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提升烘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97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提升烘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毯烘干背胶的烘房,特别涉及一种自提升烘房。



背景技术:

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覆盖于地面上,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效果。地毯分为簇绒和针刺二大类。簇绒地毯主要是由高速簇绒机的刺针和套口机,将地毯毛纱镶入丙纶底布中,形成一定高度的毛圈层,或切割成短绒状的面层。针刺地毯是应用具有前叉的刺针,通过上下运动,使己梳理铺网的纤维相互缠结而制得,并由花色针刺机针刺出几何图案的花纹。这二种地毯都必须应用粘合剂进行背面涂复,该工艺通称为地毯上胶。地毯上胶后,烘干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快速充分烘干对整个地毯生产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现有的自动化烘房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10225865.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自动化烘房,包括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主体框架、安装于主体框架上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风叶,在主体框架四周安装有进气管,在进气管处设置有散热片,在风叶下方安装有横杆,横杆上设有多个挂毯架。

但是即使不提将挂毯架提起的人力成本,一些在加工工艺中产生的大型地毯(如6m ×25m,在后续工序中可以根据需求裁切,再封边)也难以用人力提起,因此需要在进行通过机器挂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将地毯拉起的自提升烘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提升烘房,包括屋体、供地毯进入的屋门、支撑屋顶的横梁,屋体内铺设有散热管并放置有挂毯架,屋体连接有提升挂毯架一端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包括一端与挂毯架一侧固接的钢丝绳以及卷起钢丝索并将挂毯架一侧拉起的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器利用钢丝绳将挂毯拉起,从而将挂毯架一一拉起,将挂毯架竖立在屋体内,散热管对挂毯架上的地毯进行加热,从而烘干地毯。

较佳的,挂毯架下端与地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拉起挂毯架过程中,挂毯架下端始终与地面抵接,减少钢丝绳的负载,便于驱动器将挂毯架拉起。

较佳的,横梁沿长度方向固接有多个垫杆,垫杆与地面架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梁;支撑梁一端与地面抵接,另一端压在垫杆上;挂毯架靠在支撑梁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挂毯架分别靠在支撑梁上,从而将挂毯架均匀放置在屋体内,并使得相邻的挂毯架留有供热空气流通的间隙,保证地毯的烘干效果。

较佳的,支撑梁下端铰接有挂钩,挂毯架下端固接有供挂钩挂接的弯钩;弯钩、支撑梁以及挂毯架成三角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三角形设置的弯钩、支撑梁以及挂毯架,保证挂毯架安装的稳固,防止挂毯架从支撑梁上滑落。

较佳的,提升装置还包括供钢丝绳绕过的滚轮,横梁上固接有供滚轮滚动的滑道;滚轮固接有带动滚轮在滑道上滑移的固定绳,屋体在安装驱动器另一侧设有缠绕固定绳的卷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卷筒调整滚轮的位置,使所有滚轮与位于同一行的垫杆相对应,用手固定卷筒,利用驱动器将挂毯架沿架设好的支撑梁拉起,固接弯钩、稳固挂毯架;然后转动卷筒,使滚轮与下一个垫杆对应好,反复上述过程,从而将挂毯架一一固定。

较佳的,屋体内固接有供卷筒转动的支撑座,支撑座设有固定转筒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组件固定卷筒,保证卷筒在驱动器启动时,与滑道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便于驱动器将挂毯架拉起,节省了人力。

较佳的,固定组件包括与卷筒同轴固接的棘轮、与棘轮啮合的棘爪以及驱动棘爪一端抵接棘轮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棘轮抵接棘轮,张紧固定绳,从而固定滚轮。

较佳的,钢丝绳与挂毯架连接一端固接有勾起挂毯架的吊钩,挂毯架固接有供吊钩钩起的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吊钩先后插入挂毯架的吊环,从而使驱动器先后将挂毯架拉起,并靠在支撑梁上。

较佳的,散热管铺设在屋体四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挂毯架放置在地面上,地面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载,尤其是6m ×25m的挂毯架时,因此采用将散热管铺设在地面上、再在散热管上铺设网板的技术方式是不合适的,因为网板的强度不足,长时间使用会被压损,于是将散热管铺设在屋体四周。

较佳的,挂毯架固接有加强筋,加强筋沿挂毯架长度方向跨设有多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筋共同加强挂毯架的强度,防止挂毯架因过长而无法承受自身重力而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卷筒调整得定滚轮位置,利用驱动器驱动吊钩将挂毯架靠在支撑梁上;而弯钩、支撑梁以及挂毯架呈三角形稳固结构,保证挂毯架稳定靠在支撑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屋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梁与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挂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管、提升装置、调整装置以及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卷扬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吊钩安装示意图;

图7是滚轮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8是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固定组价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拉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定滑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13是挂钩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体;11、屋门;12、方槽;13、屋顶;14、散热管;15、安装架;16、支架;161、底座;162、通孔;2、横梁;21、定滑轮;3、挂毯架;31、框架;32、限位刺;321、地毯;33、加强筋;34、吊环;35、弯钩;4、提升装置;41、吊钩;42、卷扬机;421、电动机;422、卷扬筒;4221、主体;4222T、挡板;43、钢丝绳;44、滚轮;441、环形槽;5、调整装置;51、滑道;511、通槽;52、固定组件;521、棘轮机构;5211、棘轮;5212、棘爪;52121、安装柱;521211、开孔;5213、拉簧;522、卷筒;523、固定绳;6、支撑座;61、转动轴;611、转动把手;62、固定环;7、轮架;71、端板;72、侧板;721、安装孔;73、固定轴;8、固定装置;81、垫杆;82、支撑梁;821、方槽;822、挂钩;8221、套环部;8222、挂钩部;8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自提升烘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屋体1和挂毯架3。

屋体1正面开有供人与挂毯架3出的屋门11,屋门11与屋体1滑移连接。屋体1顶面上沿长度方向跨设有三角状的横梁2,屋体1上开有供横梁2两端插入的方槽82112,从而固定横梁2;横梁2上铺设有保温板,从而形成封闭屋体1顶面的屋顶13;结合图3所示,屋体1四周的壁面上铺设有散热管14。关于屋体1具体的建造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挂毯架3包括长方形框架31以及位于框架31一侧、沿法向焊接的限位刺32。上胶完成的地毯321四边均被限位刺32贯穿,从而地毯321被蒙在挂毯架3一侧。为保证框架31的强度,框架31在焊接限位刺32的另一侧焊接有加强筋33,加强筋33沿挂毯架3长度方向跨设有多根。框架31顶面上还焊接有吊环34。

结合图4所示,屋体1内安装有利用吊钩41将挂毯架3一端拉起的提升装置4、调整吊钩41位置的调整装置5以及固定被拉起挂毯架3的固定装置8。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提升装置4包括通过吊环34将挂毯架3拉起的吊钩41、驱动吊钩41升降的卷扬机42以及连接卷扬机42与吊钩41的钢丝绳43。

卷扬机42包括电动机421以及连接在电动机421上的卷扬筒422。

电动机421通过安装架15固定在屋体1一侧。安装架15与屋体1侧面螺栓连接,而后电动机421又与安装架15螺栓连接,从而将电动机421架设到与横梁2底面等高的地方。

卷筒522包括与电动机4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的主体4221以及沿转轴部周向设置的挡板4222。主体4221呈圆柱状并通过支架16架设在电动一侧。支架16位于主体4221两端,其一端铸造有底座161,底座161螺栓连接在屋体1侧壁上;支架16另一端开有供主体4221贯穿的通孔162,从而主体4221在电动机421的带动下转动。挡板4222截面成环形,从而套设在主体4221外并与主体4221焊接。主体4221在每个横梁2两侧各焊接两块挡板4222,从而形成供钢丝绳43缠绕的部分。

钢丝绳43另一端穿过吊钩41的圆孔,并通过铝套固定,从而将吊钩41固定在钢丝绳43上,关于铝套与吊钩41的具体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结合图7所示,提升装置4还包括受调整装置5控制的滚轮44,滚轮44的周面开有供钢丝绳43绕过的环形槽441,从而将卷扬筒422水平伸出的钢丝绳43改为竖直下垂,相应的,也使吊钩41竖直升降。

调整装置5包括供滚轮44滚动的滑道51以及将滚轮44固定在滑道51上的固定组件52。

结合图6至图8所示,滑道51成空心长方体状并水平的焊接在每一根横梁2上,并从卷扬筒422伸出的钢丝绳43位置对齐;滑道51底面沿长度方向开有通槽511。滚轮44放置在滑道51底面上,通槽511与环形槽441相对应,从而钢丝绳43从滑道51一端伸入滑道51,再通过环形槽441绕过滚轮44,从通槽511伸出滑道51,使吊钩41垂在滑道51下方。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固定组件52包括棘轮机构521、受棘轮机构521控制的卷筒522以及缠绕在卷筒522上的固定绳523,固定绳523从远离卷扬机42一侧拉住滚轮44,平衡滚轮44受到吊钩41及其吊物的重力,从而固定滚轮44。

卷筒522安装在固定地面上的支撑座6,支撑座6位于屋体1远离卷扬机42一侧,并螺栓连接地面上。支撑座6通过转动轴61与卷筒522转动连接。转动轴61中部与卷筒522同轴设置并相互焊接,其两端架设在支撑座6侧面间,且一端贯穿支撑座6后焊接有转动把手611。

棘轮机构521包括与转动轴61键连接的棘轮5211、与棘轮5211配合的棘爪5212以及驱动棘爪5212啮合棘轮5211的拉簧5213。棘爪5212与棘轮5211啮合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座6内侧上,而在棘爪5212与棘轮5211啮合一端沿法向焊接有安装柱52121。安装柱52121周面上开有供拉簧5213一端挂接的开孔521211,而支撑座6在过孔的正下方焊接有供拉簧5213另一端挂接的固定环62。由于拉簧5213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从而使棘爪5212卡在棘轮5211的单向齿间。由于棘爪5212对棘轮5211的抵接力与钢丝绳43的拉力相抵消,从而固定滚轮44。

结合图4和图11所示,由于固定组件52安装在地面上,横梁2还在支撑座6的正上方安装有定滑轮21,固定绳523绕过定滑轮21后伸入滑道51中。

回看图7,固定绳523通过轮架7与滚轮44连接,轮架7包括与固定绳523焊接的端板71以及焊接在端板71两侧的侧板72,侧板72间跨设有固定轴73,固定轴73贯穿滚轮44后,其两端与侧板72上的安装孔721过盈配合。

如图12所示,固定装置8包括沿横梁2长度方向焊接在横梁2侧面上的多个垫杆81以及靠在垫杆81上的支撑梁82。支撑梁82一端与地面抵接,另一端压在垫杆81上,从而支撑梁82倾斜地靠在垫杆81上。挂毯架3靠在支撑梁82上端,挂毯架382下端通过挂钩822与支撑梁82固定。

如图13所示,挂钩822由一根钢杆弯折而成,一端形成套环部8221,另一端形成有挂钩822部。支撑梁82下端开有方槽82112,方槽82112间跨设与方槽82112侧壁焊接的固定杆823,固定杆823套设在套环部8221内,从而挂钩822与支撑梁82铰接。而挂毯架3下端焊接有供挂钩822挂接的弯钩35;弯钩35、支撑梁82以及挂毯架3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将挂毯架3固定。

提升过程如下:通过卷筒522调整滚轮44在的位置,使滚轮44与位于同一行的垫杆81相对应,棘轮机构521固定卷筒522;启动卷扬机42,将挂毯架3沿架设好的支撑梁82拉起,固接弯钩35、稳固挂毯架3;然后转动卷筒522,使滚轮44与下一个垫杆81对应好,反复上述过程,从而将挂毯架3一一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