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4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尤其涉及蓄热式燃烧装置(rto)风向转换用的旋转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蓄热式燃烧装置(rto)是把生产排出的有机废气经过蓄热陶瓷的加热后,温度迅速提升,在炉膛内燃气燃烧加热作用下,温度达到680~1050℃,有机废气中的vocs在此高温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形成无味的高温烟气,然后流经温度低的蓄热陶瓷,大量热能即从烟气中转移至蓄热体,用来加热下一次循环的待分解有机废气,高温烟气的自身温度大幅度下降,再经过热回收系统和其他介质发生热交换,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最后排至室外大气。其具有运行费用省,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高,不会发生催化剂中毒现象等优点,因此国际上较先进设备的vocs处理较多采用这种方法。蓄热式燃烧装置(rto)可分为阀门切换式和阀门旋转式两种,阀门切换式rto是由两个或多个陶瓷填充床,通过阀门的切换,改变气流的方向,从而达到预热voc废气的目的。旋转式rto装置由一个燃烧室、一个圆柱形分成几瓣独立区域的陶瓷蓄热床和一个旋转式转向器组成,通过旋转式转向器的旋转,就可改变陶瓷蓄热床不同区域的气流方向,从而连续地预热voc废气,在燃烧室氧化燃烧后就可去除voc。相对于阀门切换式rto装置,旋转式rto装置由于只有一个活动部件(旋转式转向阀阀芯),所以运行更可靠,方便,但缺点是旋转式转向阀为立式安装,结构相对复杂,不利于维修,同时旋转式转向阀还存在不易密封,泄露量大,影响voc的净化率等缺陷。为了改进旋转式rto装置的缺陷,只有改进旋转式转向阀的结构与安装形式,才能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将旋转式rto装置的旋转式转向阀,由立式安装变为卧式安装,同时改变旋转式转向阀的内部结构。专利申请号:201410171687.5公开了一种具有对风向转换时的密封进行改进的旋转阀的蓄热燃烧装置,其中涉及卧式旋转阀技术,但是其只是将旋转阀卧式安装,并没有改进旋转阀的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通过改进旋转式转向阀的结构与安装形式,解决旋转阀不易密封、废气的泄露量大影响voc的净化率的缺陷,大幅度提高蓄热燃烧装置的废气净化质量与效率。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包括燃烧蓄热装置与卧式旋转阀。烧蓄热装置燃烧室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个蓄热箱,蓄热箱中安装有蓄热陶瓷块,该蓄热箱的箱口与分配箱的风道上部相互连接。卧式旋转阀包括:阀壳、环形分气板、旋转阀芯与传动装置。阀壳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箱,进气箱上连接有进气管。阀壳的另一端安装有排气箱,排气箱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箱的内部安装有扫气箱,该扫气箱上连接有扫气管。环形分气板安装在阀壳内部,该环形分气板的环形壁面上开有若干个气流通道口;气流通道口与分配箱的风道下部相互连接。

旋转阀芯的圆柱形阀体安装在环形分气板的内部,该圆柱形阀体一端安装有支撑轴,支撑轴轴承支撑安装在阀壳的左端盖轴承座中。圆柱形阀体扫气筒的顶端安装有传动轴,该传动轴安装在阀壳的右端轴承座中。扫气筒的右端活动安装在扫气箱中,该扫气筒的圆柱壁面上开有通气孔,该扫气筒的圆柱壁面与扫气箱的环形套旋转啮合动密封。扫气筒的左端与阀体的左阀板相互固定,阀体的右阀板与扫气筒的外壁同心固定,该阀体的左阀板上开有扇形进气口。阀体的右阀板上开有扇形排气口,该扇形进气口与扇形排气口轴向对称分布;所述左阀板与右阀板之间安装有分隔扫气箱;分隔扫气箱的箱体将阀体内部分隔出一个进气室与一个排气室。分隔扫气箱吹扫区的底部与扫气筒相通,该吹扫区的吹扫弧形壁面与所述环形分气板的环形内壁啮合旋转动密封,吹扫弧形壁面上开有扫气口。分隔扫气箱的盲区底部与扫气筒相通,盲区的弧形壁面与环形分气板的环形内壁啮合旋转动密封,吹扫区与盲区对称分布在扫气筒的两侧。传动装置的减速器与旋转阀芯的传动轴连接传动。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改进,所采取的优选技术措施是:左阀板的左环形壁面上开有左环形槽,该左环形槽中开有若干个扫气通孔,左阀板的底部开有环形气道,扫气通孔与左环形气道相通,左环形气道与分隔扫气箱内部相通。右阀板的右环形壁面上开有右环形槽,右环形槽中开有若干个扫气通孔,扫气通孔与右环形气道相通,右环形气道与分隔扫气箱内部相通。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改进,所采取的优选技术措施是:左阀板的左环形槽中安装有环形密封件,右阀板的右环形槽中安装有环形密封件。

有益效果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卧式旋转阀,采用两端轴承支撑安装,旋转阀芯与阀壳旋转啮合密封,结构稳定、密封效果明显;

2.采用了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结构更加紧凑,需要维修时旋转阀芯可以拉出,维修保养省时省力;

3.卧式旋转阀的进气区域与排气区域分布在旋转阀芯的两端,有效的防止未处理废气的泄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蓄热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环形分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旋转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旋转阀芯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旋转阀芯另一种密封结构示意图。

主要配件符号说明

101-燃烧蓄热装置;102-燃烧室;103-蓄热箱;104-蓄热陶瓷块;105-箱口;

106-分配箱;107-风道;201-卧式旋转阀;202-阀壳;203-进气箱;204-进气管;

205-排气箱;206-排气管;207-扫气箱;208-扫气管;301-环形分气板;

302-环形壁面;303-气流通道口;401-旋转阀芯;402-阀体;403-支撑轴;

404-左端盖轴承座;405-扫气筒;406-传动轴;407-右端轴承座;408-圆柱壁面;

409-通气孔;410-环形套;411-左阀板;412-右阀板;413-扇形进气口;

414-扇形排气口;415-分隔扫气箱;416-箱体;417-进气室;418-排气室;419-吹扫区;

420-吹扫弧形壁面;421-扫气口;422-盲区;423-弧形壁面;430-左环形壁面;

431-左环形槽;432-扫气通孔;433-右环形壁面;434-右环形槽;440-左环形气道;

441-右环形气道;442-形密封件;501-传动装置;502-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包括燃烧蓄热装置101与卧式旋转阀201。烧蓄热装置101燃烧室102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个蓄热箱103,该蓄热箱103中安装有蓄热陶瓷块104,蓄热箱103的箱口105与分配箱106的风道107上部相互连接。如图1所示,卧式旋转阀201包括阀壳202环形分气板301旋转阀芯401与传动装置501。

如图1所示,阀壳202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箱203,进气箱203上连接有进气管204;该阀壳202的另一端安装有排气箱205,排气箱205连接有排气管206。排气箱205内部安装有扫气箱207,扫气箱207上连接有扫气管208。

如图3、图4所示,环形分气板301安装在阀壳201内部,该环形分气板301的环形壁面302上开有若干个气流通道口303。气流通道口303与分配箱106的风道107下部相互连接。

如图1、图3所示,旋转阀芯401的圆柱形阀体402安装在所述环形分气板301的内部。如图2所示,该圆柱形阀体402一端安装有支撑轴403,该支撑轴403轴承支撑安装在阀壳202的左端盖轴承座404中。扫气筒405的顶端安装有传动轴406,该传动轴406安装在阀壳202的右端轴承座407中,该扫气筒405的右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扫气箱207中。扫气筒405的圆柱壁面408上开有通气孔409,该扫气筒405的圆柱壁面408与扫气箱207的环形套410旋转啮合动密封。如图5所示,扫气筒405的左端与阀体402的左阀板411相互固定,阀体402的右阀板412与扫气筒405的外壁同心固定;该阀体402的左阀板411上开有扇形进气口413,该阀体402的右阀板412上开有扇形排气口414,扇形进气口413与扇形排气口414轴向对称分布。左阀板411与右阀板412之间安装有分隔扫气箱415,如图6所示,分隔扫气箱415的箱体416将阀体402内部分隔出一个进气室417与一个排气室418。如图5所示,分隔扫气箱415吹扫区419的底部与扫气筒405相通,吹扫区419的吹扫弧形壁面420与环形分气板301的环形内壁304啮合旋转动密封。吹扫弧形壁面420上开有扫气口421;分隔扫气箱415的盲区422底部与扫气筒405相通,盲区422的弧形壁面423与环形分气板301的环形内壁304啮合旋转动密封,吹扫区419与盲区422对称分布在扫气筒405的两侧。传动装置501的减速器502与旋转阀芯401的传动轴406连接传动,如图1、图2、图3所示,旋转阀芯401转动,待处理的废气从进气管204进入进气箱203,待处理的废气通过进气室417与环形分气板301的气流通道口303,进入分配箱106风道107后进入蓄热箱103中,待处理的废气通过蓄热陶瓷块104加热后温度升高,高温待处理的废气进入燃烧室102焚烧。处理后的高温废气通过陶瓷蓄热块104冷却后温度下降,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分配箱106风道107后进入排气室418与排气管206排出。清洁空气通过吹扫管208进入扫气箱207中,清洁空气通过扫气筒405的通气孔409进入扫气筒405的内部与分隔扫气箱415,清洁空气通过分隔扫气箱415吹扫区419的扫气口421,进入分配箱106的风道107中,进行吹扫未处理的残留废气工作。

如图3所示,旋转阀芯401的进气室417与分配箱106的三条风道107相通,该旋转阀芯401的排气室418与分配箱106)另外三条风道107相通。旋转阀芯401的吹扫区419与分配箱106的一条风道107相通,盲区422与分配箱106一条风道107相通,旋转阀芯401转动进行风向连续循环切换工作。

至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介绍完毕。

二.第二实施例

为了提高卧式旋转阀的密封性能,采取以下技术进行改进。

如图6所示,左阀板411的左环形壁面430上开有左环形槽431,该左环形槽431中开有若干个扫气通孔432。左阀板411的底部开有环形气道440,扫气通孔432与左环形气道440相通,左环形气道440与分隔扫气箱415内部相通。右阀板412的右环形壁面433上开有右环形槽434,该右环形槽434中开有若干个扫气通孔432,扫气通孔432与右环形气道441相通,该右环形气道441与分隔扫气箱415内部相通。从扫气管208进入的清洁空气的压力大于进入与排出废气的压力,从扫气通孔432中吹出的清洁空气防止未处理的废气进入排气室418与排气箱205中。如图7所示,左阀板411的左环形槽431中安装有环形密封件442,右阀板412的右环形槽434中安装有环形密封件442。通过环形密封件442密封阀体与环形分气板301之间的间隙,防止待处理废气的泄漏。

至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有卧式旋转阀的蓄热燃烧系统的密封技术介绍完毕。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