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及浇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4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凹槽凸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外形包括多边形和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材质包括钢板、木板、PVC板、无机质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凸体的外形包括半球形、圆台形、圆柱形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凸体的外形为半球形,半球形凹槽凸体的半径为10-200mm,相邻半球形凹槽凸体的间距≥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凸体的外形为波峰,多个凹槽凸体依次连接形成波浪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为由依次连接的正向抛物线和反向抛物线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专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抛物线与反向抛物线两顶点的垂直距离为20-500mm,两个相邻的正向抛物线与反向抛物线连接点的距离为12-350mm。

9.一种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专用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炉墙内壁施工,在进行炉墙内壁浇注之前,先砌筑炉墙内壁底部的耐火材料,每次砌筑高度为1-1.2m,并在耐火材料表面涂刷防水密封涂料;

(2)采用对拉螺栓和钢管支撑的方式对专用模板进行支设固定,并在浇注之前,对专用模板与浇注料接触一侧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一进行处理:①直接涂刷高发射率红外节能涂料;②先涂刷一层脱模剂,再涂刷一层高发射率红外节能涂料;③先涂刷一层脱模剂,然后在脱模剂表面铺设纸张,最后在纸张上涂刷一层高发射率红外节能涂料;

(3)将搅拌好的浇注料倒入施工部位,从远离专用模板的一侧开始浇注且浇注作业连续施工,直至炉墙内壁浇注完成,待浇注料完全凝固后,再行拆模;

(4)接着对炉顶内壁施工,采用支架和可调钢管将专用模板固定支撑,按照加热段、均热段、预热段进行分段支模;

(5)浇注料按照支模的顺序依次进行加热段、均热段、预热段的浇注,待整个炉顶内壁浇注完成且浇注料完全凝固后,再行拆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加轧钢加热炉辐射传热面积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及步骤(5)中,浇注料凝固时间不少于24小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