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放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447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旁路放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旁路放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回转窑进行垃圾焚烧的工艺中,由于垃圾焚烧后的烟气内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和硫离子,若不进行处理,这种有害气体将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这种含有大量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烟气进入后续的预热器中,还会造成预热器的堵塞。因此,对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热烟气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旁路放风装置,将回转窑烟气室内的烟气引入到旁路放风装置内,将大部分的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烟气处理掉。

技术方案:

一种旁路放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室接管、内筒、外筒和切向进风装置,其中所述烟室接管为空腔结构,所述烟室接管的进风口用于固定在回转窑的烟室的壁上,并通过烟室的壁与烟室内部相连通,烟室接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外筒的下端口密封地相连通,所述内筒置于所述外筒内部使得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内筒的上端口和外筒的上端口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内筒的下端口和外筒的下端口之间为环形开口端,所述环形空间通过所述环形开口端、烟室接管的出风口与所述烟室接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切向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筒的靠近上端口的外侧面,所述切向进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外筒的进风口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

所述内筒下端口到所述烟室接管的进风口之间沿烟室接管轴向上的长度为800mm-1500mm。

所述内筒下端口到所述烟室接管的进风口之间沿烟室接管轴向上的长度为900mm-1200mm。

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所述内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筒的横截面为二心不等径圆形或三心不等径圆形,其中在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从靠近外筒进风口沿切向进风装置提供的冷却风的行进风向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距离变小。

所述内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筒的横截面为四心不等径圆形,其中在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从靠近外筒进风口沿切向进风装置提供的冷却风的行进风向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距离变小。

所述外筒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外筒的进风口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的2.5-3.5倍。

所述烟室接管的空腔结构包括一体连通的小圆柱段和锥面段和大圆柱段,其中小圆柱段靠近所述烟室的壁设置,所述小圆柱段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内筒的横截面直径,所述锥面段的下端口与所述小圆柱段的上端口固定相连通,所述锥面段的上端口与所述大圆柱段的下端口固定相连通,所述大圆柱段的上端口与所述外筒的下端口固定相连通,所述大圆柱段的上端口为所述烟室接管的出风口。

还包括出气口朝向所述烟室接管的内腔的空气炮。

还包括出口与所述烟室接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捅料管。

所述烟室接管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呈的夹角大于物料的堆积角且小于或等于70度,所述物料为烟室接管内热烟气骤冷形成的大颗粒。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旁路放风装置,将回转窑烟室内的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高温有害气体在进入预热器前部分放出,减少氯离子等有害成分在预热器内循环富集,避免了预热器的堵塞,同时避免了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高温有害气体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引出的高温气体还可作为热源使用或者制备肥料或者工业原料。

其中,内筒下端口到烟室接管的进风口(固定烟室接管的烟室的壁)之间沿烟室接管轴向上的长度为800mm-1500mm,优选地,内筒下端口到烟室接管的进风口(固定烟室接管的烟室的壁)之间沿烟室接管轴向上的长度为900mm-1200mm。若长度太长,高温烟气没有被快速冷却,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结皮;若长度过短,从环形空间引入的冷风将进入到烟室。

其中,内筒横截面为圆形,外筒横截面为圆形(等径圆形),二心不等径圆形、三心不等径圆形或四心不等径圆形。被引入到环形空间的冷却风在环形空间内沿周向旋转从环形开口端排出。采用横截面为不等径圆形的环形空间,冷却气体的流速发生变化。采用二心不等径、三心不等径和四心不等径的外筒相比于采用等径圆形的外筒,环形通道在其横截面上沿冷却风的行进方向逐渐变窄,减少了设备本身的压损。而采用四心不等径的外筒相比于采用二心和三心不等径的外筒,气体在环形空间内流动更加顺畅,有效降低了设备本身的阻力。

其中,所述外筒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为所述外筒进风口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的2.5-3.5倍。进入到环形空间内的冷却气体绕轴线大约旋转3个圆周,气体切向进入环形空间内,形成旋流状态,保证冷气体对内筒的及时冷却和与热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内筒。若圈数过少,没有形成稳定的旋流;若圈数过多,增加了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三圈左右则刚好形成稳定的旋流,并与热气体进行充分混合且兼顾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空气炮和捅料管,当烟室接管的内腔发生堵塞时,利用空气炮和捅料管消除结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旁路放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位于A-A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示例如下:

1-烟室接管,1-1-小圆柱段,1-2-锥面段,1-3-大圆柱段,2-外筒,3-内筒,4-切向进风装置,5-第一法兰,6-第二法兰,7-空气炮,8-捅料管,9-烟室的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旁路放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旁路放风装置包括烟室接管1、外筒2、内筒3和切向进风装置4。其中,烟室接管1为空腔结构,烟室接管1的进风口用于固定在回转窑的烟室的壁9上,并通过烟室的壁9与烟室内部相连通,烟室接管1的出风口与外筒2的下端口密封地相连通,内筒3置于外筒2内部使得内筒3和外筒2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内筒3的上端口和外筒2的上端口之间密封连接,内筒3的下端口和外筒2的下端口之间为环形开口端,所述环形空间通过所述环形开口端、烟室接管的出风口与烟室接管1的内腔相连通,切向进风装置4设置在外筒2的靠近上端口的外侧面,所述切向进风装置的出风口(未示出)通过外筒的进风口(未示出)与环形空间相连通。

切向进风装置4提供的冷却风通过其出风口4-1、外筒的进风口2-1进入到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旋转下降(冷却内筒3),从环形开口端排出并在烟室接管1内与从烟室引出的高温烟气相遇并充分混合后,含有小颗粒(含有高浓度氯离子和硫离子)的气体从内筒3下端口进入内筒3并从内筒3的上端口排出进入后续工艺设备,高温烟气和冷却气体相遇骤冷形成的大颗粒(含有低浓度氯离子和硫离子)从烟室接管1的腔体回落至烟室内部。

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筒3下端口到烟室接管1的进风口(固定烟室接管1的烟室的壁9)之间沿烟室接管1轴向上的长度为800mm-1500mm;进一步优选地,内筒3下端口到烟室接管1的进风口(固定烟室接管1的烟室的壁9)之间沿烟室接管1轴向上的长度为900mm-1200mm。若长度太长,高温烟气没有被快速冷却,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结皮;若长度过短,从环形空间引入的冷风将进入到烟室。

在本实施例中,内筒3的横截面为圆形(等径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等径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二心不等径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三心不等径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四心不等径圆形(见图2,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当内筒3、外筒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时,形成的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内筒3和外筒2之间的距离相等,冷却气体在绕环形空间旋转下降时,流速基本不变。当内筒3的横截面为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为二心、三心不等径圆形时,在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从靠近外筒的进风口沿切向进风装置4提供的冷却风的行进风向内筒3和外筒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内筒3的横截面为圆形、外筒2的横截面为四心不等径圆形时,在环形空间的横截面上,从靠近外筒的进风口沿切向进风装置4提供的冷却风的行进风向内筒3和外筒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采用二心不等径、三心不等径和四心不等径的外筒2相比于采用等径圆形的外筒2,环形通道在其横截面上沿冷却风的行进方向逐渐变窄,减少了设备本身的压损。而采用四心不等径的外筒2相比于采用二心和三心不等径的外筒2,气体在环形空间内流动更加顺畅,有效地降低了设备本身的阻力。

如图1所示,外筒2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为外筒的进风口沿内筒轴向上的长度的2.5-3.5倍。这样,进入到环形空间内的冷却气体绕轴线大约旋转3个圆周,气体切向进入环形空间内,形成旋流状态,保证冷气体对内筒的及时冷却和与热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内筒。若圈数过少,没有形成稳定的旋流;若圈数过多,增加了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三圈左右则刚好形成稳定的旋流,并与热气体进行充分混合且兼顾经济成本。

优选地,烟室接管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一体浇铸件,其空腔结构包括相连通的小圆柱段1-1和锥面段1-2和大圆柱段1-3,其中小圆柱段1-1靠近烟室的壁9设置,小圆柱段1-1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筒3的横截面直径,锥面段1-2的下端口与小圆柱段1-1的上端口固定相连通,锥面段1-2的上端口与大圆柱段1-3的下端口固定相连通,大圆柱段1-3的上端口(即为烟室接管1的出风口)与外筒2的下端口固定相连通。外筒2通过第一法兰5密封地固定在烟室接管1的上端。由于烟室接管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浇铸件,烟室接管1和外筒2之间形成一环形台阶。在环形台阶周向固定有若干其出气口朝向烟室接管1的内腔的空气炮7,用于消除烟室接管1的内腔内的结皮以避免堵塞。另外,烟室接管1还设置有捅料管8,捅料管8相对于空气炮7更靠近烟室的壁9设置,捅料管8的出口与烟室接管1的内腔相连通,用于工人通过捅料管消除结皮避免堵塞。

其中,内筒3的上端口和外筒2的上端口之间通过第二法兰6固定连接,起到固定内筒3和密封的作用。在靠近内筒3和外筒2的下端口的内筒3和外筒2之间还可以设置用于支撑内筒3的支撑件(图中未示出,为优选情况)。

另外,烟室接管1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呈的夹角大于物料的堆积角且小于或等于70度,所述物料为烟室接管1内热烟气骤冷形成的大颗粒,这样,形成的大颗粒可以顺利返回烟室。当焚烧垃圾时,烟室接管1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呈的夹角可为,例如: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或40度-70度间任意角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