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92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热量传递的传热设备,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在锅炉、暖通、热水器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一般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流动有一种换热流体,所述换热管外流动有另一种换热流体,两种换热流体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量传递。然而,当换热管的管径较大时,靠近换热管中心轴的换热流体与换热管外流动的另一种换热流体之间的距离较远,因而两者之间的换热效果较差,这样导致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三换热管;

所述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有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换热管之间流动有第二换热流体,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流动有待换热流体;

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均低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或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壁上设有凹槽状或凸起状结构。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或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壁上至少设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凹槽状或凸起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凹槽状结构为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凸起状结构为翅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均为圆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的中心轴重合。

可选的,所述翅片为圆柱形或矩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三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有第一换热流体,第二换热管与第三换热管之间流动有第二换热流体,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流动有待换热流体;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均低于待换热流体的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二换热管内套设第一换热管,在第二换热管外套设第三换热管,由于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的第一换热流体和在第二换热管与第三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低于在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待换热流体的温度,因而待换热流体可以与位于其内侧的第一换热流体,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第二换热流体同时进行换热,这样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并且使得不同位置处的待换热流体与第一换热流体或第二换热流体均能进行较好地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结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11,第一换热管11外套设有第二换热管12,第二换热管12外套设有第三换热管13;第一换热管11内流动有第一换热流体,第二换热管12与第三换热管13之间流动有第二换热流体,第一换热管11与第二换热管12之间流动有待换热流体;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均低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和所述待换热流体为气体或液体。

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可以为同一流体,也可以为不同流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第一换热管11、第二换热管12和第三换热管13可以为圆形管、方形管、三角形管或其他形状的管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温度时,所述换热器的作用是加热所述待换热流体;当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低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温度时,所述换热器的作用是冷却所述待换热流体。

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二换热管内套设第一换热管,在第二换热管外套设第三换热管,由于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的第一换热流体和在第二换热管与第三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低于在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待换热流体的温度,因而待换热流体可以与位于其内侧的第一换热流体,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第二换热流体同时进行换热,这样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并且使得不同位置处的待换热流体与第一换热流体或第二换热流体均能进行较好地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较佳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换热流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同,即所述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与所述待换热流体逆流换热,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热量交换更加充分,因而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换热管11和/或第二换热管12的管壁上设有凹槽状或凸起状结构。这样可以增加第一换热管11和/或第二换热管12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凹槽状结构可以为内螺纹或者波纹等,所述凸起状结构可以为凸块或者翅片14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均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凸起状结构为翅片14时,翅片14一般为圆柱形或矩形。

较佳的,沿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第一换热管11和/或第二换热管12的管壁上至少设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凹槽状或凸起状结构。这样不但可以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而且可增加流体的湍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由于圆管制作简单,且换热效果较好,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换热管11、第二换热管12和第三换热管13一般选用圆管。进一步的,第一换热管11、第二换热管12和第三换热管13的中心轴重合。这样使得所述第一换热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流体与所述待换热流体的热量交换较为均匀,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的余热未被利用,因而可以利用不同流体作为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流体的余热,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现有技术中,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温度的流体与待换热流体进行换热时,通常是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温度的流体先混合形成混合流体,然后再利用混合流体与待换热流体进行换热。由于混合流体的温度低于混合前温度最高流体的温度,因而导致换热效果较差,并且不同温度流体的热量未被合理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分别流淌在两个独立的通道内,且与所述待换热流体分别进行独立换热,因而当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不同时,也不会造成能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由于存在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体都能与所述待换热流体进行换热,因而即使流淌有所述第一换热流体的通道或流淌有所述第二换热流体的通道中的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依然可以与待换热流体正常换热,因而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外套设有第三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有第一换热流体,第二换热管与第三换热管之间流动有第二换热流体,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流动有待换热流体;第一换热流体的温度和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均低于待换热流体的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二换热管内套设第一换热管,在第二换热管外套设第三换热管,由于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的第一换热流体和在第二换热管与第三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第二换热流体的温度均高于或低于在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的管壁之间流动的待换热流体的温度,因而待换热流体可以与位于其内侧的第一换热流体,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第二换热流体同时进行换热,这样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并且使得不同位置处的待换热流体与第一换热流体或第二换热流体均能进行较好地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