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93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包括管壳、回流管、蒸汽腔、吸液芯、绝缘段、蒸发段、冷凝段,其中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个阶段,即蒸发段、绝缘段和冷凝段,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绝缘段之前的部分是蒸发段,之后的部分是冷凝段,绝缘段是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隔开,同时为工质提供通道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管壳是封闭的,回流管位于蒸汽腔和管壳之间,蒸汽腔内设置有吸液芯,吸液芯上浸满能够传递热量的工质。本实用新型结构制造较简单,成本相对也较低,热量不断地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形成一个循环的热量传递系统,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
【背景技术】
[0002]热管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空航天中的均温和控温应用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其他领域应用。随着几十年来热管技术在工业领域内运用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使之在窑炉上的运用成为可能。传统的热管交换器,普通存在着换热效率不高,制造相对复杂,后期热衰竭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制约了换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热管热交换效率低,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循环传递热量的热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包括管壳、回流管、蒸汽腔、吸液芯、绝缘段、蒸发段、冷凝段,其中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个阶段,即蒸发段、绝缘段和冷凝段,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绝缘段之前的部分是蒸发段,之后的部分是冷凝段,绝缘段是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隔开,同时为工质提供通道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管壳是封闭的,回流管位于蒸汽腔和管壳之间,蒸汽腔内设置有吸液芯,吸液芯上浸满能够传递热量的工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管的结构制造较简单,成本相对也较低,热量不断地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形成一个循环的热量传递系统,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包括管壳1、回流管2、蒸汽腔3、吸液芯4、绝缘段5、蒸发段6、冷凝段7,其中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个阶段,即蒸发段6、绝缘段5和冷凝段7,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绝缘段5之前的部分是蒸发段6,之后的部分是冷凝段7,绝缘段5是将蒸发段6和冷凝段7隔开,同时为工质提供通道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管壳I是封闭的,回流管2位于蒸汽腔3和管壳I之间,蒸汽腔3内设置有吸液芯4,吸液芯4上浸满能够传递热量的工质。
[0009]工作时,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6的管壳I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4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并在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蒸发段6的饱合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腔3流向压力和温度均较低的冷凝段7,并在冷凝段7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4和管壳I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冷凝的液体通过回流管2回流到蒸发段6,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6传至冷凝段7,绝热段5除了为工质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发段6和冷凝段7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权利要求】
1.一种运用在铝合金熔化炉上的热管,包括管壳、蒸汽腔、吸液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管、绝缘段、蒸发段、冷凝段,其中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个阶段,即蒸发段、绝缘段和冷凝段,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绝缘段之前的部分是蒸发段,之后的部分是冷凝段,绝缘段将蒸发段和冷凝段隔开,管壳是封闭的,回流管位于蒸汽腔和管壳之间,蒸汽腔内设置有吸液芯,吸液芯上浸满能够传递热量的工质。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3518739SQ20132065634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熊牡 申请人:江西金利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