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360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导热油炉带快速冷却的系统一般会配套一个U型管式的水冷却器,而常规的U型管水冷却器,外筒体都做成直段式,由于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水和热油的温差比价大,外筒体和里面的换热管热胀冷缩剧烈,换热管和筒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形变,不做水平位移的补偿,U型管水冷却器的外筒体会发生形变,影响正常使用。

常规的U型管水冷却器,一般热油走管程,水走壳程,由于冷却用水一般采用江水或者井水,硬度高,受热容易结垢,而水在壳程走,流速慢,容易结垢,一旦结垢不易清理,不利于长期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不易结垢的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

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呈U形的换热管;

所述壳体是由头部壳体与后部壳体通过一法兰连接而成,所述头部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下方为热水区,所述进水口上方为冷水区,所述热水区和所述冷水区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换热管的一个端口通过法兰与所述冷水区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个端口通过法兰与所述热水区连接;

所述后部壳体的前端上侧设有出油口,所述后部壳体的尾端下侧设有进油口,所述后部壳体的中部设有膨胀节,所述后部壳体下方的膨胀节底端设有堵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壳体内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与所述换热管连接的法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壳体内还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呈半圆形且在其上开孔穿插固定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拉杆上,所述折流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部壳体下侧的支架。

上述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介质在换热管内流动为管程,在壳体内流动为壳程,为了解决壳体换热过程的形变问题,在直段的壳体上焊接一个膨胀节,可以对水平位移进行补偿,同时在膨胀节的下部设一个堵头,当冷却器里壳程压力过大时,还可以摘掉堵头,从而释放压力,也可以排尽壳程里面的液体,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壳体产生水垢,不易清理的问题,同时提高冷却速率,采用水走管程,热油走壳程,水走管程阻力小、体积小、流速快,水中颗粒物不易堆积,并且管壁结垢也易于清理;而且热油走壳程,增大了接触面积,便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头部壳体、111-出水口、112-进水口、12-后部壳体、121-出油口、122-进油口、123-膨胀节、124-支架、2-换热管、3-法兰、4-热水区、5-冷水区、6-隔板、7-堵头、8-拉杆、9-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部呈U形的换热管2;

壳体1是由头部壳体11与后部壳体12通过法兰3连接而成,头部壳体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111和进水口112,出水口111下方为热水区4,进水口112上方为冷水区5,热水区4和冷水区5之间设有隔板6;换热管2的一个端口通过法兰3与冷水区5连接,换热管2的另一个端口通过法兰3与热水区4连接;

后部壳体12的前端上侧设有出油口121,后部壳体12的尾端下侧设有进油口122,后部壳体12的中部设有膨胀节123,后部壳体12下方的膨胀节底端设有堵头7。

具体的,后部壳体12内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拉杆8,拉杆8的端部固定连接在与换热管2连接的法兰3上。其中,用拉杆8通过法兰3固定,能够防止换热管2因高温变软而导致头部下垂,同时也可固定折流板9。

后部壳体12内还设置有多个折流板9,折流板9呈半圆形且在其上开孔穿插固定在换热管2和拉杆8上,折流板9的直径小于壳体1的高度。其中,折流板9的设置,可使介质在壳体1内呈S型曲线流动,防止有死角,增加壳体内介质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了换热时间。

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还包括设置于后部壳体12下侧的支架124。

上述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介质在换热管2内流动为管程,在壳体1内流动为壳程,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冷却水从进水口112进入头部壳体11的冷水区5内,然后进入U形的换热管2内;此时,热油从进油口122进入后部壳体12内,由于折流板9的设置,热油在后部壳体12内呈S型曲线流动,使热油与换热管2接触时间延长;热油与换热管2的直接接触,使流入换热管2内的冷却水温度渐近升高,流入后部壳体12内的热油温度降低,升温后的水流入热水区4,最终经出水口111流出,降温后的油最终从出油口121流出。

其中,为了解决壳体换热过程的形变问题,在直段的后部壳体12上焊接一个膨胀节123,可以对水平位移进行补偿,同时在膨胀节123的下部设一个堵头7,当冷却器里后部壳体12压力过大时,还可以摘掉堵头7,从而释放压力,也可以排尽后部壳体12里面的液体,降低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壳体1产生水垢,不易清理的问题,同时提高冷却速率,采用水在换热管2内流动,热油在后部壳体12内流动,水走管程阻力小、体积小、流速快,水中颗粒物不易堆积,并且管壁结垢也易于清理;而且热油走壳程,增大了接触面积,便于散热。

上述电加热导热油炉冷却器,有效的解决了换热过程中的壳体形变导致的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解决了安全隐患。同时对不同介质采用不同的行程,提高了降温速率,解决了水结垢问题,也利于设备的后期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