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14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电陶炉机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陶炉机芯,包括发热盘和机芯底座,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机芯底座的上方,所述机芯底座设有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风扇,所述电路器件室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电路器件室设有器件室进风口、器件室出风口和电路板散热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陶炉机芯的电路器件室与发热盘散热风扇相互隔离,采用了不同的散热风道,电路器件室内的控制电路板不受发热盘辐射热的影响,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控制电路板的散热性能;并且当其中一个风扇损坏时,另一个风扇也能对电陶炉机芯进行散热,避免过温保护断电。
【专利说明】电陶炉机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陶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陶炉机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陶炉一般包括外壳、机芯和加热面板,机芯包括发热盘,机芯壳、散热风扇和控制电路等结构,加热面板设于发热盘的上侧,工作时,发热盘内的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加热面板,加热面板对放置的物品进行加热。电陶炉用途广,除了具有烧水、煎炒、烧烤、火锅、爆炒、热奶、煲汤、慢炖、预约等强大功能外,还能配套烤盘,烤网,进行铁板烧,烧烤等休闲娱乐,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0003]机芯的散热性能是决定电陶炉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机芯的散热性能差会严重影响控制电路的寿命,甚至会使引线熔化,存在安全隐患。一般的,控制电路上设有温控器,当温度超过安全值时,温控器会切断电源,电陶炉停止工作,这样会经常导致电陶炉在使用时被中断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0004]市场上现有很多电陶炉对机芯的散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CN203349318U公开的一种电灶,其机芯的发热盘散热通道与控制电路是连通的,电路板设在发热盘的下方;工作时,空气经外壳的底盖板上的进风孔和散热风扇进入底座内,一部分空气经径向导风孔进入外壳内,经外壳上的出风孔排出;一部分空气经线路板的轴向导风孔进入外壳内,经外壳上的出风孔排出,即散热风扇需要分流对电路板和发热盘进行散热。这种机芯由于散热气流被分流,散热效率低,电路板受发热盘的热辐射影响大,而且的热气流会回流到电路板上,散热性能不好。另外,这种机芯的发热盘采用分散的多个连接座与底座连接,安装麻烦,复位弹簧容易扭曲,发热盘容易晃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陶炉机芯。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电陶炉机芯,包括发热盘和机芯底座,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机芯底座的上方,所述机芯底座设有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风扇,所述电路器件室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电路器件室设有器件室进风口和器件室出风口,所述电路器件室设有电路板散热风扇。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陶炉机芯的电路器件室与发热盘散热风扇相互隔离,采用了不同的散热风道,电路器件室内的控制电路板不受发热盘辐射热的影响,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控制电路板的散热性能;并且当其中一个风扇损坏时,另一个风扇也能对电陶炉机芯进行散热,避免过温保护断电。
[0009]优选的,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发热盘散热室,所述发热盘散热室与所述电路器件室相互隔离,所述发热盘散热室的上侧设有散热室出风口,所述发热盘散热室下侧设有散热室进风口,所述发热盘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发热盘散热室内。
[0010]本发明采用两个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室的散热风道,并且采用独立的进风口,可以提高控制电路板的散热性能;发热盘散热风扇安装在发热盘散热室内使电陶炉机芯的结构更紧凑,集成化更高,体积更小。
[0011]优选的,所述机芯底座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底壳的外周设有底壳周壁,所述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室为相邻设于底壳周壁内的凹腔;所述器件室进风口设于所述机芯底座的底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设于底壳周壁上;所述上盖上设有散热室出风口,所述上盖封盖所述底壳上侧使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室相互隔离。
[0012]采用上述改进结构后,可以方便控制电路板的安装,并且可以保证良好的隔热性能;由于器件室出风口设于底壳周壁上,散热气流从机芯底座的底侧进入电路器件室后从底壳周壁排出,可以防止发热盘的辐射热回流,同时可以增大对发热盘的辅助散热性能,当发热盘散热风扇损坏时,电路器件室的散热气流可以对发热盘继续进行散热。
[0013]优选的,为了便于控制电路板的安装和设计,所述发热盘散热室设于机芯底座的一侧,所述电路器件室呈月牙形绕设于发热盘散热室的一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设于月牙形的两端,这样可以为控制电路板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同时形成弧形的散热风道,可以提高排风速度,进一步提高电路器件室的散热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电路器件室的上侧,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形状与所述电路器件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下侧。电路板散热风扇集成在控制电路板上,散热效率高,并且集成化的结构使电路板散热风扇安装和更换更加方便和快捷。
[0015]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连接有散热块。通过散热块对控制电路板的吸热,可以明显地提高控制电路板的散热性能;更优的,散热块上可以设置散热鳞片状或蜂窝结构,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器件室出风口的部位设有内凹的出线槽。发热盘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引线可以夹设在所述出线槽内,避免安装时引线与电陶炉壳体的内侧接触,布线更简洁,线路的寿命更长,并且可以避免引线磨损,提高了安全性。
[0017]优选的,所述上盖上侧设有隔热层或热反射层。采用隔热层可以阻隔发热盘辐射热对电路器件室的影响;采用反射层可以将发热盘辐射反射,同样可以阻隔发热盘辐射热对电路器件室的影响。
[0018]优选的,所述机芯底座下侧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器件室进风口和散热室进风口相对应的进风通孔。安装底板用于电陶炉机芯与电陶炉壳体的安装。
[0019]优选的,所述发热盘通过支撑件支撑在所述机芯底座上;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2个以上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架、2个以上的导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导柱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通孔的底端,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对应地设有2个以上安装套孔,所述安装套孔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导柱上端设有防止连接架向上脱离的限位件,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上并位于在连接架与所述支撑通孔底端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直径。
[0020]采用整体的连接架,安装更方便,导柱和复位弹簧设于支撑通孔内,并且支撑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复位弹簧的直径,可以减少复位弹簧的扭曲和发热盘的晃动,使支撑件的弹性复位性能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电陶炉机芯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电陶炉机芯的结构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的机芯底座的结构图;
[0024]图4为本发明的机芯底座的爆炸图;
[0025]图5为本发明的底壳的结构图;
[0026]图6为本发明的机芯底座拆解上盖时的分解图;
[0027]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图1 ;
[0028]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图2 ;
[0029]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的结构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2]参见图1至图10,本发明的电陶炉机芯,包括发热盘I和机芯底座2,发热盘I通过支撑件3支撑在所述机芯底座2的上方,所述机芯底座2设有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204和发热盘散热室205,所述电路器件室204内设有控制电路板2043 ;所述电路器件室204设有器件室进风口 2040和器件室出风口 2014和2042,所述电路器件室204设有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 ;所述发热盘散热室205的上侧设有散热室出风口,所述发热盘散热室205下侧设有散热室进风口 2050,所述发热盘散热室205内安装有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
[0033]采用两个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204和发热盘散热室205的散热风道,并且采用独立的进风口,可以提高控制电路板2043的散热性能;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安装在发热盘散热室205内使电陶炉机芯的结构更紧凑,集成化更高,体积更小。
[003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机芯底座2包括底壳201和上盖202,所述上盖202与底壳201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底壳201的外周设有底壳周壁,所述电路器件室204和发热盘散热室205为相邻设于底壳周壁内的凹腔;所述器件室进风口 2040设于所述机芯底座2的底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 2014和2042设于底壳201周壁上;所述上盖202上设有散热室出风口 2021,所述上盖封盖202所述底壳201上侧使电路器件室204和发热盘散热室205相互隔离。所述底壳201下侧设有安装底板203,所述安装底板203上设有与所述器件室进风口 2040和散热室进风口 2050相对应的进风通孔2032和2031。
[0035]采用上述改进结构后,可以方便控制电路板2043的安装,并且可以保证良好的隔热性能;由于器件室出风口 2014和2042设于底壳周壁上,散热气流从机芯底座2的底侧进入电路器件室204后从底壳周壁排出,可以防止发热盘I的辐射热回流,同时可以增大对发热盘I的辅助散热性能,即使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损坏时,电路器件室204的散热气流可以对发热盘I继续进行散热。
[0036]参见图5,为了便于控制电路板2043的安装和设计,所述发热盘散热室205设于机芯底座2的一侧,所述电路器件室204呈月牙形绕设于发热盘散热室205的一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 2014和2042设于月牙形的两端,这样可以为控制电路板2043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同时形成弧形的散热风道,可以提高排风速度,进一步提高电路器件室204的散热性倉泛。
[0037]参见图4至图7,所述上盖202与底壳201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座壳201上侧与上盖202配合部部的若干个弹性卡扣208,以及对应地设在上盖202上的若干个扣槽2025 ;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上也对应地设有供所述弹性卡扣208穿过的缺口 2047 ;安装时,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和上盖202依次安装在所述电路器件室204上侧,并且弹性卡扣208穿过所述缺口 2047后卡紧在对应的扣槽2025内,使用这种拆卸结构方便上盖202的安装和拆卸。
[0038]参见图4和图5,为了方便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的安装,在所述发热盘散热室205侧壁上对称地设有自顶端向下设置在安装槽2053,所述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上侧设有安装梁2052 ;安装时,安装梁2052自上往下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053内。
[0039]参见图1、图5、图7和图8,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设于电路器件室204的上侧,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的形状呈月牙状,其与电路器件室204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的下侧。具体的,所述电路器件室20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筋207,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搁置在支撑筋207上侧,上盖202搁置控制电路板2043的上侧。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集成在控制电路板2043上,散热效率高,并且集成化的结构使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的安装和更换更加方便和快捷。
[0040]更优的,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之间可增设散热块2044。通过散热块2044对控制电路板2043的吸热,可以明显地提高控制电路板2043的散热性能;更优的,散热块2044上可以设置散热鳞片状或蜂窝结构,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
[0041]导线的布线在电陶炉机芯设计中也非常重要,布线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的安全性。参见图4,本发明对布线方式进行了改进:在上盖203位于所述器件室出风口 2041和2042的部位分别设有内凹的出线槽2022和2023。这样,发热盘I与控制电路板2043之间的引线可以夹设在所述出线槽内2022和2023,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安装时引线与电陶炉壳体的内侧接触,布线更简洁,线路的寿命更长,并且可以避免引线磨损,提高了安全性。
[0042]参图6,为了提高上不着盖的隔热性能,可以在上盖203上侧设置隔热层或热反射层。采用隔热层可以阻隔发热盘辐射热对电路器件室204的影响;采用反射层可以将发热盘辐射反射,同样可以阻隔发热盘辐射热对电路器件室204的影响。
[0043]以下说明支撑件3的结构,参见图1、图3、图7、图9和图10,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4个支撑通孔206,所述支撑通孔206包括设于底壳201上的基柱2062,所述基柱2062上设有基柱连接孔,所述基柱连接孔上端设有台阶孔,所述上盖202上设有上盖支撑通孔2061,所述上盖支撑通孔2061下端设有与基柱连接孔上端台阶孔相套接的套接部,所述上盖支撑通孔2061和基柱连接孔连接后构成所述支撑通孔206。所述支撑件3包括连接架301、4个导柱3021和4个复位弹簧303,所述连接架301的上端设有4个折弯连接耳3011,所述连接架301的下端为设4条连接梁依次连接而成的基架3013,所述基架上设有4个与所述支撑通孔206 —一对应的安装套孔3012 ;所述导柱3021的下端穿过所述支撑通孔206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203上,所述折弯连接耳3011与所述发热盘I的下端连接,所述安装套孔3012套设在所述导柱3021上,所述导柱3021上端设有防止连接架3向上脱离的限位件3022,所述复位弹簧303套设于所述导柱3021上并位于在基架3013与所述支撑通孔206底端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通孔206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复位弹簧303的直径。所述导柱3021和限位件3022可以分别采用螺杆和螺母,为了使复位弹簧303下端在采力压缩时保持稳定,在导柱3021的下端设有螺母3023,所述复位弹簧303的下端套设在螺母3023上。采用整体的连接架,安装更方便,导柱3021和复位弹簧303设于支撑通孔206内,并且支撑通孔206的直径略大于复位弹簧303的直径,可以减少复位弹簧303的扭曲和发热盘I的晃动,使支撑件3的弹性复位性能更好。
[0044]参见图7和图8,所述控制电路板2043上设有与所述基柱2062相适配的卡槽2046,安装时卡槽2046卡设在基柱2062上,对控制电路板2043起定位作用。
[0045]以下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46]参图1至图10,工作时,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和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同时工作,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形成的散热气流从发热盘散热室205下侧的散热室进风口 2050进入,然后从上盖202上的散热室出风口 2021排出对发热盘I进行散热;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形成的散热气流从电路器件室204下侧的器件室进风口 2040进入,然后从月牙形的两端的器件室出风口 2014和2042排出对控制电路板2043进行散热。由于电路器件室204与发热盘散热室205采用了不同的散热风道,所以电路器件室204内的控制电路板2043不受发热盘辐射热的影响,也发热盘辐射热也不会回流进入电路器件室204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控制电路板2043的散热性能。并且当其中一个风扇损坏时,另一个风扇也能对电陶炉机芯进行散热,如当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损坏时,从电路器件室204的出风口 2014和2042排出的散热气流可以继续对发热盘I进行散热,并且控制电路板2043本身的散热不受影响,电陶炉机芯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当电路板散热风扇2045损坏时,发热盘散热风扇2051可以继续对发热盘I进行散热,而由于电路器件室204与的热盘是相互隔离的,并且还可以通过上盖202上设置的隔热层或反射层进行隔热,故控制电路板2043的散热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电陶炉机芯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004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1.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盘和机芯底座,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机芯底座的上方,所述机芯底座设有相互隔离的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风扇,所述电路器件室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电路器件室设有器件室进风口、器件室出风口和电路板散热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发热盘散热室,所述发热盘散热室与所述电路器件室相互隔离,所述发热盘散热室的上侧设有散热室出风口,所述发热盘散热室下侧设有散热室进风口,所述发热盘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发热盘散热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座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底壳的外周设有底壳周壁,所述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室为相邻设于底壳周壁内的凹腔;所述器件室进风口设于所述机芯底座的底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设于底壳周壁上;所述上盖上设有散热室出风口,所述上盖封盖所述底壳上侧使电路器件室和发热盘散热室相互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散热室设于机芯底座的一侧,所述电路器件室呈月牙形绕设于发热盘散热室的一侧,所述器件室出风口设于月牙形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电路器件室的上侧,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形状与所述电路器件室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连接有散热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器件室出风口的部位设有内凹的出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侧设有隔热层或热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座下侧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器件室进风口和散热室进风口相对应的进风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陶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通过支撑件支撑在所述机芯底座上; 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2个以上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架、2个以上的导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导柱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通孔的底端,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对应地设有2个以上安装套孔,所述安装套孔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导柱上端设有防止连接架向上脱离的限位件,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上并位于在连接架与所述支撑通孔底端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直径。
【文档编号】F24C7/08GK104235899SQ20141054959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彭镜溪 申请人:中山市东凤镇铭发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