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泵式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474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无泵式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加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泵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饮用水加热装置是一种对水进行加热,如:即热式,用户等待时间较短,即可提供所需开水的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主机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坐设于主机的一侧,储水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安装有单向阀,储水容器通过出水口与主机的进水口连接,主机上设置有与进水口连接的水泵,主机进水时,启动水泵,将储水容器内的水由底部的出水口经主机进水口抽入;但是,上述传统结构的饮用水加热装置,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主机内设置有水泵,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工作时又产生较大噪音,对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制约;(2)主机内连接进水口的综合水箱(或综合水箱),其水位过低或过高时,不能直接控制进水阀机构增加或减小供水量,其自动化程度不足,给用户使用造成一定不便;(3)进水阀机构由于与主机为分离式可拆连接,故此,(外部)进水阀机构很难增设电动器件(如:进水电动阀),以配合主机的智能化电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功能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主机免使用水泵,降低成本的同时工作噪音极低,又可配合主机的电动控制,使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智能化控制和功能扩展的饮用水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泵式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综合水箱,综合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加热装置,所述综合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还包括有水位控制机构和进水阀机构,水位控制机构设置在综合水箱内,综合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阀机构,所述进水阀机构包括水路、进水阀和进水阀导电端,进水阀设置在水路上、用于控制水路与综合水箱的进水口之间的通断,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上对应的主机导电端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以便主机通过水位控制机构实时监测综合水箱内的水位情况而自动控制进水阀工作;此款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主机,根据水位控制机构监测综合水箱内的水位情况,而自动控制进水阀工作,使综合水箱内保持设定水位(水量),而且,由于整个主机,无需使用水泵,既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又使主机工作时噪音极低,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更有的是,由于(外部)进水阀机构设置有进水阀,使进水阀机构与主机之间,通过配合其进水阀导电端和对应的主机导电端的接触和电性连接配合,实现主机与进水阀机构之间的电动连接控制,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功能扩展功能,而且,整款结构简单、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综合水箱为平衡水箱,所述水路为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口,进水阀安装在出口上,储水箱坐于主机的上部、且出口连接综合水箱的进水口,进水阀控制储水箱与综合水箱之间的通断,再有,储水箱的出口高于综合水箱的进水口的水位高度;这样,通过将综合水箱设置为平衡水箱,用户饮用水之后,管道加热器的水位下降,平衡水箱及时补水,同时进水阀及时对平衡水箱补水,以使平衡水箱内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水位)平衡状态,既保证出水温度稳定、又提高产品工作的稳定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储水箱底部、且靠近进水阀位置设置有进水阀导电端,主机上部对应进水阀导电端位置设置有主机导电端,储水箱坐于主机上部,其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导电端插接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这里通过设置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的主机导电端的插接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使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即:主机可以控制进水阀,使进水阀机构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如:在进水阀机构上增设水质采集器,可通过这样的导电端输出到主机,因此,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扩展功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水路为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为进水管入口,另一端为进水管出口,进水阀安装在进水管上,进水管出口连通进水阀,进水阀控制进水管与综合水箱之间的通断;这样,可使进水管直接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使主机的使用更为方便、简易。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进水管还连接有管线机。通过设置有管线机,管线机增大自来水的水压,保证自来水能够流入综合水箱内,提高进水阀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上、且靠近进水阀位置设置有进水阀导电端,主机上部对应进水阀导电端位置设置有主机导电端,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导电端插接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这里通过设置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的主机导电端的插接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使进水阀导电端与主机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即:主机可以控制进水阀,使进水阀机构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如:在进水阀机构上增设水质采集器,可通过这样的导电端输出到主机,因此,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扩展功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综合水箱是顶部为敞开口,敞开口上设置有盖板,进水口设置在盖板上,避免综合水箱内的水容易受到污染。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进水阀和水位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水位控制机构是随综合水箱内的水位升降而升降的浮球组件,水位控制机构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进水口内置有过滤网罩,通过设置有过滤网罩,储水箱的水经过滤才流入主机进行加热处理,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及其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饮用水加热装置,通过主机,根据水位控制机构监测综合水箱内的水位情况,而自动控制进水阀工作,使综合水箱内保持设定水位(水量),而且,由于整个主机,无需使用水泵,既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又使主机工作时噪音极低,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2)更有的是,由于(外部)进水阀机构设置有进水阀,使进水阀机构与主机之间,通过配合其进水阀导电端和对应的主机导电端的接触和电性连接配合,实现主机与进水阀机构之间的电动连接控制,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功能扩展功能,而且,整款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用水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示图。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机和储水箱分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水流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结合图1到图4所示,一种无泵式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主机1和进水阀机构2,主机1和进水阀机构2组合成饮用水加热装置。

所述主机1包括综合水箱11、加热装置12、水位控制机构13、主机导电端14和控制电路板15。所述综合水箱11设置在主机1的上部位置,综合水箱11顶部为敞开体,敞开体设置有盖板16,盖板16开有进水口17,进水口17内置有过滤网罩18,盖板16覆盖在综合水箱11的敞开体上,进水口17连通综合水箱11。

所述水位控制机构13为浮球组件,水位控制机构13设置在综合水箱11内随水位升降,所述加热装置12设置在主机1内位于综合水箱11一侧,加热装置12接通综合水箱11的出水口19,加热装置12和综合水箱11连通。

所述主机导电端14设置在主机1的上部位置,控制电路板15设置在主机1的下部位置,主机导电端14、控制电路板15、加热装置12和水位控制机构13电性连接。

所述进水阀机构2包括进水阀21和水路A。所述水路A为储水箱22,所述进水阀21为进水电磁阀,进水阀21包括进水阀导电端213、磁力浮球211和电磁线圈212。

所述进水阀导电端213设置在储水箱22底部,且进水阀导电端213的位置和主机导电端1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磁力浮球211设置在进水阀21内腔,电磁线圈212设置在进水阀出水口214位置,电磁线圈和进水阀导电端电性连接。

所述储水箱22底部位置设有出口23,所述进水阀21置于储水箱22内腔,进水阀出水口214伸入储水箱22的出口23内,进水阀21牢固安装在储水箱22的出口23上。

所述主机1和储水箱22可分拆,储水箱22坐于主机1上部位置时,储水箱22的出口23位于主机1的进水口17上方,进水阀出水口214接通主机1的进水口17,同时储水箱22的进水阀导电端213和主机1的主机导电端14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

工作原理:用户饮用水时,综合水箱11的水位将下降,水位控制机构13随综合水箱11内的水位下降而下降,当水位下降至缺水值时,水位控制机构13发出信号至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接通进水阀21电源,进水阀21的电磁线圈212产生磁力,电磁线圈212产生的磁力和磁力浮球211的磁力相斥,磁力浮球211上升,打开进水阀出水口214,储水箱22内的水沿排水阀21流入综合水箱11内,以使综合水箱11的水位上升、并恢复至正常设定水位值,从而实现自动补水作用。

当综合水箱11的水位恢复至设定值时,水位控制机构13发出信号至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切断进水阀21的电源,进水阀21的磁力浮球211在水压及重力作用下,磁力浮球211抵靠在进水阀出水口214,堵塞(关闭)进水阀出水口214,储水箱21内的水无法流出。

当储水箱22缺水时,综合水箱11的水位下降至严重缺水时,水位控制机构13发出信号至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断开加热装置12的电源,避免饮用水加热装置干烧,可通过诸如:声音或提示灯等,提醒用户对储水箱22进行加水操作。

实施例二,结合图5到图6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的进水阀机构2包括水路A、管线机101和进水阀21。所述水路A为进水管100,进水管100依次连通管线机101和进水阀21,进水管入口102连通自来水管,进水管出口103连通进水阀21。

所述进水阀21为进水电磁阀,进水阀21包括进水阀导电端213、磁力浮球211和电磁线圈212,所述进水导电端213设置在靠近进水阀21的进水管100上,且进水导电端213的位置和主机导电端1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磁力浮球211设置在进水阀21内腔,电磁线圈212设置在进水阀出水口214位置,电磁线圈212和进水阀导电端213电性连接。

当进水阀机构2坐于主机1上部位置时,进水阀出水口214接通主机1的进水口17,同时进水阀21的进水阀导电端213和主机1的主机导电端14接触、且电性连接配合,主机1的水位控制机构13监测综合水箱11的水位变化,发出信号至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控制进水阀21的启闭,从而实现饮用水加热装置的自动补水功能。

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实施例二是通过水管100接驳自来水管路,用户无需对进水阀机构2进行补水操作,可以利用自来水流动特点自行补水,而且水管100连接有管线机101,管线机101增大自来水的水压,以使自来水能够流入综合水箱11,实现饮用水加热装置的自动补水功能,大大提高饮用水加热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的进水阀机构,其出水嘴(与综合水箱连接)可以是传统的下弯管状,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