该容器(I)的支架(10),其特征在于在容器(I)的顶端设置进料口(7),在容器(I)内进料口(7)下方设置半球形筛板(6),在筛板(6)下端联接漏斗(12),漏斗(12)下端联接灰管(5),所述灰管(5)设置于一热交换管(4)内;在容器(I) 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冷水管进口(2),在容器(I) 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热水管出口(3),所述热交换管(4)的下端联接冷水管,所述热交换管(4)的上端联接热水管,所述灰管(5 )下端伸出热交换管(4)与出料口( 8 )联接,在出料口( 8 )上设置有放灰阀门(9 ),灰管(5 )下端还联接有负压管(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灰冷却装置,包括立式容器和固定该容器的支架,在容器的顶端设置进料口,在容器内进料口下方设置半球形筛板,在筛板下端联接漏斗,漏斗下端联接灰管,所述灰管设置于一热交换管内;在容器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冷水管进口,在容器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热水管出口,所述热交换管的下端联接冷水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上端联接热水管,所述灰管下端伸出热交换管与出料口联接,在出料口上设置有放灰阀门,灰管下端还联接有负压管。由于该装置整体为立体式,所占面积相对较少,并且排放灰畅通,在排放过程中现场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文档编号F23C10/24GK102927565SQ2012104940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柳忠祥 申请人: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