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41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在尾部没有移动摆架,对于热胀冷缩所造成的台车间隙,无法实现摆架式烧结机可依靠移动摆架及配重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台车进入机尾弯道后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前方台车滑动。

现有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中,两套直流调速装置之间的协调控制既有关联又相互制约,台车阻尼直流调速器通过预先制定的台车阻尼器给定模型固定工作,高速或低速时烧结机直流调速器运行不稳定,速度失真,从而进一步影响台车不能规则地进入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导致台车在弯道式台车轨道上的尾部弯道处形成很大冲程缝隙或尾部没有冲程缝隙,进而引起台车之间碰撞,严重时极易发生机械事故和烧结机大星轮驱动电机过流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易引起台车之间碰撞或起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烧结机调速器,烧结机驱动电机,台车阻尼调速器,台车阻尼驱动电机,冲程间隙测量组件;所述冲程间隙测量组件设置在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所述冲程间隙测量组件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所述烧结机调速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烧结机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台车阻尼调速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台车阻尼驱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时,所述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包括弯道式台车轨道、设置在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上的多个台车、设置在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上的烧结机星轮组件和阻尼星轮组件;

所述冲程间隙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上的位于所述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

优选的,所述冲程间隙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光幕发射器,第一光幕接收器;

所述第一光幕发射器与所述第一光幕接收器分别置于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冲程间隙测量组件还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一下安装支架;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的轨道外侧,所述第一光幕发射器固定在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弯道式台车轨道的轨道内侧,所述第一光幕接收器固定在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幕发射器正对所述第一光幕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在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设置了与控制器连接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而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又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从而控制器能够根据冲程间隙测量组件测量到的冲程间隙调整对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给定值。台车阻尼调速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台车阻尼驱动电机连接,从而跟踪冲程间隙对阻尼星轮组件进行调速,使台车轨道上尾部弯道处冲程间隙一直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能够避免台车轨道上的尾部弯道处冲程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避免了在台车轨道上的台车之间发生碰撞或起拱的机械事故。也避免了烧结机驱动电机过流故障,进而提高了烧结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进一步,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从而控制器能够根据台车阻尼驱动电机反馈的电机实际转速更准确调控台车阻尼驱动电机,以更准确调控尾部弯道处的冲程间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冲程间隙测量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冲程间隙测量组件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烧结机调速器2,烧结机驱动电机3,台车阻尼调速器4,台车阻尼驱动电机5和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

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设置在烧结机的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端与烧结机调速器2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端与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烧结机调速器2的控制输出端与烧结机驱动电机3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控制输出端与台车阻尼驱动电机5连接。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能检测到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参考图2中“b”位置处)所产生的冲程间隙给控制器1,则控制器1根据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检测的冲程间隙调整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速度给定值,从而实现了台车阻尼驱动电机5自动跟踪调速,以消除了台车轨道的机尾弯道处(参考图2所示的“a”位置处)冲程间隙过大或过小。

具体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的检测信号为模拟量,则控制器1的第一输入端为控制器1的模拟输入口。

具体的,烧结机调速器2的控制输出端为电枢控制端。

具体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为光幕传感组件。在具体应用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或其他会产生不稳定冲程间隙的烧结机上。

下面参考图2所示,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2所示,平推固定弯道式烧结机包括弯道式台车轨道7、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上的多个台车8、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上的烧结机星轮组件9和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上的阻尼星轮组件10。其中,烧结机星轮组件9包括烧结机大星轮9-1与烧结机星轮制动器9-2,烧结机大星轮9-1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前端弯道内,烧结机星轮制动器9-2装配在烧结机大星轮9-1上,阻尼星轮组件10包括阻尼星轮10-1和阻尼星轮制动器10-2,阻尼星轮10-1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下轨道平面的内侧,阻尼星轮制动器10-2装配在阻尼星轮10-1上。

进一步,烧结机调速器2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具体的,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为控制器1的不同IO口。

参考图2所示,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参考图2中“b”位置处)。参考图3所示,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包括:第一光幕发射器61和第一光幕接收器62。第一光幕发射器61与第一光幕接收器62分别设置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两侧。比如:第一光幕发射器61设置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内侧,第一光幕接收器62则设置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外侧。又比如:第一光幕发射器61设置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外侧,第一光幕接收器62则设置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内侧。

如图4所示,某个台车8运行至第一光幕接收器62和第一光幕发射器61之间时,圆轮8-1会阻挡一部分第一光幕发射器61发出的光线而不能射到第一光幕发射器61上。第一光幕发射器61识别被挡通道发出的光线脉冲,而第一光幕接收器62寻找被挡通道发出的光脉冲,当再找到被挡通道发出的光脉冲后即完成一个通道的扫描,则第一光幕接收器62输出一个模拟量信号给控制器1。

进一步,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还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架63和第一下安装支架64。第一上安装支架63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外侧,第一光幕发射器61固定在第一上安装支架63上;第一下安装支架64设置在弯道式台车轨道的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9的台车入口处的冲程段的轨道内侧,第一光幕接收器62固定在第一下安装支架64上。具体的,第一光幕发射器61正对第一光幕接收器62,保证在没有台车8位于第一光幕接收器62和第一光幕发射器61之间时,第一光幕接收器62发出的光线正好入射到第一光幕接收器62上。

如图2所示,烧结机星轮组件9和阻尼星轮组件10之间必然存在速度关联,其中,烧结机大星轮9-1的速度给定值x;阻尼星轮10-1的速度给定值y,烧结机大星轮9-1与阻尼星轮10-1的速度比例系数A1、基准常数A2。下面以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机尾弯道处(参考图2中“a”位置处)的冲程间隙的调控范围设定50~100mm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y=A1*x+A2+Δ,Δ为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向控制器1发送的表征所检测冲程间隙的模拟量。当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测量的冲程间隙(即图2所示的“b”)小于50mm时,Δ为负值,表明“b”位置处的冲程间隙有缩小至零的趋势,控制器1减小给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速度给定值,使阻尼星轮10-1速度变慢,则台车8释放时间延长,则“b”位置处距离拉长,“a”位置处距离缩短,从而消除“a”位置处的过大冲程间隙。当测量“b”位置处冲程间隙大于350mm时,表明“b”位置处冲程有扩大的趋势,控制器1增加台车阻尼调速器4的速度给定值,使阻尼星轮10-1速度变快,台车8释放时间缩短,则“b”位置处距离缩短,“a”位置处距离拉长,从而消除“a”位置处的过小冲程间隙。

由于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长度为一个固定值,正常生产时单个台车8的膨胀量变化值很小,台车间隙总量可以忽略不计,冲程间隙一般出现在弯道式台车轨道7的尾部弯道处(参考图2中“a”位置处)和位于烧结机星轮组件9入口口处的冲程段(参考图2中“b”位置处)。通过设置在烧结机星轮组件9入口处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测量烧结机星轮组件9入口处的冲程间隙计算尾部弯道上的冲程间隙,可以避免如安装在尾部弯道处因环境比较恶劣、粉尘大、烧结矿料温高等这些工矿条件影响冲程间隙测量组件6的安装与运行可靠性。

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显示设备11,显示设备11的信号接收端与控制器1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烧结机星轮组件的台车入口处设置了与控制器连接的冲程间隙测量组件,而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给定输入端又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从而控制器能够根据冲程间隙测量组件测量到的冲程间隙调整对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给定值。烧结机调速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烧结机驱动电机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台车阻尼驱动电机连接,从而跟踪冲程间隙对阻尼星轮组件进行调速,使台车轨道上尾部弯道处冲程间隙一直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能够避免台车轨道上的尾部弯道处冲程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避免了在台车轨道上的台车之间发生碰撞或起拱的机械事故。也避免了烧结机驱动电机过流故障,进而提高了烧结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进一步,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烧结机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台车阻尼调速器的速度反馈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从而控制器能够根据台车阻尼驱动电机反馈的电机实际转速更准确调控台车阻尼驱动电机,以更准确调控尾部弯道处的冲程间隙。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