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6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吸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吸热器。



背景技术:

硫铁矿制硫酸生产过程中,在沸腾炉内必须使用吸热器将炉内余热移走。然而,再使用过程常常发生吸热器泄漏现象,主要原因是同一组吸热器向外两个吸热管长短不一,短的流速快,长的流速慢,汽水混合物易在长的吸热管弯头处形成气包,在一定压力下,冲击吸热管,使吸热管时常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易爆裂的余热吸热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余热吸热器,包括外壳和热交换管组件,外壳通过法兰与锅炉固定设置;所述热交换管组合件包括热交换管束和钢板,所述热交换管束为U型,U型腿部固定在钢板上,热交换束长度一致且竖向整齐排列。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汽包和下汽包,热交换束的上端与上汽包焊接设置,热交换束的下端与下汽包焊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U型腿部通过浇灌材料与钢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浇灌材料成分包含耐火细料和水泥。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束为液压冷弯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下汽包下方设置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耐磨损;每根热交换管束保证长度一样,使每根吸热管内的水汽流速一样,以保证不产生汽水共腾现象,大大延长吸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吸热器的侧面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吸热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汽包;2,下汽包;3,热交换管束;4,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余热吸热器,包括外壳和热交换管组件,外壳通过法兰与锅炉固定设置;所述热交换管组合件包括热交换管束3和钢板,所述热交换管束为U型,U型腿部固定在钢板上,热交换束长度一致且竖向整齐排列。热交换束采用20gФ76x10的钢管,制作时,采用液压冷弯加工方式;为了防止磨损,吸热管全部采用堆焊条堆焊;制作加工时,吸热器上的每根热交换管束保证长度一样,使每根吸热管内的水汽流速一样,以保证不产生汽水共腾现象,延长吸热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汽包1和下汽包2,热交换束的上端与上汽包焊接设置,热交换束的下端与下汽包焊接设置。

图1所示热交换管束3共13根,上端与上汽包1焊接,下端与下汽包2焊接,注意上下弯头的方位,不得有错误。

本发明吸热管束侧钢板上焊接耐热圆钢,呈U型方式,然后,用高铝水泥:耐火骨料细料:耐火粗料按1:2:3比例,搅拌均匀后,浇灌在钢板上,保养1天后,方可使用。

排污口4采用钢管焊接在下汽包2下端,用作排污使用。

工作过程如下:将本设备安装在余热锅炉烟道内,烟道管4个,每个烟道安装2组余热吸热器,炉汽走向呈W型布置,使置于其内的热交换管束3与炉气充分接触,进行热能交换,上下汽包产生的蒸汽,经过大汽包富集后送用户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