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725发布日期:2019-04-16 23:1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气体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净化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现有技术的净化器,为了实现对整个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大多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净化方式,以实现对空间中的空气全方位大面积净化。

现有技术中,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净化方式净化空气的净化器,整机布局由上之下为出风框组件、风道组件、底座组件,其中,出风框组件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为敞开式,底座组件上设置有控制板,在使用净化器的时候,风可以从出风口送出,水也可以从出风口流到风道组件中,进而流到所述底座组件上,由于底座组件上设置的控制板,而控制板需要接线,所以,所述底座组件无法做到完全封闭,所以流到所述底座组件上的水有流到所述控制板上的风险,存在安全应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气体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出风口朝向上方的风道结构和位于所述风道结构下方的电气件,所述设备还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电气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部。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容腔中。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内凹结构,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凹结构的开口封闭的盖体,所述内凹结构的凹腔构成所述容腔。

优选地,所述内凹结构的开口与所述风道结构的出风口相背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格栅孔,用于所述电气件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内凹结构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走线结构,与所述电气件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走线结构伸出所述容腔的外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走线结构,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走线结构和所述第一走线结构的位置相对应,与所述电气件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走线结构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走线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孔或槽,所述通孔的孔壁或所述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固线结构,用于对穿过所述通孔或槽的导线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线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通孔或所述槽内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设置成两排,两排条状结构的自由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壳盖,所述本体和所述壳盖围合形成一个容置所述电气件的空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壳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配合将所述本体和所述壳盖安装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安装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底座安装部的位置对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底座安装部上的同一紧固件将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气体处理设备为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处理设备,通过将电气件设置在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安装在底座的下部,避免了从所述出风口经所述风道结构流到所述底座的上液体流到所述电气件上,进而避免了因液体流到电气件上而导致的危险,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电路板、盖体和底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电路板、盖体、底座和风道结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固线结构和电路板的爆炸图。

图中:

1、出风口;

2、风道结构;21、第一半壳;22、第二半壳;

3、电气件;

4、底座;41、容腔;411、内凹结构;4111、第一走线结构;42、第二安装结构;421、安装凹槽;43、底座安装部;44、加强结构;441、加强筋;

5、壳体;51、本体;511、第一安装部;5111、凸耳;52、壳盖;521、第二安装部;5211、凸耳;53、第二走线结构;54、固线结构;541、条状结构;542、支架结构;55、导向结构;551、导向件;

6、盖体;61、第一安装结构;611、安装凸起;62、格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处理设备,所述气体处理设备例如可以是空气净化器,所述气体处理设备包括出风口1朝向上方的风道结构2和位于所述风道结构2下方的电气件3,如图3所示,所述电气件3例如为控制板,所述设备还包括底座4和壳体5,所述电气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所述壳体5安装在所述底座4的下部,如图1-图3所示,通过将电气件3设置在壳体5内,且将所述壳体5安装在底座4的下部,避免了从所述出风口1经所述风道结构2流到所述底座4的上液体流到所述电气件3上,进而避免了因液体流到电气件3上而导致的危险,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在所述底座4下部设置有容腔41,如图4所示,所述容腔41由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内凹结构411的凹腔构成,所述壳体5设置在所述容腔41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凹结构41的开口封闭的盖体6,将所述壳体5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凹腔中,可以通过所述盖体6和底座4对所述壳体5进行保护。

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开口与所述风道结构2的出风口1相背设置,如此,从所述出风口1经所述风道结构2流到所述底座4上的液体不会直接流到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凹腔中,而是流到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壁外侧上,在装配使用状态下,所述风道结构2的出风口1朝向上方,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开口朝向下方,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壁外侧位于上方,流到所述底座4上的液体流到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壁外侧上后沿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外侧周壁下流,避免了液体流到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内部,既而避免了液体流到放置于内凹结构411的壳体5上,也就避免了液体流到电气件3上,从而避免了因液体流到所述电气件3上引发的安全问题。

所述盖体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61,所述底座上4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42,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结构61例如可以是安装凸起611,所述第二安装结构42例如可以是安装凹槽421,通过将所述安装凸起611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421中可以实现所述盖体6和所述底座4之间的预安装,所述盖体6和所述底座4预安装后通过螺纹连接将所述所述盖体6和所述底座4可靠安装,所述盖体6和所述底座4预安装后再可靠安装可以使得所述盖体6和所述底座4的安装方便、可靠、快速。当然,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安装结构61可以替换为安装凹槽421,所述第二安装结构42可以替换为安装凸起611。

优选地,所述盖体6上设置有格栅孔62,如图5所示,所述格栅孔62用于所述壳体5内电气件3的散热,所述电气件3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所述盖体6上设置所述格栅孔62,可以增加所述电气件3和周围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增加散热效果。由于所述格栅孔62设置在所述盖体6上,且所述盖体6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开口处,而内凹结构411的开口朝向下方,所以即使在所述盖体6上设置格栅孔62,也不会使得水流到电气件3上。

所述壳体5包括本体51和壳盖52,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本体51呈桶状结构,所述壳盖52设置在所述桶状结构的本体51上,所述电气件3经所述桶状结构的开口装入所述本体51内部,所述本体51和所述壳盖52围合形成一个容置所述电气件3的空腔,所述本体5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511,所述第一安装部511例如为设置在所述本体51上的凸耳5111,所述壳盖5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521,所述第二安装部521例如为设置在所述壳盖52上的凸耳5211,两个凸耳5111、5211通过焊接、螺纹连接、铆接等之一方式相连,实现所述本体51和所述壳盖52安装在一起。优选地,两个凸耳5111、5211上设置有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凸耳5111、5211的螺纹处的紧固件将所述本体51和盖体52可靠相连。

优选地,所述本体51和所述壳盖52为钣金件,将所述本体51和壳盖52设置成钣金件能够起到防火的作用,且结构强度更好。

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底座安装部43,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安装部511、所述第二安装部521、所述底座安装部43的位置对应,所述底座安装部43例如可以是设置在底座4上的所述内凹结构411外周侧的螺纹孔,同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部511的凸耳处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部521的凸耳处的螺纹孔中,实现将所述壳体5可靠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如此,通过同一紧固件将所述本体51和壳盖52可靠安装,且同时将所述壳体5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安装方便简单。

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走线结构4111,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走线结构4111为通孔,与所述电气件3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走线结构4111伸出所述容腔41的外部,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第二走线结构5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为通孔,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和所述第一走线结构4111的位置相对应,与所述电气件3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伸出所述壳体5的外部,如此,与所述电气件3相连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穿出所述壳体5的外部后,经所述第一走线结构4111穿出所述容腔41的外部。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走线结构4111也可以为槽,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也可以为槽。

在形成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的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固线结构54,如图7所示,用于对穿过所述通孔的导线进行固定。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线结构54为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的条状结构541(图中未示出),所述条状结构541设置成两排,两排条状结构541的自由端相对设置。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为槽,所述固线结构54包括基本呈n形的支架结构542和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结构542的侧壁上的条状结构541,如图10所示,所述条状结构541设置成两排,两排条状结构541的自由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走线结构53为槽时,如图7所示,所述槽的槽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结构55,所述导向结构55包括设置在所述槽的相对的槽壁上的两个导向件551,所述导向件551呈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个顶点相对设置,所述导向结构55用于将所述导线安装在所述槽中时,通过所述导向结构55对导线导向后安装在所述槽中,所述导线从所述V形结构的顶点之间穿过后安装到位在所述固线结构54的条状结构541之间。

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加强结构44,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结构44为加强筋441,所述加强筋441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壁和所述内凹结构411的侧壁上,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壁上的加强筋441成网格设置,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侧壁上的加强筋441在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底部和所述内凹结构411的开口之间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处理设备,所述气体处理设备的风道结构2包括第一半壳21和第二半壳22,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半壳21和所述第二半壳22对接形成所述风道结构2,在所述气体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当所述出风口1处不慎进水,水从所述出风口1进入所述风道结构2,由于所述风道结构2由所述第一半壳21和所述第二半壳22对接安装成型,进入所述风道结构2的水会从所述第一半壳21和所述第二半壳22之间的对接安装位置穿出所述风道结构2,进而沿风道结构2的外壁流到所述底座4上,当所述电气件3直接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时,流到所述底座4上的水可以流到所述电气件3上,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半壳21的壳壁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半壳22的壳壁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第一半壳21和所述第二半壳22安装时,首先在所述安装槽中安装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之后再将所述第二半壳22的壳壁端面上的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进而用所述凸起将所述密封圈挤压在所述安装槽中,实现所述第一半壳21和所述第二半壳22的密封安装,如此,当所述出风口1中不慎进水时,进入所述风道结构2中的水也不会流到所述风道结构2的外部,进而避免了进入所述风道结构2的液体流到所述底座4上,也就避免了液体流到电气件3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