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力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1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动力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动力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冷热模块是冷模块和热模块分离,其功能是保温,即冷模块保持低温,热模块保持高温,所提供的冷量或热量很有限度,不能用于为热能机械提供热能补充,使得热能机器能够运行。在很多情况下一类热能装置或仪器需要热源和冷源组成的热能源为其提供热流。这类热能机器或仪器装置在没有冷热源的地方(如户外)工作时,尤其需要一种便携式可移动热动力模块为其提供热能动力。但至今未见此类产品问世或相关研究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动力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动力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中间设置一绝热板,将壳体分为独立的蓄热腔室和蓄冷腔室,壳体内填充有绝热材料层,蓄热腔室设有第一螺旋热管和热极,蓄冷腔室内设有第二螺旋热管和冷极,热极和冷极的一端伸向壳体外侧并通过热能机串联。作为优选,壳体为三棱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中空的壳体把蓄热腔室和蓄冷腔室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可移动的具有热极和冷极的热动力模块,为热能装置或仪器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可移动的热动力,解决户外作业热能机械的能源补充问题,可重复有效地为热能机械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补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1、蓄热腔室;22、蓄冷腔室;3、绝热板;41、第一螺旋热管;42、第二螺旋热管;51、热极;52、冷极;6、热能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壳体1,壳体I中间设置一绝热板3,将壳体I分为独立的蓄热腔室21和蓄冷腔室22,壳体I内填充有绝热材料层,蓄热腔室21设有第一螺旋热管41和热极51,蓄冷腔室22内设有第二螺旋热管42和冷极52,热极51和冷极52的一端伸向壳体I外侧并通过热能机6串联。壳体I为三棱柱体,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的壳体I把蓄热腔室21和蓄冷腔室22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可移动的具有热极51和冷极52的热动力模块,为热能装置或仪器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可移动的热动力,解决户外作业热能机6械的能源补充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有效地为热能机6械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补充。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热动力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间设置一绝热板,将壳体分为独立的蓄热腔室和蓄冷腔室,壳体内填充有绝热材料层,蓄热腔室设有第一螺旋热管和热极,蓄冷腔室内设有第二螺旋热管和冷极,所述热极和冷极的一端伸向壳体外侧并通过热能机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三棱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动力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中间设置一绝热板,将壳体分为独立的蓄热腔室和蓄冷腔室,壳体内填充有绝热材料层,蓄热腔室设有第一螺旋热管和热极,蓄冷腔室内设有第二螺旋热管和冷极,热极和冷极的一端伸向壳体外侧并通过热能机串联。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的壳体把蓄热腔室和蓄冷腔室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可移动的具有热极和冷极的热动力模块,为热能装置或仪器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可移动的热动力,解决户外作业热能机械的能源补充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有效地为热能机械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补充。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2974003SQ2012207186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东, 孙标, 刘志腾, 刘明亮, 王亚茹, 张国立, 赵晓宇, 钟张旗, 吕永芳 申请人:王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