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22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和工业化设备的发展,室内烘干技术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必不可缺的手段。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时,对药材、稻谷、蔬菜以及菌类等农作物进行烘干时,多采用晾晒、电加热或者燃气加热等方式,这些传统的烘干方式不仅烘干周期长而且很容易导致因烘干不足或者烘干过度导致的农作物变质。

CN203561172U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房主体、热泵、内循环风机、排湿风机,其特征在于热泵、内循环风机和排湿风机都同内控制器相连接,受内控制器控制。该系统只是简单的将烘干房主体分割为回风通道和烘干区,这只简单的分隔会导致烘干房内的热气流分布不均匀,进而无法保证农作物能够被均匀烘干;并且该烘干系统的热风流动为下进上出的方式,容易导致冷空气聚集在烘干区下方,从而导致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能使烘干箱内的热风分布均匀,不仅可以保证烘干箱对待烘干物料的烘干均匀度,而且能够提高烘干箱的烘干效率并降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前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烘干箱内部后侧以及上侧分别安装有后导流板和上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位于进风口下方;所述后导流板和上导流板将烘干箱分隔为进风通道和烘干区,所述后导流板和/或上导流板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导流板和后导流板上的泄气孔和引流孔。

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以与水平面呈-20°~20°夹角的方式,连接在烘干箱两侧的侧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所述上导流板以水平的方式连接在烘干箱两侧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后端与烘干箱后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上设置数排的泄气孔,所述泄气孔的总面积为上导流板面积的2%~10%。

进一步,相邻所述泄气孔之间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分别为上导流板长度和宽度的5%~20%。

进一步,所述后导流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倾斜的连接在上导流板和烘干箱底壁之间。

进一步,所述后导流板与上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

进一步,所述后导流板上开设有数排引流孔。

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前侧还设置有前导流板,所述前导流板将烘干区前侧分割出一个出风通道,所述前导流板设置有数个回流孔。

进一步,同一高度回流孔的总面积随离烘干箱底板的距离变小而变小。

进一步,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在烘干箱后侧上部的引流板。

进一步,所述引流板的横截面为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烘干箱内设置导流装置,将烘干箱分为进风通道、烘干区和出风通道,不仅对烘干箱内空间进行了合理布局,而且使得烘干箱内的热气流流向稳定,从而保证了烘干效率;

2、在本发明中,在上导流板上设置有数排泄气孔,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该段进风通道的气压过高,而且可以向下喷出热气对烘干区中的物料进行烘干;

3、在本发明中,后导流板上设置有数排引流孔,并将后导流板倾斜设置,从而能够保证后导流板每排引流孔都能均匀的排出热气,使得烘干区的物料能够被均匀的烘干;当后导流板与上导流板之间的夹角过小时,后导流板对热风的引流效果不好,而当后导流板与上导流板之间的夹角过大时,后导流板的设置又会占用较大的烘干区空间;

4、在本发明中,前导流板上设置数行回流孔,由于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下侧,因此烘干箱内的热气流容易集中在下部,而从上至下每行回流孔的总面积依次减小,可以很好的保证烘干箱上侧和下侧的物料能被均匀的烘干。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剖视结构侧视图;

图2—实施例1中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剖视结构后视图;

图3—图1中的前导流板的回流孔布置示意图;

图4—实施例2中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剖视结构侧视图;

图5—图4中的前导流板的回流孔布置示意图;

图6—实施例3中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的剖视结构侧视图。

图中:1—烘干箱,2—上壁,3—上导流板,4—泄气孔,5—进风通道,6—进风口,7—前壁,8—出风通道,9—出风口,10—前导流板,11—回流孔,12—底壁,13—烘干区,14—后壁,15—后导流板,16—引流孔,17—引流板,18—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泵烘干箱用导流装置,包括烘干箱1,

所述烘干箱1的前壁7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风口6和出风口9,所述烘干箱1内部后侧以及上侧分别安装有后导流板15和上导流板3,所述上导流板3位于进风口6下方;所述后导流板15和上导流板3将烘干箱1分隔为进风通道8和烘干区13,所述后导流板15和/或上导流板3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导流板3和后导流板15上的泄气孔4和引流孔16。

烘干箱1前侧还设置有前导流板10,所述前导流板10将烘干区13前侧分隔出一个出风通道8,所述前导流板10设置有数行回流孔11,而从上至下每行回流孔11的数量依次减小,可以很好的保证烘干箱1上侧和下侧的物料能被均匀的烘干。

所述上导流板3以水平连接在烘干箱1两侧的侧壁18之间,所述上导流板3后端与烘干箱1后壁14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上导流板3上设置数排的泄气孔4,所述泄气孔4的总面积为上导流板3面积的5%;相邻所述泄气孔4之间的纵向距离为上导流板3长度的10%,相邻所述泄气孔4之间的横向距离为上导流板3宽度的5%;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该段进风通道5的气压过高,而且可以避免从泄气孔4中流出的热气过多,而导致从后导流板15中流出的热气不足,进而影响烘干的均匀度。

烘干箱1后侧上部还以倾斜的方式设置有与烘干箱1两侧相连的引流板17,所述引流板17与烘干箱1上壁2的夹角为45°。当热气流从上导流板3段进风通道5向下进入后导流板15段进风通道5时,引流板17可以减少热气流的风阻以及热气流对烘干箱1后壁14的冲击。

所述后导流板15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倾斜的连接在上导流板3后端和烘干箱1后壁14下端;所述后导流板15与上导流板3之间的夹角为100°;所述后导流板15上均匀的开设有数排引流孔16。

具体的,当热气流向下进入后导流板15段进风通道5时,会优先从靠后导流板15上侧的引流孔16流出,当后导流板15倾斜设置时,后导流板15与烘干箱1后壁14上侧开口增大,从而使得更多的热风能从设置在后导流板15下侧的引流孔16流出。

本实施例的原理和使用实用说明:

在开始烘干时,热风从进风口6进入进风通道5,热风在流经上导流板3段进风通道5时,由于风压较高,部分热风会从上导流板3的泄气孔4中流入烘干区13;当热风进入后导流板15段进风通道5后,会从后导流板15上的引流孔16中流入烘干区13;对烘干区13内的物料进行烘干后的热风从前导流板10上的出气孔流入出风通道8后,再从出风通道8上的出风口9流出完成烘干。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热泵烘干箱1用导流装置存在以下不同:

所述上导流板3以前端向下倾斜的方式连接在烘干箱1两侧的侧壁18之间,上导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所述泄气孔4的总面积为上导流板3面积的5%,相邻所述泄气孔4之间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分别为上导流板3长度和宽度的5%;上导流板3采用向下倾斜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热气流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向后导流板15,避免上导流板3段的进风通道5内热气流压力过高,并且在保持泄气孔4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泄气孔4的分布密度,可以使的从泄气孔4中流出的热气流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对待烘干物料的烘干效率。

所述前导流板10设置有数行回流孔11,从回流孔11上至下每行的数量相同,但从上至下每行回流孔11单个的面积依次减小。采用减少单个回流孔11面积的方式,在具有实施例1中减少每行回流孔11数量的优点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避免因回流孔11减少而造成出风不均匀的现象。

烘干箱1后侧上部还以倾斜的方式设置有与烘干箱1两侧相连的引流板17,所述引流板17的横截面为弧形。弧形截面的引流板17可以使得流过的热气流受到的阻力变得更小。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热泵烘干箱1用导流装置存在以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在烘干箱内部后侧以及上侧分别安装有后导流板10和上导流板3,而不设置前导流板,所述后导流板10和上导流板3将烘干箱分隔为进风通道5和烘干区13,

具体的,热风从进风口6进入进风通道5,热风在流经上导流板3段进风通道5时,由于风压较高,部分热风会从上导流板3的泄气孔4中流入烘干区13;当热风进入后导流板15段进风通道5后,会从后导流板15上的引流孔16中流入烘干区13;对烘干区13内的物料进行烘干后的热风直接从出风口9流出完成烘干。

上述所有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