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899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质炉是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碎木柴、薪柴、秸秆、玉米芯各种果壳以及各种生物质压块等),通过风机送风,实现对炉温和进风量的控制,使燃料在炉膛内充分气化和燃烧。生物质炉具有炊事、取暖、烧水等功能。

现有的生物质炉是将生物质在炉膛顶部直接点燃,也称为上点火或反燃烧,炉膛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达到一定高温时可使炉膛内的生物质气化成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炉膛上部的二次供氧下再次燃烧,产生了大量热量直接从炉膛顶部向下供热,下层的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持续气化、持续燃烧直至燃烧充分。

生物质炉底部的灰箱,用于收集生物质燃烧后剩余的灰渣,可以通过抽拉灰箱来控制由灰箱口进入的空气量。当生物质燃烧到炉膛下层时,生物质燃烧需氧量增大,拉开灰箱以进入更多空气,保证生物质充分燃烧。

但是,现有的生物质炉的空气通入量难以控制,导致对生物质炉内的火候难以控制,而且也容易使炉芯内的生物质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其旨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生物质炉的空气通入量难以控制,生物质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包括炉体和送风装置;

所述炉体包括外壳、炉芯组件和灰管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管接头,所述炉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灰管组件插入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炉芯组件的下方;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门片和风机;所述壳体连接在两个所述进气管接头上,所述风门片上开设有两个开口,两个所述开口与两个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形状一致,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转轴和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风门片连接,转动所述手柄可调节所述风门片对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的遮挡面积;所述风机用于向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吹入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片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块,当所述风门片转动至两个所述开口与两个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一一对应时,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抵触,以限制所述风门片相对所述壳体继续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风门片与所述手柄之间,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四挡块,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三挡块与所述第四挡块卡合,所述手柄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所述手柄压缩所述弹簧使所述第三挡块与所述第四挡块脱离,所述手柄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还包括出烟管,所述出烟管插入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炉芯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还包括面板和锅架圈,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出火口,所述锅架圈安装在所述出火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还包括第一隔热毡,所述第一隔热毡为环状,所述第一隔热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且位于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还包括第二隔热毡,所述第二隔热毡为环状,所述第二隔热毡套设在所述炉芯组件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还包括拦火圈,所述拦火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拦火圈位于所述炉芯组件与所述锅架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炉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炉芯侧壁以及隔热层;所述炉芯侧壁为环状,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连接在所述炉芯侧壁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炉芯侧壁的外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包括炉体和送风装置;

所述炉体包括外壳、炉芯组件和灰管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管接头,所述炉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灰管组件插入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炉芯组件的下方;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门片和风机;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进气管接头上,所述风门片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形状一致,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转轴和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风门片连接,转动所述手柄可调节所述风门片对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的遮挡面积;所述风机用于向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吹入空气。

相比现有的生物质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有益效果是:

立式生物质炊事炉通过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管接头,所述风门片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风门片连接,转动所述手柄可调节所述风门片对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进气口的遮挡面积,能够灵活调节进入进气口的风量,从而灵活控制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火候,保证炉芯组件内的生物质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此外,所述灰管组件插入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所述炉芯组件的下方。所述灰管组件能够收集炉芯组件产生的灰渣,避免灰渣排到外界,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10-炉体;111-外壳;112-进气管接头;113-炉芯组件;1131-上端盖;1132-下端盖;1133-炉芯侧壁;1134-隔热层;114-灰管组件;115-烟管;116-面板;117-锅架圈;118-第一隔热毡;119-第二隔热毡;120-拦火圈;121-炉脚组件;122-橡胶脚;130-送风装置;131-壳体;132-风门片;133-风机;134-转轴;135-手柄;13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的三个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包括炉体110和送风装置130。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炉体110包括外壳111、炉芯组件113、灰管组件114、烟管115、面板116、锅架圈117、第一隔热毡118、第二隔热毡119、拦火圈120、炉脚组件121和橡胶脚122。外壳111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管接头112,炉芯组件113设置在外壳111内部,灰管组件114插入外壳111内部、且位于炉芯组件113的下方。出烟管115插入外壳111内部、且位于炉芯组件113的上方。外壳111的下方设置有炉脚组件121,炉脚组件121的下端设置有橡胶脚122。

送风装置130包括壳体131以及设置在壳体131内部的风门片132和风机133。壳体131连接在两个进气管接头112上,风门片13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与两个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形状一致。

风门片132设置有第一挡块,壳体13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块,当风门片132转动至两个开口与两个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一一对应时,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相抵触,以限制风门片132相对壳体131继续转动。

送风装置130还包括转轴134、手柄135和弹簧136,手柄135通过转轴134与风门片132连接,转动手柄135可调节风门片132对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的遮挡面积。风机133用于向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吹入空气。弹簧136套设在转轴134上、且位于风门片132与手柄135之间,弹簧136处于压缩状态,手柄135上设置有第三挡块,壳体131上设置有第四挡块,在无外力作用下第三挡块与第四挡块卡合,手柄135相对壳体131固定。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手柄135压缩弹簧136使第三挡块与第四挡块脱离,手柄135可相对壳体131转动。

面板116设置在外壳111的顶端,面板116上开设有出火口,锅架圈117安装在出火口上。拦火圈120设置在外壳111内部,拦火圈120位于炉芯组件113与锅架圈117之间。

第一隔热毡118为环状,第一隔热毡118设置在外壳111的内壁上、且位于靠近面板116的一端。第二隔热毡119为环状,第二隔热毡119套设在炉芯组件113的外表面。第一隔热毡118和第二隔热毡119能够对炉芯组件113进行保温,也能够防止外壳111过热,提高热效率和安全性。

炉芯组件113包括上端盖1131、下端盖1132、炉芯侧壁1133以及隔热层1134。炉芯侧壁1133为环状,上端盖1131和下端盖1132分别连接在炉芯侧壁1133的上端和下端,隔热层1134设置在炉芯侧壁1133的外周面上。隔热层1134采用泡沫或海绵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还可以有其他变形,例如进气管接头112的数量只为一个,风门片132上也只开设一个开口,转动风门片132可调整开口与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的重叠面积。这样,也能实现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的功能作用。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的工作原理:

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碎木柴、薪柴、秸秆、玉米芯各种果壳以及各种生物质压块等),在使用时,将炉芯组件113的顶部的生物质直接点燃,炉芯组件113内温度迅速升高,达到一定高温时可使炉芯组件113内的生物质气化成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炉芯组件113上部的二次供氧下再次燃烧,产生了大量热量直接从炉芯组件113的顶部向下供热,下层的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持续气化、持续燃烧直至燃烧充分。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有益效果是:

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通过在外壳111上设置有进气管接头112,风门片132上开设有开口,手柄135通过转轴134与风门片132连接,转动手柄135可调节风门片132对进气管接头112的进气口的遮挡面积,能够灵活调节进入进气口的风量,从而灵活控制立式生物质炊事炉100的火候,保证炉芯组件113内的生物质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此外,灰管组件114插入外壳111内部、且位于炉芯组件113的下方。灰管组件114能够收集炉芯组件113产生的灰渣,避免灰渣排到外界,保护环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