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6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排烟管道(1)、弹簧(2)、挡板(3)、气泵(4)、第一单向阀(5)、进气管(6)、筒体(7)、第一支杆(8)、第一从动轮(9)、第一皮带(10)、第二支杆(11)、第三支杆(12)、主动轮(13)、第二皮带(14)、第四支杆(15)、第二凸轮(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电动轮(19)、第一凸轮(20)、出气管(21)、第二单向阀(22)和第二从动轮(23),排烟管道(1)外壁顶部和底部左侧设有气泵(4),气泵(4)右侧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排烟管道(1)中部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筒体(7),进气管(6)右端与筒体(7)连接,筒体(7)左右两端铰接连接有挡板(3),左右两侧的两个挡板(3)接触,挡板(3)与筒体(7)之间倾斜设有弹簧(2),上筒体(7)顶部与下筒体(7)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杆(8)、第二支杆(11)、第三支杆(12)和第四支杆(15),第一支杆(8)顶端连接有第一从动轮(9),第一从动轮(9)后侧设有第一凸轮(20),第二支杆(11)顶端设有电动轮(19),电动轮(19)后侧设有第一齿轮(18),电动轮(19)和第一从动轮(9)之间连接有皮带,第三支杆(12)顶端设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前侧设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后侧设有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7)啮合,第四支杆(15)顶端设有第二从动轮(23),第二从动轮(23)后侧设有第二凸轮(16),主动轮(13)与第二从动轮(23)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14),筒体(7)右侧外壁连接有出气管(21),出气管(21)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磁铁(24)和铁块(25),上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和下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均设有电磁铁(24),上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和下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均设有铁块(25),上部的电磁铁(24)与上部的铁块(25)接触,下部的电磁铁(24)与下部的铁块(25)接触,电磁铁(24)与铁块(25)大小一致,电磁铁(24)与铁块(25)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上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和下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均匀间隔开有凹槽(26),上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和下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均匀间隔开有凹槽(26),上部两个挡板(3)的凹槽(26)相互配合,下部两个挡板(3)的凹槽(26)相互配合,左侧挡板(3)的右侧和右侧挡板(3)的左侧的凹槽(26)之间紧密接触,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橡胶垫(27),凹槽(26)内设有橡胶垫(27),挡板(3)边缘设有橡胶垫(27),橡胶垫(27)的厚度为3毫米,橡胶垫(27)的表面光滑,橡胶垫(27)形状为长方形,橡胶垫(2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挡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挡板(3)的形状为长方体形,上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面与上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面相互贴合,下部左侧挡板(3)的右侧面与下部右侧挡板(3)的左侧面相互贴合,上部挡板(3)的底面与排烟管道(1)内顶部平齐,下部挡板(3)的顶面与排烟管道(1)内底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上部左侧挡板(3)的顶部与上筒体(7)内左侧壁之间倾斜设有弹簧(2),上部右侧挡板(3)的顶部与上筒体(7)内右侧壁之间倾斜设有弹簧(2),下部左侧挡板(3)的底部与下筒体(7)内左侧壁之间倾斜设有弹簧(2),下部右侧挡板(3)的底部与下筒体(7)内右侧壁之间倾斜设有弹簧(2),弹簧(2)与挡板(3)之间的夹角为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20)与第二凸轮(16)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凸轮(20)和第二凸轮(16)分别与左侧挡板(3)和右侧挡板(3)接触,第一凸轮(20)的最远端和第二凸轮(16)的最远端与挡板(3)接触时,挡板(3)处于水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筒体(7)的形状为空心的梯形体状,上筒体(7)底部与挡板(3)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下筒体(7)顶部与挡板(3)之间的夹角为45度,筒体(7)的高度为30厘米,筒体(7)长边的长度为6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烟道余热利用脱硫风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6)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5)只能从左至右通气,第一单向阀(5)与进气管(6)内壁接触,第一单向阀(5)与进气管(6)配合,上部的进气管(6)右端与上筒体(7)的左侧连通,下部的进气管(6)右端与下筒体(7)的左侧连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