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23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常压换热器。
在已有技术中,换热器一般都是承压的,对壳程的强度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必须设置安全阀;热媒管采用列管形式,需要孔板支承,而且两端还要有对外联接用的大法兰组,结构复杂,材料消耗较多,占地面积较大;管上结垢,不易清除,影响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消耗钢材少,体积小,提高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常压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常压换热器,其构造包括壳程1和热媒管3,其特征在于壳程1内设有热媒导入箱2和热媒冷凝箱4,热媒管3采用盘管组结构,各盘管的两端分别接到箱2和4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壳程工作压力为0MPa,无爆炸危险,不用设安全阀,对材料强度要求也不高;结构简单,同样出力可降低五分之二的钢材消耗;盘管在交换器内使水流形成最大的扰动,并且盘管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伸缩,因而管壁上不易结垢,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占地面积小,是同出力卧式换热器占地的四分之一左右;对热媒压力和温度没有严格限制,适用范围较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看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常压换热器,壳程1为立式圆柱形,壳程1内设有热媒导入箱2和热媒冷凝回收箱4,热媒管3采用盘管组结构,各盘管的两端分别接到箱2和4上。壳程1的上部设供水管5,下部设有回水管6。补水管(斗)7设在壳程1的下部,里面设有补水浮球装置8。壳程1的上部还设有监测用的液面计9、温度计10和压力表11。排水管12设在壳程1的底部。大气联通管13设在壳程1的顶部。
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换热器,其构造包括壳程1和热媒管3,其特征在于壳程1内设有热媒导入箱2和热媒冷凝回收箱4,热媒管3采用盘管组结构,各盘管的两端分别接到箱2和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常压换热器,其构造包括壳程1和热媒管3,其特征在于壳程1内设有热媒导入箱2和热媒冷凝箱4,热煤管3采用盘管组结构,各盘管的两端分别接到箱2和4上。对材料强度要求不高,结构简单,降低钢材消耗,管壁上不易结垢,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大。
文档编号F28D1/04GK2280886SQ96238530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宗义 申请人:王宗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