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96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与新风空气净化器配合使用的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为了净化室内空气,人们普遍使用空气净化器,其主要原理是将室内空气中的粉尘、PM2.5微粒和有害气体,利用过滤、吸附等原理进行清除。大部分的空气净化器是在室内环境使用,主要是循环处理封闭环境下的室内空气,而室内空气在循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往往含氧量下降。为了人体健康,需要引入室外含氧量较高的空气,即新风,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因此,相应地出现了新风空气净化器,其能够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并对其进一步净化。然而,新风空气净化器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常用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墙上打孔,再在孔上安装引入新风设备。在建筑物墙壁上打孔施工难度大(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成本高,对墙体造成一定损害,容易伤及墙内埋设的各种管线,而且施工时有噪声和粉尘污染。其他替代方法如在门窗上打孔同样存在操作复杂,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门窗设施,施工噪声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安装简便,无污染而且成本低的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以与新风空气净化器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其包括外壁,该外壁沿纵向轴线延伸;在该外壁的横向两端设有相对的侧壁;在该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腔室,该腔室包括腔室顶壁、腔室外壁、腔室内壁、相对的腔室侧壁和混风口,所述腔室外壁与所述外壁共面,所述腔室侧壁与所述侧壁共面,在所述腔室外壁与所述外壁共面处设有进风口与室外空气联通;该腔室内壁上设有进气管接口;所述混风口与所述腔室顶壁相对,在所述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上还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邻近该混风口且与该混风口的取向大致垂直;进风口挡板能够沿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进风口;排风口挡板能够沿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排风口;混风口挡板能够沿垂直于外壁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混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其包括外壁,该外壁沿纵向轴线延伸;在该外壁的横向两端设有相对的侧壁;在该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腔室,该腔室包括腔室顶壁、腔室外壁、腔室内壁、相对的腔室侧壁和混风口,所述腔室外壁与所述外壁共面,所述腔室侧壁与所述侧壁共面,在所述腔室外壁与所述外壁共面处设有进风口与室外空气联通;该腔室内壁上设有进气管接口;所述混风口与所述腔室顶壁相对;在所述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上还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邻近该混风口且与该混风口的取向大致垂直;进风口挡板能够沿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进风口;排风口/混风口挡板包括排风口挡板部分和混风口挡板部分,所述排风口挡板部分和混风口挡板部分的取向大致彼此垂直;所述排风口/混风口挡板能够沿外壁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在打开该混风口的同时关闭排风口,或者在关闭该混风口的同时打开排风口。

优选地,该装置的外壁的纵向两端分别抵靠窗户的固定的上下窗框。

优选地,该装置的侧壁中一个侧壁抵靠窗户的固定的侧向窗框,另一个侧壁抵靠横向推拉窗的侧向窗框。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上设有格栅。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挡板、排风口挡板、混风口挡板、混风口/排风口挡板均采用具有多个档位的滑轨的方式安装。

优选地,在所述装置的纵向两端具有上延长组件和下延长组件,所述上延长组件和下延长组件分别包括多个支承组件,该多个支承组件的横截面轮廓大致与装置的横截面轮廓结构一致,所述多个支承组件以滑动配合方式相互嵌套,在所述上延长组件的最上端的支承组件上端处设有上端板,在所述下延长组件的最下端的支承组件下端处设有下端板。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在安装新风空气净化器时在建筑物墙体上打孔,破坏建筑物结构,高成本和污染问题,从而使得普通家庭能够利用房屋现有的窗户结构来安装新风空气净化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各个挡板部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延长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和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1,其包括外壁11,该外壁11沿纵向轴线延伸;在该外壁的横向两端设有相对的侧壁12,13;在该相对的侧壁12,13之间设有腔室14,该腔室14包括腔室顶壁140、腔室外壁141、腔室内壁144、相对的腔室侧壁142,143和混风口146,所述腔室外壁141与所述外壁11共面,所述腔室侧壁142,143与所述侧壁12,13共面,在腔室外壁141与外壁11共面处设有进风口110与室外空气联通;该腔室内壁144上设有进气管接口145;混风口146与所述腔室顶壁140相对。沿所述外壁11的纵向轴线方向上还设有排风口111,该排风口111邻近该混风口146且与该混风口146的取向大致垂直;进风口挡板150能够沿外壁11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进风口110;排风口挡板151能够沿外壁11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排风口111;混风口挡板152能够沿垂直于外壁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该混风口146。

对于建筑物的窗户为横向推拉式窗户的情况,窗户通常包括固定的上下窗框和侧向窗框,以及横向推拉窗。参见图6,在实际安装时,该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装置仅需要安装在横向推拉式窗户的窗口位置。装置1的外壁11及侧壁12、13的纵向两端能够分别抵靠窗户的固定的上下窗框21、22,装置1的侧壁12,13中一个侧壁可以抵靠窗户的固定的一个侧向窗框23,另一个侧壁可以抵靠横向推拉窗的侧向窗框24,利用横向推拉窗的横向挤压力固定该装置1。必要时,可以采用紧固件、胶带或粘合剂将侧壁12,13分别与固定的侧向窗框23和横向推拉窗的侧向窗框24固定在一起。

装置1的外壁11可以预先制作成一定长度规格,如1米至2米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根据安装环境的窗口的实际尺寸,使用者可以将装置1的外壁11和侧壁12、13的纵向长度截取至所需长度。

优选地,为避免手工截取装置1的两端以适应不同窗口的纵向尺寸,可以将装置1设计为在纵向两端分别包括上下延长组件的形式。上下延长组件分别包括多个支承组件,该支承组件的横截面轮廓大致与装置1的横截面轮廓结构一致,包括支承组件外壁和相对的支承组件侧壁。请参见图7示出的上延长组件31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其被设计为类似于拉杆式结构,多个支承组件310以滑动配合方式相互嵌套。在安装时,可以根据窗户的纵向尺寸,将多个支承组件310进行拉伸或收缩,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在上延长组件31的最外侧的支承组件310上端处设有上端板320,类似地,可在下延长组件的下端处设有下端板,使得与上下窗框的接触面增加,更有助于安装的稳定性。此外,其优点在于便于运输和携带,此装置1在非安装使用状态,可以将多个支承组件收缩到最短状态,从而缩小装置1的总长度,便于运输和携带;在装置1的安装使用状态,可以将多个支承组件拉伸开来,拉伸的幅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窗户的纵向长度大小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110和排风口111上覆盖有格栅,以避免室外较大尺寸的杂物,如树叶、纸片、较大颗粒物等进入室内。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挡板150,排风口挡板151和混风口挡板152均采用具有多个档位的滑轨(未示出)的方式安装,使得进风口挡板150,排风口挡板151和混风口挡板152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打开或关闭的幅度。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挡板150,排风口挡板151和混风口挡板152上均具有手柄部分,便于操作者手工操作。

参见图2-3(图2中的箭头示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实际使用时,进气管接口145与新风空气净化器的进气管联通。将进风口挡板150沿着滑轨且沿外壁11的纵向轴线向上提升,从而打开进风口110,当启动空气净化器时,在腔室中产生负压,室外新风进入腔室,然后由进气管接口进入空气净化器的进气管。

通常在需要回收室内空气的热量的情况下,需将混风口挡板152沿着滑轨向远离腔室外壁的方向拉动,从而打开混风口146,由于腔室内的负压,室内的空气也由混风口146进入腔室14,与新风混合,并再由进气管接口145进入空气净化器的进气管循环使用。

而在不需要回收室内空气的热量的情况,或需要保持室内外压力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关闭混风口146,而将排风口挡板151沿着滑轨向下拉动,从而打开排风口111,室内空气就从排风口11排出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可以构想将混风口挡板和排风口挡板合二为一,即设计为混风口/排风口挡板153。请参见图4,该混风口/排风口挡板153设计为大致L形结构,即所述排风口挡板部分151’和混风口挡板部分152’的取向大致彼此垂直,其中与外壁11纵向轴线平行的部分为排风口挡板部分151’,与混风口的纵向轴线平行的部分为混风口挡板部分152’。该混风口挡板部分152’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大致与混风口146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相同,从而能够完全覆盖混风口146。

该混风口/排风口挡板153也采用多档位滑轨的方式安装。当需要关闭混风口146且打开排风口111时,该混风口/排风口挡板153沿滑轨及外壁11纵向轴线方向向上移动,直至混风口挡板部分152’完全覆盖并关闭混风口146;当需要打开混风口146且关闭排风口111时,该混风口/排风口挡板153沿滑轨及外壁11纵向轴线方向向下移动,混风口挡板部分152’离开混风口从而打开混风口146,直至排风口挡板部分151’关闭排风口11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