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06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底座,燃烧器底座上具有外环燃气腔室和内环燃气腔室,外环燃气腔室与内环燃气腔室之间通过若干燃气通道相连通,外环燃气腔室和内环燃气腔室上分别盖设有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燃气可从内环燃气腔室通过燃气通道流入到外环燃气腔室内。但是采用该结构设计的燃烧器,当燃气从燃气通道的出口流入到外环燃气腔室内时,燃气会短暂地集中在燃气通道的出口处,然后在缓慢的沿着外环燃气腔室流动,具有一定的延时,而且始终有一部分燃气集中在燃气通道的出口处,导致外环燃气腔室内的燃气分布不均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底座,燃烧器底座上具有外环燃气腔室和内环燃气腔室,外环燃气腔室与内环燃气腔室之间通过若干燃气通道相连通,外环燃气腔室和内环燃气腔室上分别盖设有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外环火盖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出火孔,所述外环燃气腔室内与燃气通道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导流块,导流块的主体关于燃气通道的中心轴水平对称设置;出火孔从内到外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为30~40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块设置于外环燃气腔室外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块为中间向相应燃气通道的出口方向凸起,两侧从凸起处分别逐渐下行的结构,且导流块的外轮廓为圆滑的曲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底座由上半底座和下半底座扣合后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出火孔的倾斜角度为35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燃烧器通过在燃气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导流块,通过导流块将从燃气通道流出的燃气快速地导入到外环燃气腔室内,避免燃气在燃气通道的出口处集中,保证燃气在外环燃气腔室内均匀分布,从而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整个燃烧器结构简单,热效率高。

二、将出火孔的倾斜角度设置为30~40度,并优选为35度,该角度下从出火孔喷出的火焰最为稳定,锅底受热均匀,加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中燃烧器底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1、燃烧器底座 11、上半底座 12、下半底座 2、外环燃气腔室 3、内环燃气腔室 4、燃气通道 5、外环火盖 6、内环火盖 7、导流块 8、出火孔 θ、出火孔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底座1,燃烧器底座1上具有外环燃气腔室2和内环燃气腔室3。外环燃气腔室2与内环燃气腔室3之间通过若干燃气通道4相连通。外环燃气腔室2和内环燃气腔室3上分别盖设有外环火盖5和内环火盖6,外环火盖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出火孔8。以上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在外环燃气腔室2内与燃气通道4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导流块7。具体讲,导流块7设置于外环燃气腔室2外侧壁的内侧。导流块7的主体关于燃气通道4的中心轴水平对称设置。

为了更加顺畅无阻地将从燃气通道4流出的燃气导入到外环燃气腔室2内,本实施例中,导流块7为中间向相应燃气通道4的出口方向凸起,两侧从凸起处分别逐渐下行的结构,且导流块7的外轮廓为圆滑的曲面结构。

为了便于生产加工,本实施例中,燃烧器底座1由上半底座11和下半底座12扣合后形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将出火孔8设计成从内到外向上倾斜,出火孔8的倾斜角度θ为30~40度。本实施例中,θ优选为35度。该角度下从出火孔8喷出的火焰最为稳定,锅底受热均匀,加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通过在燃气通道4的出口处设置导流块7,通过导流块7将从燃气通道4流出的燃气快速地导入到外环燃气腔室2内,避免燃气在燃气通道4的出口处集中,保证燃气在外环燃气腔室2内均匀分布,从而有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整个燃烧器结构简单,热效率高。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