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复衬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93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体复衬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回转窑。
背景技术
1、国内传统的化工回转窑的内衬方案均为单层砌筑耐火砖,工作时窑体(钢壳)温度高,能源消耗大,周围环境温度高,热幅射强,对人和辅助设施有很大影响。2、专利号为200320162756.8的发明公开一种回转窑,窑体为四层,施工难度较大,材料价格也高于耐火砖,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易施工的节能型回转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体复衬回转窑,包括筒体、燃烧室和传动装置,燃烧室设置在筒体头部,筒体外部设有支撑装置,筒体内壁砌有耐火砖,所述筒体内壁与耐火砖之间还砌筑一层隔热耐火砖。
为了防止使用中砖体膨胀挤压脱落,所述耐火砖之间以及隔热耐火砖之间均错缝砌筑,耐火砖砌体层中间有伸缩缝,隔热耐火砖砌体层中间也有伸缩缝,两伸缩缝错位布置。
为了提高隔热效果,所述隔热耐火砖的密度小于耐火砖的密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将筒体内衬在原单层的情况下改为复衬,即用两层不同密度或材质的耐火砖(市场供应充足,随地可见)砌筑,施工方便,不用任何金属连接件,不用模板拱胎,且施工费用和材料价位低廉,无投资风险,易于推广。本筒体复衬回转窑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改善周围环境,减少热幅射对人体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影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外壳筒体1、燃烧室12和传动装置8,燃烧室12设置在筒体1头部,与筒体1之间设有窑头罩10,窑头罩10下部开有出料漏斗11,筒体1尾部设有窑尾罩6,筒体1尾部高,头部低,位于支座9上的托轮7所组成的支撑装置上。如图2所示,贴着筒体1内壁砌筑有一层隔热耐火砖2,然后贴着隔热耐火砖2再砌筑一层耐火砖3,隔热耐火砖2的密度小于耐火砖3的密度,隔热耐火砖2和耐火砖3的砖块之间涂布粘接材料5,为了防止使用中砖体受热挤压脱落,耐火砖3之间以及隔热耐火砖2之间均错缝砌筑,隔热耐火砖2砌体层中间有伸缩缝4,耐火砖3砌体层中间有伸缩缝4’,伸缩缝4和伸缩缝4’错位布置。
隔热耐火砖2的密度小于耐火砖3的密度,通常,相同矿物质成份的隔热耐火砖与耐火砖相比,其密度越大,导热系数越高;反之,导热系数越低,保温效果越好。如氧化铝含量相同的高铝隔热耐火砖2的导热系数仅为高铝耐火砖3的30%~60%,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隔热效果非常好,并且施工中不用模板拱胎,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筒体复衬回转窑,包括筒体、燃烧室和传动装置,燃烧室设置在筒体头部,筒体外部设有支撑装置,筒体内壁砌有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壁与耐火砖之间还砌筑一层隔热耐火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复衬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之间以及隔热耐火砖之间均错缝砌筑,耐火砖砌体层中间有伸缩缝,隔热耐火砖砌体层中间也有伸缩缝,两伸缩缝错位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体复衬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耐火砖的密度小于耐火砖的密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体复衬回转窑,包括筒体、燃烧室和传动装置,燃烧室设置在筒体头部,筒体外部设有支撑装置,筒体内壁砌有耐火砖,所述筒体内壁与耐火砖之间还砌筑一层隔热耐火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将筒体内衬在原单层的情况下改为复衬,即用两层不同密度或材质的耐火砖(市场供应充足,随地可见)砌筑,施工方便,不用任何金属连接件,不用模板拱胎,且施工费用和材料价位低廉,无投资风险,易于推广。本筒体复衬回转窑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改善周围环境,减少热幅射对人体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影响。
文档编号F27B7/28GK2856897SQ2005201283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张兴国 申请人:张兴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