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53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烧结粉体材料、电子元件、磁性材料、电子陶瓷器件、化学材料、金属材料热处理等的电子窑炉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窑炉是以电为能源,多半以电阻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组件,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气氛或空气条件下的烧制。电子程序调控,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各种工作场所。电子窑炉的种类很多,其中辊道型隧道炉的应用较多。

辊道型隧道炉一般包括辊棒,辊棒主动端与链轮或齿轮通过辊棒套筒将两者刚性联接起来,并传递动力,辊棒从动端支承于轴承上。但是负载过重或传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辊棒容易被卡住,造成设备受损,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辊棒在高温下要膨胀伸长,辊棒如果是硬连接的驱动方式,则会造成辊棒在轴向受力别劲。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其可以在出现传动异常时,保证辊棒打转,防止设备受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包括:辊棒、主动轴、第一弹性组件、主动轴挡套,其中所述主动轴包括主动轴头和主动轴本体,所述主动轴头插入所述辊棒的端口内,所述主动轴本体延伸出所述辊棒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动轴本体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辊棒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挡套相抵触,并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

优选地,还包括一从动轴、从动轴挡套、第二弹性组件,所述从动轴包括从动轴头和从动轴本体,所述从动轴头插入所述辊棒的另一端口内,所述从动轴本体延伸出所述辊棒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从动轴本体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辊棒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挡套相抵触,并且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

优选地,还包括板条支架和板条支架板,其中所述主动轴固定在所述板条支架上,所述板条支架通过所述板条支架板固定设置在辊道炉外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链轮与所述主动轴之间通过多个链轮依次传动。

优选地,所述辊棒为柱状,其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主动轴头和/或所述从动轴头的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辊棒为空心辊棒。

优选地,所述辊棒为不锈钢辊棒。

优选地,所述辊棒为氧化铝辊棒。

优选地,所述辊棒为碳化硅辊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主动轴及从动轴均设在空心辊棒内,并在两端与空心辊棒之间各装有弹簧。这样驱动机构带动链轮或齿轮转动,从而将转动传到主动轴上,而主动轴与辊棒通过弹簧联接,通过与弹簧接触,又将主动轴的转动传给辊棒,从而带动辊棒转动,实现辊棒连续、均匀运动。即空心辊棒与驱动机构不直接连接,当出现传动异常时,可以有效保证辊轴打转而非卡死,防止出现异常和设备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辊道炉辊棒的双弹簧驱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辊棒,2.主动轴,21.主动轴头,22.主动轴本体,3.第一弹性组件,4.主动轴挡套,5.从动轴,51.从动轴头,52.从动轴本体,6.从动轴挡套,7.第二弹性组件,8.板条支架,9.板条支架板,10.驱动机构,11.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辊道炉辊棒1的双弹簧驱动结构,包括:辊棒1、主动轴2、第一弹性组件3、主动轴挡套4,其中所述主动轴2包括主动轴头21和主动轴本体22,所述主动轴头21插入所述辊棒1的端口内,所述主动轴本体22呈台阶状,延伸出所述辊棒1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设置在所述主动轴本体22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辊棒1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挡套4相抵触,并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耐高温,可以保证第一弹性组件3在高温情况下弹性系数不减少。

优选地,如图3所示,还包括一从动轴5、从动轴挡套6、第二弹性组件7,所述从动轴5包括从动轴头51和从动轴本体52,所述从动轴头51插入所述辊棒1的另一端口内,所述从动轴本体52呈台阶状,延伸出所述辊棒1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7设置在所述从动轴本体52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辊棒1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挡套6相抵触,并且所述第二弹性组件7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经过热处理加工而成,耐高温,可以保证第二弹性组件7在高温情况下弹性系数不减少。

优选地,还包括板条支架8和板条支架板9,其中所述主动轴2固定在所述板条支架8上,所述板条支架8通过所述板条支架板9固定设置在辊道炉外壁上。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输出轴上的链轮11与所述主动轴2之间通过多个链轮11依次传动。

优选地,所述辊棒1为柱状,其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主动轴头21和/或所述从动轴头51的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所述第二弹性组件7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辊棒1为空心辊棒1。

优选地,所述辊棒1为不锈钢辊棒1,适用于400℃以下的高温环境。

优选地,所述辊棒1为氧化铝辊棒1,适用于400℃-1200℃的高温环境。

优选地,所述辊棒1为碳化硅辊棒1,适用于1200℃以上的高温环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所述空心辊棒1两端通过两个轴承支撑于轴架上,辊棒1一端的轴承为主动轴2,主动轴2与驱动机构10连接,主动轴2插入空心辊棒1内并与空心辊棒1固定,辊棒1另一端的轴承为从动轴5,从动轴5插入空心辊棒1并与空心辊棒1连接。所述主动轴2及从动端轴与支撑轴架间都设有高温轴承,二者与高温轴承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所述的辊道炉辊棒1的双弹簧驱动结构,主动轴2及从动轴5均设在空心辊棒1内,并在两端与空心辊棒1之间各装有弹簧。这样驱动机构10带动链轮11或齿轮转动,从而将转动传到主动轴2上,而主动轴2与辊棒1通过弹簧联接,通过与弹簧接触,又将主动轴2的转动传给辊棒1,从而带动辊棒1转动,实现辊棒1连续、均匀运动。即空心辊棒1与驱动机构10不直接连接,当出现传动异常时,可以有效保证辊轴打转而非卡死,防止出现异常和设备受损。而且即使辊棒在高温下要膨胀伸长,弹簧也可以吸收此膨胀量。并且由于辊棒不是硬连接的驱动方式,也不会造成辊棒在轴向受力别劲。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