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85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 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年辐照总量超过4200MJ/m2的地区 占国土面积的76%,为开发利用太阳能,我国的太阳能产业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 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是全 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太阳能水箱进行清理,现在对太阳能 水箱进行清理通常是在工作台上进行,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太阳能水箱为圆筒状结构,在 清理过程中,不易支撑和固定,并且容易损坏太阳能水箱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工人劳动强度低、易于支撑 和固定太阳能水箱的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 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滚轮位于支撑板的上部。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其中一个支撑板上的滚轮与另外一个支撑板上的滚轮相对应设置。作为一种优化方案,位于两个支撑板同一端的滚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支撑板的竖直平面相垂直。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其中一个支撑板与另外一个支撑板平行设置。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将太阳能水箱放置在支撑 板上,通过支撑板上的四个滚轮进行支撑,然后对太阳能水箱进行清理,太阳能水箱支撑和 固定容易,由于滚轮可以转动,所以在清理过程中,可以转动太阳能水箱,易于太阳能水箱 的清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行走轮;3-滚轮;4-支撑板;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 为矩形底板,底板1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底板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 支撑板4与另外一个支撑板4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板4均沿矩形底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支 撑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3,滚轮3为尼龙滚轮。滚轮3位于支撑板4的上部,其中一个支撑板4上的滚轮3与另外一个支撑板4 上的滚轮3相对应设置。位于两个支撑板4同一端的滚轮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滚轮3的轴线与支撑 板4的竖直平面相垂直,四个滚轮3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位于两个支撑板4同一端的两个滚轮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与一 个滚轮3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滚轮3连接。矩形底板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行走轮2。使用时,将太阳能水箱放置在支撑板4上,通过支撑板4上的四个滚轮3进行支 撑,然后对太阳能水箱进行清理,太阳能水箱支撑和固定容易,滚轮3为尼龙滚轮,不会损 坏到太阳能水箱的表面,由于滚轮3可以转动,所以在清理过程中,可以转动太阳能水箱, 易于太阳能水箱的清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位于 支撑板(4)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支撑板(4) 上的滚轮(3)与另外一个支撑板(4)上的滚轮(3)相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支撑板(4) 同一端的滚轮(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 轮(3)的轴线与支撑板(4)的竖直平面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支撑板(4) 与另外一个支撑板(4)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 置有行走轮(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集箱清理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使用时,将太阳能水箱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支撑板上的四个滚轮进行支撑,然后对太阳能水箱进行清理,太阳能水箱支撑和固定容易,由于滚轮可以转动,所以在清理过程中,可以转动太阳能水箱,易于太阳能水箱的清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F24J2/46GK201715748SQ2010202100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付守敏, 陶礼鸿, 高卫佳 申请人:潍坊奥客隆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