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高温烟尘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6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垃圾焚烧高温烟尘处理系统,包括布袋除尘器本体(1),低温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的烟尘输入端通过管道相连接的降温装置(3),入口与降温装置(3)的冷却水输出口相连接的冷却塔(5),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5)的输出端相连接、出水口与降温装置(3)的冷却水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的冷却水泵(4),以及设置在降温装置(3)的高温输入口处的温度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与冷却水泵(4)之间还设置有根据该温度传感器(2)反馈的温度信号启闭冷却水泵(4)的降温控制电路(6);所述降温控制电路(6)由控制芯片U1,分别与控制芯片U1相连接的信号触发电路和驱动输出电路,经电阻R4后与信号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其中,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NE555,该降温控制电路(6)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2)相连接,降温控制电路(6)的电源输入端上连接有电源,降温控制电路(6)的电源输出端与冷却水泵(4)相连接,该降温控制电路(6)通过控制电源输出端的导通与截断完成对冷却水泵(4)启闭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高温烟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运算放大器P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一端经二极管D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滑动端经电阻R2后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以及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3组成;其中,二极管D1的P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作为降温控制电路(6)的信号输入端且与温度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高温烟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触发电路由单向晶闸管VS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7,以及正极与控制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2组成;其中,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2的负极与控制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与控制芯片U1的THRES管脚和TRIG管脚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控制芯片U1的VCC管脚和RESET管脚相连接,单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经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高温烟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电路由三极管VT3,正极与控制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P极与控制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4,N极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与二极管D3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N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2后接地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与电容C5并联设置的电阻R11,以及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后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感L1组成;其中,电容C3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组成该降温控制电路(6)的电源输入端且与电源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4的P极组成该降温控制电路(6)的电源输出端且与冷却水泵(4)相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