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使用了该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48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热装置及使用了该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及使用了该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于在便携式电话的基站中流过几十安培以上的大电流,因此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在某些点上也表现为发热体,从电力消耗的观点来说,可以视作消耗电力大的发热体。从而,为了使便携式电话的基站的动作稳定,对该放热进行冷却的情况变得极其重要。 这种便携式电话的基站为了进行冷却而成为如下的结构。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包括电路等而构成,通常配置在保护其免受外部的自然环境影响的壳体等框体中。该壳体例如构成为,在内部收纳作为保护发热体的发送接收机且在壳体的开口部配置有图22所示那样的换热装置301。并且,如图22所示,换热装置301构成为具备主体箱311、设置在该主体箱311内的第一鼓风机312及第二鼓风机313、在主体箱 311内进行室外的空气与壳体(未图示)内的空气的换热的换热器314(作为与此类似的在先文献,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主体箱311具有吸入室外的空气的第一吸入口 307及喷出室外的空气的第一喷出口 308、吸入壳体内的空气的第二吸入口 309及向壳体内喷出空气的第二喷出口 310。第一鼓风机312将外部气体用的空气向换热装置301输送,第二鼓风机 313将壳体内用的空气向换热装置301输送。这种现有的换热装置301构成为在一个主体箱311内收纳有两个鼓风机、即输送外部气体用的空气的第一鼓风机312和输送壳体内用的空气的第二鼓风机313以及换热器 314的结构,因此主体箱311自身变大。另一方面,随着便携式电话的基站的小型化进展,也强烈要求换热装置主体尺寸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1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本发明的换热装置具备在前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及第一喷出口、且在背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及第二喷出口的主体箱;设置在上述主体箱内的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在上述主体箱内进行第一环境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的空气的换热的换热器,其中,上述换热器包括通过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重合而成的重合体,在通过上述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对置的两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和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在通过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其它面的一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在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对置的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设有上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上述鼓风风扇,上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上述第一喷出口相接设置,上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上述第二喷出口相接设置,上述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上述第二吸气口与上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通过该结构,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通过该腔室能够改变鼓风的方向,因此能够将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配置在换热装置的外部。 由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本发明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由使用了上述记载的换热装置的结构构成。通过该结构,由于 使用小型化了的换热装置,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发热体收纳装置。另外,通过使用具有腔室的换热装置,而能够选择设置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的场所,从而能够增大部件配置的设计自由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小型化。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设置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图3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及发热体收纳装置的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背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中使用的换热器的分解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中使用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图7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分解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图8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罩组装相关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分解截面的结构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换热器部分的放大截面的结构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切去一部分而得到的立体图。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分解截面的结构图。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涡旋壳体的立体图。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电动机固定板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鼓风风扇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鼓风风扇的安装主要部分放大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安装有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中,对同一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因此有时省略对其的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设置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包括办公室等的大楼1的楼顶2上设有便携式电话的基站3。该基站3包括例如箱状的壳体4、设置在该壳体4内的发送接收机5、设置在壳体4的前表面开口部的换热装置6。这里,换热装置6设置在门22的背面,而能够与门22 —起开闭自如地移动。图2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图3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及发热体收纳装置的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并且,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背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中使用的换热器的分解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中使用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换热装置6具备主体箱11、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12、换热器14。这里,主体箱11在前表面Ila上设有吸入或喷出外部的空气的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 7及第一喷出口 8,在背面1 Ib上设有吸入或喷出壳体4内的空气的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 9及第二喷出口 10。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12设置在主体箱11内。 换热器14在主体箱11内进行第一环境用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用的空气的换热。换热器14如图5所示那样包括平行四边形柱状形状的重合体14c,该重合体14c 通过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14d以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重合而成。在换热器14中,在通过平行四边形板体14d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14c上的对置的两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和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在通过平行四边形板体14d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14c上的其它面中的一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e,在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e的面对置的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f。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立体图示出通过将图5的平行四边形板体14d等形成为重合体14c的情况。另外,将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的面朝向鼓风风扇12,将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e与设置在主体箱11上的第一喷出口 8相接,将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f与设置在主体箱11上的第二喷出口 10相接。并且,换热装置6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9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之间的腔室16。通过该结构,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9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之间的腔室 16,从而能够利用该腔室16改变鼓风的方向。这样,如后所述,能够将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即循环风扇17配置在换热装置6的外部。由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6的小型化。换热器14的重合体14c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14d以彼此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重合而构成。并且,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的面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e的面以第一钝角θ 1相邻,且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的面与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f的面以第二钝角θ 2相邻。如图2及图5所示,在构成该重合体14c的平行四边形板体14d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将该表面分隔成道状的多个整流壁Hg。平行四边形板体14d形成为上下方向长的平行四边形形状,整流壁14g从作为流入口的平行四边形板体14d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侧延伸。该整流壁14g在另一端侧的跟前形成为向平行四边形的一方的长边侧弯曲的形状,并与流出口相连。通过这种板体的整流壁14g而能够在平行四边形板体14d上形成大致L字状的多个鼓风道。根据这种结构的换热器14,对于第二环境用的空气而言,在壳体4侧设置短的鼓风道,在外部侧设置长的鼓风道。另一方面,对于第一环境用的空气而言,在壳体4侧设置长的鼓风道,在外部侧设置短 的鼓风道。这种换热器14将底面作为外部侧的空气的流入口、即作为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外部侧的空气的流出口分别与第一喷出口 8连接。另外,在换热器14中,将顶面作为内气侧的流入口、即作为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壳体4侧的空气的流出口分别与第二喷出口 10连接。另外,外部的空气用的鼓风风扇12设置在朝向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送入空气这样的位置。在壳体4内用的空气的流入口、即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自身形成为斜面而与壳体4内的空气的吸入口、即第二吸气口 9之间形成腔室16。从壳体4内吸入的空气通过腔室16而改变流动的方向,从而被吸入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另外,如图4所示,换热装置6的背面被主体箱11覆盖,从上部依次配置有第二吸气口 9、换热器14、第二喷出口 10及鼓风风扇12。接下来,对换热装置6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在壳体4内因来自发送接收机5的发热而变成高温的空气被设置在壳体4内的循环风扇17从换热装置6的第二吸气口 9向腔室16内送入。需要说明的是,换热装置6的上部及周围被罩21覆盖。另一方面,低温的外部的空气在鼓风风扇12的运转下被从第一吸气口 7吸入,并向换热器14的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a输送。在换热器14中,在低温的外部的空气与高温的壳体4内的空气之间进行换热。其结果是,冷却了的壳体内的空气被从第二喷出口 10向壳体4内吹出,外部的空气由第一喷出口 8再次向外部排出。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用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换热器14,从壳体4内的循环风扇 17输送来的空气通过腔室16而向朝着第二吸气口 9侧的换热器14的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14b流入。从而,在壳体4内变热的空气高效率地向换热器14流入。另外,由于换热器14使用了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形状的板体,因此在内部的鼓风道上弯曲的角度小,压力损失被抑制得较小。而且,由于使用配置在壳体4内的循环风扇 17来进行壳体4内的空气的鼓风,因此能够将主体箱11的尺寸抑制得较小。接下来,对主体箱11内的换热器14的设置进行说明。图7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分解截面进行观察而得到的结构图,图8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罩组装相关的立体图。
如图7及图8所示,主体箱11由前表面Ila及背面lib开口的框体Ilc的背面侧的背板lid、将该背板Ild侧形成为开口且设置在主体箱11的前表面Ila侧的箱体lie构成。在箱体lie的背板Ild侧的开口的周围设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未图示),通过螺纹紧固等进行与背板Ild的接合。另外,在箱体lie上设有第一吸气口 7及第一喷出口 8。 第一吸气口 7形成以向鼓风风扇12的叶轮内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节流孔llf。另一方面,在背板Ild上设置第二吸气口 9、第二喷出口 10及具备电动机的鼓风风扇12。S卩,主体箱11由框体11c、设置在该框体Ilc的前表面Ila侧的前板llh、设置在该框体Ilc的背面侧的背板Ild构成。并且,在背板Ild上设置第二吸气口 9、第二喷出口 10,且固定有鼓风风扇12。在背板Ild上设置的第二喷出口 10的内表面侧的箱体lie侧的周围粘贴填料。另夕卜,在背板Ild的周围以与箱体lie的外周相接的方式设有引导壁Hg。该引导壁Ilg的高度比设置在箱体lie侧的节流孔Ilf的高度高。如图7所示,换热器14载置在箱体lie内设置的轨道状的台架19a及台架19b上。S卩,本实施方式1的换热装置6在箱体lie内设有用于载置换热器14的台架19a、 19b。通过这种结构,高精度地进行换热器14的定位,并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框体Ilc上。在组装换热装置6时,将换热器14载置在台架19a、19b上,之后,将背板Ild与设置在箱体lie上的凸缘接合。此时,箱体lie被沿着引导壁Ilg进行接合作业,因此容易进行正规的找位。而且,引导壁Ilg的高度比节流孔Ilf的高度高。这样,即使在箱体lie偏移而进行接合作业的情况下,通过箱体lie的凸缘面与引导壁Ilg的抵接,也能够防止鼓风风扇12的叶轮与节流孔Ilf接触的情况,从而不会发生损伤。在进行箱体lie与背板Ild 的凸缘接合时,在换热器14的第二喷出口 10上弹性紧贴有填料,从而固定换热器14并防止空气从流出口的泄漏。如图8所示,换热装置6在主体箱11的外侧还设有具备百叶窗20的罩21。该罩 21覆盖箱体lie而与背板Ild进行凸缘固定。在这种结构中,罩21从内表面侧安装到壳体4的门22上。在换热装置6的维护时,打开门22,从内侧取出主体箱11。S卩,在本实施方式1的换热装置中,将构成箱体lie的框体Ilc的背面侧形成为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形状,并在背板Ild上设置的第二喷出口 10的内表面侧的周围粘贴填料。并且,在对框体IlC和背板Iid进行凸缘固定时,使第二喷出口 10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4f紧贴。通过该结构,能够可靠地固定换热器14并防止空气从流出口的泄漏。另外,在背板Ild的周缘部沿着框体Ilc的外周而设有引导壁llg。通过该结构,容易组装换热装置。另外,在前板Ilh上设置导向鼓风风扇12的吸入口的节流孔llf,引导壁Ilg的高度比节流孔Ilf的高度高。通过该结构,容易组装换热装置,且能够对由鼓风风扇12引起的空气 的流动进行整流。
另外,设有覆盖箱体lie且与背板Ild进行凸缘固定的罩21,在该罩21的前表面侧设有百叶窗20。通过该结构,能够保护配置在换热装置内部的结构部件,并且顺利地进行外部的空气的吸引及喷出。(实施方式2)接下来,使用图9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分解截面的结构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换热器部分的放大截面的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有时省略详细的说明。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中,主体箱112由前表面和后表面开口的框体的背面侧的背板112a、将该背板112a侧形成为开口且设置在主体箱112的前表面侧(也可以表现为框体的前表面侧)的箱体112b构成。该箱体112b由覆盖鼓风风扇113的树脂所成型的涡旋壳体112c、覆盖换热器114的金属制的长方体的箱131构成。在箱体112b的侧面设有以背面侧为顶点的楔形的凹陷112d。虽未图示,但该凹陷112d直接向箱体112b的内表面侧鼓出,而形成楔形突部。该楔形突部的上边成为在下侧支承换热器114的支承台架118a。即,该支承台架118a成为沿着换热器114的倾斜的下表面,以朝向箱体112b的背板112a侧下降的方式倾斜设置的边。另外,以将支承台架118a的前表面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设置支承台架118b。该支承台架118b是向箱体112b的内表面侧突出的轨道状的结构(未图示),从下侧支承换热器114的前表面侧。图10所示的换热器114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层叠大致平行四边形的板体而成。另外,在换热装置的前表面侧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配置作为装饰板的罩115(未图示)。在该罩115上,在与第一吸气口 108对置的部分设有取入空气用的百叶窗(未图示), 在与第一喷出口 109对置的部分设有吹出空气用的百叶窗(未图示)。在箱体112b上,在形成换热器114的轮廓的部分即第一喷出口 109与下表面(第一流入口 114a)之间,在箱体112b的周围沿水平方向设有分隔件119。该分隔件119与罩115的内表面接触而划分出上部(第一喷出口 109侧)和下部(第一吸气口 108侧)。如图10所示,以将换热器114向前表面侧按压的方式在背板112a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换热器按压突起121。另外,鼓风风扇113的电动机安装部分上设有向外侧突出的电动机用凹陷122。如图11所示,在箱体112b的顶面112f与前表面的交界部分即顶面112f的前表面侧的边上设有以向箱体112b的内侧压入的方式设置的顶面隆起123。换热器114的顶部与前表面侧的角部在该顶面隆起123抵接,从而在箱体112b的顶面112f与换热器114的第二流入口 114b之间形成腔室116。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鼓风风扇113的外周制成涡旋壳体112c,而能够有效地使风朝向第一流入口 114a流动。另外,由于分隔件119设置成将第一吸气口 108与第一喷出口 109之间分隔,因此能够防止吸入空气与吹出空气之间的短路。
另外,顶面隆起123形成腔室116,该腔室116在箱体112b的顶面与第二流入口 114b之间确保距离。由此,从第二吸气口 110吸入的空气高效率地向第二流入口 114b流动。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驱动鼓风风扇113的驱动基板安装在主体箱112的外部。由此,从驱动基板产生的热量不易向在换热器114中流动的空气传递,换热效率不会劣化,因此能够减少对换热效率的影响。S卩,本发明的换热装置具备主体箱112、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113、换热器114。 这里,主体箱112在前表面上设置吸入或喷出外部的空气的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 108 及第一喷出口 109,在背面上设置吸入或喷出壳体内的空气的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 110及第二喷出口 111。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113设置在主体箱112内。换热器114在主体箱112内进行第一环境用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用的空气的换热。换热器114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包括通过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重合而成的重合体。在换热器114中,在通过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对置的两个面上设置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和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在通过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其它面中的一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1,在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对置的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另外,将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鼓风风扇113,将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112上的第一喷出口 109相接,将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112上的第二喷出口 111相接。并且,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110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116。并且,主体箱112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112b、设置在该箱体112b的背面侧的背板 112a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减小将多个板体层叠重合而成的重合体的宽度,因此能够减小换热器114的宽度,从而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110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116,通过该腔室116能够改变鼓风的方向。这样,能够将作为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的循环风扇配置在换热装置的外部。由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箱体112b中,对配置有鼓风风扇113的部分进行覆盖的涡旋壳体112c的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覆盖换热器114的长方体的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形成对鼓风风扇113的形状和空气的流动进行了考虑的形状的涡旋壳体112c,换热器114能够牢固地被导热良好的罩覆盖。由此,能够实现高换热效率的小型的换热装置。另外,在箱体112b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换热器114的第一环境空气吸入口的周围抵接的轨道状的支承台架118a、118b。通过该结构,能够从下侧牢固地固定换热器114。另外,在箱体112b的侧面设有在背面侧具有顶点的楔形的凹陷112d,而在内壁面形成楔形突部,将该楔形突部的上边作为换热器114的支承台架118a、118b的一部分。通过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换热器114的定位,从而将换热器114牢固地固定。
另外,将箱体112b的顶面112f与前表面的交界部分向内侧压入而在箱体112b内部设置隆起,使换热器114的顶部与由该隆起和箱体112b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抵接。通过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换热器114的定位,从而将换热器114牢固地固定。另外,在背板112a上具有突起,该突起以将换热器114向前表面侧按压的方式设置。通过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换热器114的定位,从而将换热器114牢固地固定。另外,在背板112a上设有凹陷,该凹陷用于安装驱动鼓风风扇113的电动机。通过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鼓风风扇113的定位,从而将鼓风风扇113牢固地固定。(实施方式3)接下来,参照图12至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切去一部分而得到的立体图。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 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分解截面的结构图,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循环风扇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的换热装置中,循环风扇117收纳在箱型的风扇箱131中而构成循环风扇单元130,该风扇箱131在底面设有第一环境用吸入口 124。在风扇箱131的侧面设置风扇单元喷出口 137,该风扇单元喷出口 137与图1所示的换热装置6 的第二吸气口 9连接。风扇箱131通过由顶面和侧面构成的箱体138、构成顶面的底板139 构成。箱体138的侧面中的一个面成为风扇单元喷出口 137。另外,如图13所示,在箱体138的顶面安装有循环风扇117的电动机127,在壳体的安装位置设有向外侧突出的电动机安装部132。另外,在电动机127的安装位置即电动机安装部132的周围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台阶部133,以便于固定电动机127的安装工具。图14是分解循环风扇单元130时的剖截截面的垂直剖视图。循环风扇117安装在电动机固定配件126上之后,固定于箱体138。与该电动机固定配件126相配合地形成有台阶部133。在电动机固定配件126上安装驱动基板128,该驱动基板128搭载有用于驱动电动机127的电路。在底板139上设有底板分隔板134,该底板分隔板134划分出设有驱动基板128的区域和设置循环风扇117而使鼓风空气流动的区域。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底板139的周围设有向箱体138侧折弯成锐角的接合部135。在与底板139相面对的箱体 138侧设有以向内侧折弯的方式与接合部135进行面接触的接合凸缘136。根据这种结构,循环风扇单元130的上部通过设有侧面的箱体138而能够确保循环风扇117的安装强度。另外,在维护时,将底板139侧形成为上侧,取下底板139就能够进行维护。另外,在箱体138上,通过用于安装电动机固定配件126的台阶部133和成为突部的电动机安装部132来确保顶面的强度。而且,通过底板分隔板134将成为发热部分的驱动基板128和成为鼓风路的循环风扇117划分开,因此热不易向循环风路内传递。S卩,本发明的换热装置是由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结构构成的换热装置,具备主体箱112、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113、换热器114。换热器114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包括将多个板体以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重合而成的重合体。另外,将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鼓风风扇113,将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112上的第一喷出口 109相接,将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112上的第二喷出口 111相接。并且,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110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116。并且,主体箱112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138、设置在该箱体138的背面侧的背板 112a构成。通过该结构,由于能够减小将多个板体层叠重合而成的重合体的宽度,因此能够减小换热器114的宽度,从而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 110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116,通过该腔室116能够改变鼓风的方向。这样, 能够将作为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的循环风扇117配置在换热装置的外部。由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本发明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由图1所示那样的实施方式1至3所说明的上述记载的换热装置6、壳体4、循环风扇117构成。这里,壳体4形成将发热体设置在内部的第二环境。另外,循环风扇117配置在壳体4的顶面,将壳体4内的空气向换热装置6的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输送。并且,发热体收纳装置即收纳循环风扇117的风扇箱131由一体形成有框体和顶面112f的箱体138、设有吸入壳体4内的空气的空气吸入口的底面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高换热效率的小型的发热体收纳装置。另外,将风扇箱131的底面的周围向箱体138侧折弯成锐角,在风扇箱131的箱体 138侧,将底面侧的周围向内侧折弯而形成接合凸缘136,从而与底面的折弯的部分接合。通过该结构,循环风扇单元130的上部通过设有侧面的箱体138而能够确保循环风扇117的安装强度。另外,在维护时,将底板139侧形成为上侧,取下底板139就能够进行维护。另外,在风扇箱131的箱体138的侧面中的一个面上设置向换热装置6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口,在该空气吹出口的周围设有与换热装置6接合的接合凸缘136。通过该结构,循环风扇单元130的上部通过设有侧面的箱体138而能够确保循环风扇117的安装强度。另外,在维护时,将底板139侧形成为上侧,取下底板139就能够进行维护。(实施方式4)接下来,使用图16至图2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涡旋壳体的立体图。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电动机固定板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鼓风风扇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鼓风风扇的安装主要部分放大而得到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换热装置的安装有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首先,使用图16至图18对鼓风风扇213进行说明。如图16、图17所示,主体箱212由背面侧的背板212a、将该背板212a侧形成为开口且设置在主体箱212的前表面侧(也是框体的前表面侧)的箱体212b构成。该箱体 212b由覆盖鼓风风扇213的树脂所成型的涡旋壳体221、覆盖换热器214的金属制的长方体的主体箱212构成。该涡旋壳体221由在前表面侧设有外部气体空气吸入口的吸入口侧板221a、吸入相反侧侧板221b、涡旋板221c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吸入相反侧侧板221b也可以与背板212a形成为一体。在涡旋壳体221内收纳有电动机222和安装在该电动机222的旋转轴上的离心式的叶轮223。在涡旋板221c上一体地设有向径向突出的控制箱224。在该控制箱224中内置有驱动电动机222的控制电路(未图示),通过分隔壁225与设有叶轮223的空间被划分开。该分隔壁225起到设有叶轮223的区域的涡旋板的作用。另外,控制箱224将内部划分为基板区域226和隔离区域227。基板区域226设置在控制箱224的径向外侧,对搭载有控制电路的基板进行收纳。隔离区域227设置在设有叶轮223的区域与基板区域226之间。如图18所示,电动机222安装在背板212a侧的电动机固定板228上。电动机固定板228形成为闭塞控制箱224的背面侧(背板212a侧)的形状,在闭塞该控制箱224的基板区域226的部分上设置搭载有控制电路的控制基板收纳箱229。电动机固定板228安装在背板212a上。在固定有电动机固定板228和背板212a的状态下安装涡旋壳体221。 控制基板收纳箱229收纳在基板区域226。电动机222由电动机固定板228和电动机罩230夹持而被固定。电动机罩230由对旋转轴部分开口的电动机222进行按压的部分、与电动机固定板228结合的脚部分构成。 在电动机固定板228上设有供该脚部分嵌入的狭缝,通过使电动机罩230绕旋转轴中心转动,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定、释放。另外,在脚部分设有供用于驱动电动机222的配线穿过并将其固定的配线固定部231,从而容易地进行电动机222的固定。如图19所示,用于驱动电动机222的配线即引线233从涡旋板221c暂时向涡旋壳体221外引出。之后,被从设置在控制箱224的基板区域226的切口 232导向控制电路内。另外,引线233趴设在电动机固定板228的端部设置的折弯的引线保护部234内。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1所示,在电动机222与电动机固定板228之间设有防振橡胶235,从而不易将电动机222的振动向背板212a传递。根据这种结构,用于驱动电动机222的控制电路与供外部气体通过的区域、即设有叶轮223的区域被划分开。因此,能够得到不会暴露于外部气体中混入的灰尘下的高可靠性的鼓风机。另外,由于控制电路与电动机222—体地固定在电动机固定板228上,因此配线作业、之后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在基板区域226与设有叶轮223的区域之间设有隔离区域227。由此,控制电路的发热不易向输送来的空气传递。另外,通过设置该隔离区域227,使电动机222驱动用的配线不穿过隔离区域227, 从而成为灰尘或水滴等难以进入控制电路侧的结构。使用了这种鼓风风扇213的换热装置即使从作为外部气体取入口的第一吸气口吸入包含灰尘等的外部气体,但由于不与控制电路直接接触,因此也不易因灰尘等对控制电路产生影响。另外,该换热装置的控制对象仅为鼓风风扇213,利用电动机固定板228完成装置内的控制配线,通过简单的作业就能够组装。S卩,本发明的换热装置是与实施方式1至3同样的结构的换热装置,具备主体箱 212、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213、换热器214。换热器214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包括将多个板体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重合而成的重合体。另外,使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鼓风风扇213,将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212上的第一喷出口相接,将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 212上的第二喷出口相接。并且,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并且,主体箱212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该箱体的背面侧的背板212a构成, 鼓风风扇213为离心式鼓风机。通过该结构,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通过该腔室能够改变鼓风的方向。这样,能够将作为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的循环风扇配置在换热装置的外部。由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使用没有暴露于灰尘下的控制电路一体型的离心式鼓风机,因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离心式鼓风机具有电动机222和叶轮223、且被由设有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吸入口侧板221a、吸入相反侧侧板221b、涡旋板221c构成的涡旋壳体221覆盖。并且,在涡旋板221c上设有向径向突出而内置有驱动电动机222的控制电路的控制箱224。该控制箱 224与设有叶轮223的空间被划分开。通过该结构,能够保护控制电路免受离心式鼓风机吸入的灰尘的影响,而且,通过控制电路一体型的结构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涡旋壳体221构成为,吸入口侧板221a和涡旋板221c由树脂一体成型,并固定在吸入相反侧侧板221b上。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电动机222固定在设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口的相反侧的固定板上,控制电路固定在该固定板上。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电动机222由固定板、与该固定板一起夹持电动机222的电动机罩230来固定。通过该结构,控制电路不会暴露于含有灰尘的空气下,能够得到高可靠性的离心式鼓风机,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换热装置。而且,由于将电动机222进一步牢固且紧凑地固定,因此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电动机罩230设有对设置在电动机222上的配线固定部231进行固定的固定孔。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线作业来统一控制配线,从而能够提高以简单的作业完成组装。另外,涡旋壳体221 —体地设有控制箱224。通过该结构,控制电路不会暴露于含有灰尘的空气下,能够得到高可靠性的离心式鼓风机,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换热装置。而且,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涡旋壳体221上设置对设有叶轮223的区域和设有控制箱224的区域进行分隔的分隔板。通过该结构,控制电路不会暴露于含有灰尘的空气下,能够得到高可靠性的离心式鼓风机,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换热装置。而且,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涡旋壳体221上设置对设有叶轮223的区域和设有控制箱224的区域进行分隔的隔离区域227。通过该结构,控制电路不会暴露于含有灰尘的空气下,能够得到高可靠性的离心式鼓风机,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换热装置。而且,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将控制电路和电动机222连接的电配线从设有叶轮223的区域经由涡旋壳体221外而向控制箱224内布线,且不穿过隔离区域227。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线作业来统一控制配线,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完成组装。另外,本发明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由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至3所说明的上述记载的换热装置6、壳体4、循环用风扇构成。这里,壳体4形成在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环境。 另外,循环用风扇配置在壳体4的顶面,将壳体4内的空气向换热装置6的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输送。并且,发热体收纳装置即收纳循环用风扇的风扇箱由一体形成有框体和顶面112f 的箱体、设有用于吸入壳体4内的空气的空气吸入口的底面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高换热效率的小型的发热体收纳装置。另外,控制电路不会暴露于含有灰尘的空气下,能够得到高可靠性的离心式鼓风机,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发热体收纳装置。而且,能够实现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小型化。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换热装置能够将作为第二环境用的鼓风风扇的循环风扇配置在换热装置的外部,能够实现换热装置的小型化。从而,对于例如设置面积有限的通信设备的基站或其它屋外设置设备中的冷却设备来说是极其有用的。符号说明
1大楼
2楼顶
3基站
4壳体
5发送接收机
6换热装置
7、108第一吸气口
8、109第一喷出口
9、110第二吸气口
IOUll第二喷出口
11、112、212 主体箱
Ila 前表面
lib 背面
Ilc 框体0173]lld、112a、212a 背板
0174]lle、112b、138、212b 箱体
0175]Ilf 节流孔
0176]Ilg 引导壁
0177]12、113、213 鼓风风扇
0178]14、114、214 换热器
0179]14a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0180]14b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
0181]14c 重合体
0182]14d平行四边形板体
0183]14e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0184]14f 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
0185]16、116 腔室
0186]17、117循环风扇
0187]19a、19b 台架
0188]20百叶窗
0189]21、115 罩
0190]22 门
0191]112c、221 涡旋壳体
0192]112d 凹陷
0193]112f 顶面
0194]114a 第一流入口
0195]114b 第二流入口
0196]118a、118b 支承台架
0197]119分隔件
0198]121换热器按压突起
0199]122电动机用凹陷
0200]123顶面隆起
0201]124第一环境用吸入口
0202]126电动机固定配件
0203]127、222 电动机
0204]128驱动基板
0205]130循环风扇单元
0206]131 箱
0207]132电动机安装部
0208]133台阶部
0209]134底板分隔板
0210]1;35接合部
0211]136接合凸缘
137风扇单元喷出口139 底板221a 吸入口侧板221b 吸入相反侧侧板221c 涡旋板223 叶轮2 控制箱225分隔壁226基板区域227隔离区域228电动机固定板229控制基板收纳箱230电动机罩231配线固定部232 切口233 引线234引线保护部235防振橡胶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装置,其具备在前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及第一喷出口、且在背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及第二喷出口的主体箱;设置在所述主体箱内的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 在所述主体箱内进行第一环境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的空气的换热的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包括通过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板体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重合而成的重合体,在通过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对置的两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和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在通过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的层叠而形成在重合体上的其它面中的一个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在与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对置的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所述换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所述鼓风风扇,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所述第一喷出口相接,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与设置在主体箱上的所述第二喷出口相接,所述换热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合体具有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一钝角相邻,且设有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二钝角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由框体、设置在该框体的前表面侧的前板及箱体、设置在该框体的背面侧的背板构成,在所述背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喷出口,且固定有所述鼓风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内设有载置所述换热器的台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构成所述箱体的框体的背面侧形成为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形状,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所述第二喷出口的内表面侧的周围粘贴填料,在对所述框体和所述背板进行凸缘固定时,所述第二喷出口与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背板的周缘部沿着所述框体的外周设有引导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前板上设有导向所述鼓风风扇吸入口的节流孔,所述引导壁的高度比所述节流孔的高度高。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设有覆盖所述箱体而与所述背板进行凸缘固定的罩,在该罩的前表面侧设有百叶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主体箱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该箱体的背面侧的背板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对配置有所述鼓风风扇的部分进行覆盖的涡旋壳体的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覆盖所述换热器的长方体的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平行四边形板体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设有所述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一钝角相邻,且设有所述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与设有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的面以第二钝角相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吸入口的周围抵接的轨道状的支承台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在背面侧具有顶点的楔形的凹陷,而在内壁面上形成楔形突部,该楔形突部的上边作为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支承台架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以向内侧压入所述箱体的顶面与前表面的交界部分的方式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隆起, 所述换热器的顶部与由该隆起和所述箱体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背板上具有突起,该突起以将所述换热器向前表面侧按压的方式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背板上设有凹陷,该凹陷用于安装驱动所述鼓风风扇的电动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由背面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该箱体的背面侧的背板构成,所述鼓风风扇是离心式鼓风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鼓风机具有电动机和叶轮,且被涡旋壳体覆盖,该涡旋壳体由设有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吸入口侧板、吸入相反侧侧板、涡旋板构成,在所述涡旋板上设有向径向突出且内置有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的控制箱,该控制箱与设有所述叶轮的空间被划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涡旋壳体中,所述吸入口侧板和所述涡旋板由树脂一体地成型,并固定在所述吸入相反侧侧板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固定在固定板上,该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相反侧,所述控制电路固定在该固定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固定板、与该固定板一起夹持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罩来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罩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对设置在所述电动机上的配线固定部进行固定。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涡旋壳体一体地设有所述控制箱。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涡旋壳体上设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对设有所述叶轮的区域和设有所述控制箱的区域进行分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涡旋壳体上设有隔离区域,该隔离区域对设有所述叶轮的区域和设有所述控制箱的区域进行分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动机连接的电配线从设有所述叶轮的区域经由所述涡旋壳体外而向所述控制箱内布线,且不穿过所述隔离区域。
27.一种发热体收纳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 2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形成在内部设有发热体的第二环境的壳体;配置在该壳体的顶面且向所述换热装置的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输送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循环用风扇,收纳所述循环用风扇的风扇箱由一体形成有框体和顶面的箱体、设有吸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空气吸入口的底面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将所述风扇箱的底面的周围向所述箱体侧折弯成锐角,在所述风扇箱的箱体侧,将底面侧的周围向内侧折弯而形成接合凸缘,从而与底面的折弯的部分接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风扇箱的箱体的侧面中的一个面上设有向所述换热装置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口,在该空气吹出口的周围设有与所述换热装置接合的接合凸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使用了该换热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备在前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一喷出口、且在背面上设有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及第二喷出口的主体箱;设置在该主体箱内的第一环境用的鼓风风扇;在主体箱内进行第一环境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的空气的换热的换热器,在对置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及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在其它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吹出口及第二环境用空气吹出口,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成设有第一环境用空气吸入口的面朝向鼓风风扇,且具有形成在第二吸气口与第二环境用空气吸入口之间的腔室。
文档编号F24F7/08GK102308684SQ2010800064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佐桥隆博, 曾我洋太, 松本睦彦, 柴田洋, 舟田直之, 萩本桂辅, 辻惠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