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72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9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接热交换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生产泡沫产品时,需要用到泡沫成型机将模具中的泡沫产品制造出来。在整个制造系统过程中,先往模具中输入水蒸气加热,再输入水进行冷却,然后抽真空,最后输入气体,然后排出模具中的产品。

在真空工序过程中,抽吸出来的混合气体中除含有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外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如果不在进入真空泵组之前除去这些水蒸气就会除严重降低真空泵组的效率外,还会影响真空泵的寿命。冷凝器就是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设备装置。现在使用的间接冷凝器都是使用列管式冷凝器。由于环保的要求,工厂必须循环使用冷凝器的冷却水,而一般工厂的冷却水的水质并不好,容易在冷却水的通道产生大量的结垢,造成传热效率快速下降,甚至冷凝器不能产生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接热交换冷凝器,其热交换面积大,能够长期保持热交换的高效率和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间接热交换冷凝器,包括:筒体,设有收容腔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上封头,筒体的底部设有下封头,且上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水气出口,下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冷凝水出口;热交换器,密封设置在筒体的收容腔体内,其中热交换器内间隔设置有与水气出口和冷凝水出口连通的多个水气通道以及多个冷却水通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筒体的底部设有与多个水气通道连通的混合气体进口和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进口。

其中,筒体的外壁间隔设置有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其中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分别与冷却水通道连通。

其中,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处于冷却水进口的上方。

其中,筒体的收容腔体和热交换器呈矩形状设置,且筒体的收容腔体的截面的面积等于热交换器的截面的面积。

其中,冷却水通道和水气通道呈矩形状。

其中,冷却水通道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热交换器的截面的长度。

其中,热交换器由金属材料构成,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法兰,上封头靠近筒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法兰,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三法兰,下封头靠近筒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三法兰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法兰。

其中,第一法兰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法兰设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以使得第一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以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固定连接,第三法兰设有第三螺纹孔,第四法兰设有与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四螺纹孔,以使得第二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中以将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固定连接。

其中,上封头呈锥形状或者椭圆状,下封头呈锥形状或者椭圆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间接热交换冷凝器包括:筒体,设有收容腔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上封头,筒体的底部设有下封头,且上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水气出口,下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冷凝水出口;热交换器,密封设置在筒体的收容腔体内,其中热交换器内间隔设置有与水气出口和冷凝水出口连通的多个水气通道以及多个冷却水通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筒体的底部设有与多个水气通道连通的混合气体进口和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进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热交换面积大,容易清洗冷却水通道和水气通道,能够长期保持热交换的高效率和稳定性,对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不高,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该间接热交换冷凝器包括筒体10和热交换器12。

筒体10设有收容腔体。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的顶部设有上封头101,筒体10的底部设有下封头102,且上封头101设有与筒体10的收容腔体连通的水气出口1011,下封头102设有与筒体10的收容腔体连通的冷凝水出口1021。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的顶部设有第一法兰104,上封头101靠近筒体1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法兰10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法兰103,筒体10的底部设有第三法兰105,下封头102靠近筒体10的一端设有与第三法兰105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法兰106。

具体地,第一法兰104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法兰103设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以使得第一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以将第一法兰104和第二法兰103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三法兰105设有第三螺纹孔,第四法兰106设有与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四螺纹孔,以使得第二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中以将第三法兰105和第四法兰106固定连接。

应理解,由于上封头101和筒体10的顶部通过第一法兰104和第二法兰103螺纹连接,使得上封头101和筒体10可拆卸设置,方便拆卸。同时,由于下封头102和筒体10的底部通过第三法兰105和第四法兰106螺纹连接,使得下封头102和筒体10可拆卸设置,方便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上封头101呈锥形状或者椭圆状,下封头102呈锥形状或者椭圆状。

热交换器12密封设置在筒体10的收容腔体内。优选地,热交换器12的外壁和筒体10的内壁密封连接,使得筒体10的收容腔体的水只能从热交换器12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2由金属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2内间隔设置有与冷凝水出口1021和水气出口1011连通的多个水气通道121以及多个冷却水通道122。应理解,多个冷却水通道122和多个水气通道121是不连通的。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的底部设有与多个水气通道121连通的混合气体进口108。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混合气体进口108用于输入含有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使得混合气体从混合气体进口108输入,经过水气通道121后没有冷凝和不能冷凝的气体从顶部的水气出口1011输出。

进一步的,筒体10的底部还设有与多个冷却水通道122连通的冷却水进口107,使得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107输入至筒体10内,冷却水和水蒸气通过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后,即水气通道121的水蒸气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12传递至冷却水通道122的冷却水中,水气通道121的水蒸气形成冷凝水,使冷凝水最终从下封头102的冷凝水出口1021输出。

进一步的,筒体10的顶部设有与多个冷却水通道122连通的冷却水出口109,使得从冷却水进口107输入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出口109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的外壁间隔设置有第一清洗口110和第二清洗口111,其中第一清洗口110和第二清洗口111分别与全部冷却水通道122连通,以通过从第一清洗口110和第二清洗口111输入水对该冷凝器进行清洗或者使用清洗工具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第一清洗口110和第二清洗口111处于冷却水进口107的上方,使得从第一清洗口110和第二清洗口111输入的水对冷凝器进行清洗时,脏水从冷却水进口107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的收容腔体和热交换器12呈矩形状设置,且筒体10的收容腔体的截面的面积等于热交换器12的截面的面积,使得热交换器12的外壁与筒体10的收容腔体的内壁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冷却水通道122和水气通道121呈矩形状。应理解,由于冷凝器在工作时,水气通道121所输入的气体是真空负压的,因此为了不让水气通道121不被挤压变窄,在水气通道121中设置有格条呈矩形状,格条的设置方向与筒体的垂直中心线平行。

优选地,冷却水通道122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热交换器12的截面的长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间接热交换冷凝器包括:筒体,设有收容腔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上封头,筒体的底部设有下封头,且上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水气出口,下封头设有与筒体的收容腔体连通的冷凝水出口;热交换器,密封设置在筒体的收容腔体内,其中热交换器内间隔设置有与冷却水出口连通的多个冷却水通道和与水气出口连通的多个水气通道;其中,筒体的顶部设有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筒体的底部设有与多个水气通道连通的混合气体进口和与多个冷却水通道连通的冷却水进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间接热交换冷凝器热交换面积大,容易清洗冷却水通道和水气通道,能够长期保持热交换的高效率和稳定性,对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不高,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