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55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419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混能装置,其通过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回水和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之间的分离,保证锅炉抽取到的回水是低温的,实现了锅炉对回水进行大温差加热,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更加节能环保;在内筒体上设置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间隙,实现了回水和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之间的混合,保证了总供水管的出水温度符合供热要求;内筒体上设置的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间隙,还实现了回水的自动分配,即一部分通过锅炉进水管进入锅炉加热,另一部分通过间隙进入第二腔体与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进行混合,实现了该混能装置内部的压力平衡。但是这种结构的混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该混能装置在供热装置中安装时是横置的,且该混能装置上连接了很多的管线,所以非常占用空间;另外,横置的混能装置放置在供热装置中,加上复杂的管线连接,使得供热装置内部结构非常混乱,影响美观,不利用维修;同时,该混能装置不具备沉降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引起锅炉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混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水平放置占用空间、安装管线混乱、影响美观、不利于维修、不具备沉降和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锅炉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包括罐体、回水管、总供水管、锅炉进水管、锅炉出水管和转运管,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罐体内部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第一挡板上设有连通上舱体内部与中舱体内部的连接微孔,中舱体的内部与下舱体的内部隔离;回水管的出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出水口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高于总回水管的出水口;锅炉进水管的进水口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锅炉出水管的出水口与中舱体的内部连通,锅炉内设有锅炉循环泵;总供水管的进水口与中舱体的内部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下舱体包括直管段和锥形漏斗段,直管段的下端与锥形漏斗段的上端固定连接,锥形漏斗段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污阀;或/和,上舱体的顶部设有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

上述转运管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运管和第二转运管。

上述锅炉进水管包括沿罐体周向顺时针均布并分别与上舱体连通的第一锅炉进水管、第二锅炉进水管、第三锅炉进水管和第四锅炉进水管,锅炉出水管包括沿罐体周向顺时针均布并分别与中舱体连通的第一锅炉出水管、第二锅炉出水管、第三锅炉出水管和第四锅炉出水管,第一锅炉进水管位于第一锅炉出水管的上方,第二锅炉进水管位于第二锅炉出水管的上方,第三锅炉进水管位于第三锅炉出水管的上方,第四锅炉进水管位于第四锅炉出水管的上方。

上述总供水管、第一转运管位于第一锅炉出水管和第二锅炉出水管之间的空隙内,回水管、第二转运管位于第三锅炉出水管和第四锅炉出水管之间的空隙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采用竖置式结构,将罐体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三部分,其中下舱体收集回水并对回水进行沉降,除去回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转运管将沉降后的回水抽入上舱体内,锅炉从上舱体内抽水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到中舱体内,通过总供水管输出。同时,上舱体内的水还可以通过连接微孔进入中舱体内部,实现了单台或多台锅炉工作时的流量压力平衡,经锅炉加热后的水与从上舱体内的水在中舱体内自平衡混合,混合后通过总供水管输出。采用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结构简单,节约空间,简化供热机组的内部结构,更加美观整齐,利于维修,同时具备了沉降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减少对锅炉的损坏,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稳定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罐体,2为总回水管,3为总供水管,4为锅炉进水管,5为锅炉出水管,6为转运管,7为第一挡板,8为第二挡板,9为上舱体,10为中舱体,11为下舱体,12为连接微孔, 13为锅炉循环泵,14为直管段,15为锥形漏斗段,16为排污阀,17为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18为第一转运管,19为第二转运管,20为第三锅炉,21为第四锅炉,22为第一锅炉进水管,23为第二锅炉进水管,24为第三锅炉进水管,25为第四锅炉进水管,26为第一锅炉出水管,27为第四锅炉出水管,28为第一锅炉,29为第二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该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包括罐体1、总回水管2、总供水管3、锅炉进水管4、锅炉出水管5和转运管6,罐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将罐体1内部分为上舱体9、中舱体10和下舱体11,第一挡板7上设有连通上舱体9内部与中舱体10内部的连接微孔12,中舱体10的内部与下舱体11的内部隔离;回水管2的出水口与下舱体11的内部连通;转运管6的进水口与下舱体11的内部连通,转运管6的出水口与上舱体9的内部连通,转运管6的进水口高于回水管2的出水口;锅炉进水管4的进水口与上舱体9的内部连通;锅炉出水管5的出水口与中舱体10的内部连通,锅炉内设有锅炉循环泵13;总供水管3的进水口与中舱体10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其采用竖置式结构,将罐体1分为上舱体9、中舱体10和下舱体11三部分,其中下舱体11收集回水并对回水进行沉降,除去回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转运管6将沉降后的回水抽入上舱体9内,锅炉从上舱体9内抽水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到中舱体10内,同时,上舱体9内的水还可以通过连接微孔12进入中舱体10内部,实现了单台或多台锅炉工作时的流量压力自平衡混合和温度补偿,加热后的水与从上舱体9内进入中舱体10内的水在中舱体10内混合,混合后通过总供水管3输出,采用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结构简单,节约空间,管线安装更加整齐,简化供热机组的内部结构,更加美观整齐,利于维修,同时具备了沉降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减少对锅炉的损坏,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稳定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上述下舱体11包括直管段14和锥形漏斗段15,直管段14的下端与锥形漏斗段15的上端固定连接,锥形漏斗段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污阀16。这样,回水进入下舱体11后沿下舱体11的内壁回旋,回水中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锥形漏斗段15的内壁落入锥形漏斗段15的底部,并通过排污阀16定期排出,减少进入锅炉内部的杂质,减少对锅炉的损坏,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上舱体9的顶部设有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17,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17与上舱体9的内部连通。将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17设置在上舱体9的顶部,可以减少对管道井空间的占用,稳压缓冲罐17可以缓冲水在被加热前后的体积变化,提高系统安全性。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2、3所示,上述转运管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运管18和第二转运管19。采用两个转运管实现回水的转运,可以降低每个转运管的体积,减少占用的空间,更加方便布局。

如附图2、3所示,上述锅炉进水管包括沿罐体1周向顺时针均布并分别与上舱体9连通的第一锅炉进水管22、第二锅炉进水管23、第三锅炉进水管24和第四锅炉进水管25,锅炉出水管包括沿罐体1周向顺时针均布并分别与中舱体10连通的第一锅炉出水管26、第二锅炉出水管、第三锅炉出水管和第四锅炉出水管27,第一锅炉进水管22位于第一锅炉出水管26的上方,第二锅炉进水管23位于第二锅炉出水管的上方,第三锅炉进水管24位于第三锅炉出水管的上方,第四锅炉进水管25位于第四锅炉出水管27的上方。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以罐体1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锅炉,分别为第一锅炉28、第二锅炉29、第三锅炉20、第四锅炉21,由于该竖置式混能自平衡装置位于四个锅炉的中心,并被四个锅炉围在中间,所以在罐体1上连接的管线都不可见,使得供热机组的内部结构简化、美观。

如附图2、3所示,上述总供水管3、第一转运管18位于第一锅炉出水管26和第二锅炉出水管之间的空隙内,总回水管2、第二转运管19位于第三锅炉出水管和第四锅炉出水管27之间的空隙内。这样,总供水管3、第一转运管18位于第一锅炉和第二锅炉之间,总回水管2、第二转运管19位于第三锅炉20和第四锅炉21之间,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更换,提高检修效率。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