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927发布日期:2018-06-30 05:1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辅助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气锅炉的燃料多为生物质高温气化气,应用生物质碎料例如碎木片、木屑等来进行气化,生物质碎料水分含量基本在10%以上甚至高达30%,使得高温气化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富有汽化潜热。在排烟温度较高时,水蒸汽不能冷凝放出热量,而是随烟气排放,热量被浪费,同时,高温烟气也带走大量热能,一起形成较大的排烟能量损失。

目前常规生物质燃气锅炉的尾部烟气较高,有130~180℃,大多数没有投入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设备,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有些采用不锈钢螺旋肋片管式冷凝器,螺旋肋片管对烟气流动有导向,致使其不均匀且紊乱,极易造成烟气的积灰和堵塞,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有些采用不锈钢光管式冷凝器,虽然克服了积灰和堵塞的问题,但制造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提供了一种高效回收烟气余热的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包括进口集箱、冷凝管组、保温层、外壳、出口集箱和具有烟道围板的框架,冷凝管组与进口信箱和出口集箱相连,保温层包围于框架四周,外壳包围保温层,所述冷凝管组由碳素钢弯头和作为受热面的不锈钢鳍片管焊接组成,总体上呈S形布局;所述不锈钢鳍片管穿过烟道围板。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鳍片管由不锈钢管和均布于不锈钢管外侧壁的若干块鳍片构成。

所述鳍片成对地对称布置。

所述鳍片径向间隙为8mm,轴向相邻的鳍片的间距为2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不锈钢鳍片管作为受热面管组,且管排间距布置和鳍片长宽及其间距设计均适应生物质燃气的燃烧特性,克服了生物质高温燃气燃烧后多灰而易堵塞受热面的缺点,同时可使生物质燃气锅炉尾部较高温的130~180℃烟气冷凝降温至40~ 50℃,吸收烟气中的显热和冷凝热,进行余热回收,可使锅炉整体热效率比无采取任何余热回收措施时提高8~13%;同时克服生物质燃气锅炉易积灰和堵塞的问题,且降低制造成本,其制造成本比常规的不锈钢光管式冷凝器节省约30%。鳍片管具有均流性和顺流性,烟气中的飞灰可顺利通过,不易造成积灰;鳍片管具有扩展受热面积,比常规的光管节省材料,减少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锈钢鳍片管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安装在生物质燃气锅炉尾部,生物质燃气锅炉冷凝器包括:进口集箱1、冷凝管组2、保温层3、外壳4、出口集箱5和框架6。水系统进、出水管分别连接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烟气从顶部引进,底部排出。烟气和锅炉工作介质 (水)通过冷凝管组进行热交换。

框架6由上法兰61、烟道围板62和下法兰63组成,冷凝器所有的部件全由框架固定和支撑。上法兰61、烟道围板62和下法兰63均由不锈钢复合板折弯、焊制而成,不锈钢覆层布置在内侧,采用不锈钢复合板,既能防低温腐蚀,又比全不锈钢板极大地节省了材料的成本。

进口集箱1与冷凝管组2下部的管排管口焊接,出口集箱5与冷凝管组2上部的管排管口焊接。

冷凝管组2由不锈钢鳍片管21和碳素钢弯头22(弯曲半径R=50mm)对接焊接组成的管排组成,总体上呈S形布局;管组顺列布置,横向节距80~90mm,纵向节距100mm;管排穿过框架6中的烟道围板62,与烟道围板62相接处外部焊接,由烟道围板62固定、支撑;鳍片管及鳍片与框架6中的烟道围板62距离为:前后(与管排中心)40~45mm,左右(与鳍片)23mm。不锈钢鳍片管作为受热面管组。

外壳4由1.2mm彩钢板制成,包裹住保温层3。

保温层3采用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包围于框架6中的烟道围板62周围,前、后部保温厚度为50mm,左右两侧保温厚度为140mm。

如图2所示,不锈钢鳍片管21由Φ32×3mm规格的不锈钢管211和厚度为2mm的鳍片212组成。鳍片的材料为304型不锈钢制成。

如图3所示,不锈钢鳍片管呈H型结构。位于不锈钢管211左右侧的鳍片212的径向间隙为8mm,轴向相邻的鳍片的间距为23mm。每片鳍片均开设有通孔213,通孔有利于促进热交换效率。相邻鳍片的通孔之间连接钢条,更有利于提升热交换效率。H型的不锈钢鳍片管扩展面积有效利用率也较高,整个制造成本比常规的不锈钢光管式冷凝器节省约 30%,积灰少,不易堵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