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冷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0365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冷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冷却循环装置,特别高温液体介质需要冷却到35-50度的场合,采用制冷剂液体易受热气化的特性,依靠制冷剂重力以及气化后气体上升的特性来完成整个循环。



背景技术:

对产品进行冷却,现有技术是依靠制冷压缩机作为动力来完成整个制冷循环,而压缩机需要消耗电能来获得动力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功耗,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现场施工管路简单的无动力冷却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动力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凝器,经过所述冷凝器冷却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管道和节流阀,进入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内制冷剂液体与管外高温液体产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液体经第二管道进入冷凝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水平段设有2°-10°的坡度,坡度充分保证了气体制冷剂以最小阻力回到冷凝冷却,液体管的坡度,可以让液体制冷剂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到达液体箱换热管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管间隔排列在箱体内部并置于液体箱内部液体液面以下,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温液体分别从两端进入箱体,冷却后的低温液体出液口位于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之间,这样可以使高温液体进入箱体后,一直流到箱体另一侧再回到出口,保证高温液体与制冷剂间充分热交换,避免高温液体走近路,使换热更加彻底。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管外侧按螺旋式缠绕金属翅片,所述金属翅片的高度为5-10mm,这样可以充分增加换热管外侧的液体的扰动,提高换热,增强管内外液体之的换热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凝器下端与热盘管下端的水平高度差H>ΔP1+ΔP2+ΔP-Lip+ΔP1-Gas,其中ΔP1为冷凝器中管路压降,ΔP2为换热盘管中管路压降,ΔP-Lip为液管中压降,ΔP1-Gas为气管中压降,高度H产生的压头需要克服制冷剂在换热管、回气管以及冷凝器换热管内产生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功耗,充注制冷剂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保证高温液体与制冷剂间充分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的俯视图;

图3为换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冷凝器、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3-节流阀、4-换热盘管、6-液体、7-箱体、8-出液口、9-1-第一液体管、9-2-第二液体管、10-1-第一挡水板、10-2-第二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三级分离式高效卧式分油装置的几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经过冷凝器1冷却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管道2-1、节流阀3,进入换热盘管4,换热盘管4内制冷剂液体与管外高温液体6产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经第二管道2-2,进入冷凝器1,换热盘管4与高温液体贮存在箱体7内,换热管4外侧按螺旋式缠绕金属翅片4-1,翅片高度5-10mm。

实施例2:

风冷冷凝器1,经过冷凝器1冷却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管道2-1,节流阀3,进入换热盘管4,换热盘管4内制冷剂液体与管外高温液体6产生热交换,产生的气体经过第二管道2-2回到风冷冷凝器1内,第一管道2-1与第二管道2-2的水平部分都需要有顺着气流方向的坡度,第一管道2-1的坡度充分保证了气体制冷剂以最小阻力回到冷凝冷却,第二管道2-2的坡度,可以让液体制冷剂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到达液体箱换热管内。

实施例3

所述冷凝器下端与热盘管下端的水平高度差H>ΔP1+ΔP2+ΔP-Lip+ΔP1-Gas,其中ΔP1为冷凝器中管路压降,ΔP2为换热盘管中管路压降,ΔP-Lip为液管中压降,ΔP1-Gas为气管中压降,高度H产生的压头需要克服制冷剂在换热管4、第二管道2-2以及冷凝器1换热管内产生的压力损失,换热管4外侧按螺旋式缠绕金属翅片4-1,翅片高度5-10mm。

实施例4

换热管4按一定间隔排列在油管内部并置于液体箱内部液体6液面以下,液体箱内部设有挡水板,高温液体分别从第一液体管9-1和第二液体管9-2进入箱体,第一液体管9-1和第二液体管9-2分别位于隔板与箱体7的箱体板之间,冷却后的低温液体出液口8位于第一隔板10-1和 第二隔板10-2之间,这样可以使高温液体进入箱体后,一直流到箱体另一侧再回到出口,保证高温液体与制冷剂间充分热交换,避免高温液体走近路,换热不彻底,换热管4外侧按螺旋式缠绕金属翅片4-1,翅片高度5-10mm,这样可以充分增加换热管外侧的液体的扰动,提高换热,增强管内外液体之的换热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功耗,充注制冷剂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保证高温液体与制冷剂间充分热交换。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发明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