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及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302发布日期:2019-05-15 23: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及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及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的类型主要有热辐射式、热风式及接触式,由于热辐射式和热风式加热均匀性较差,烘烤周期长,以及耗能大的问题,而逐渐被接触式所代替。现有接触式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通常包括若干并列竖直设置的加热板及位于所述加热板下方的支撑板,所有的所述加热板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锂电池电芯。工作时将锂电池电芯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通过所述加热板与锂电池电芯的表面接触,通电后所有的所述加热板均发热,以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发热丝绕成回环曲折的蛇形并置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发热丝均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接触。然而,现有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a、由于所有的所述加热板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需要整体移动所述加热板,才能够将所述加热板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因而,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不方便使用。

b、当锂电池电芯数量较少时,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所述加热板工作的数量,因而,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用、及节能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及其加热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干燥锂电池电芯,其包括至少两块加热板,所有的所述加热板上下叠置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加热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容纳空间,相邻的两块所述加热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用于防止所述锂电池电芯相对所述加热板移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若干横条和若干纵条,所述若干横条间隔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上,所述若干纵条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条上,所述若干横条和若干纵条之间形成若干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形成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的电芯容纳单元。

优选地,所述横条与所述纵条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电芯容纳单元的体积能够随着所述纵条相对所述横条运动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电源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连接装置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加热板供电。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板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加热板相连,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的加热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间隔机构,所述第一间隔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加热板相抵接,以使该加热板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的加热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位置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间隔机构,所述第二间隔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的加热板相抵接,以使该加热板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的加热板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隔机构或/和第二间隔机构与所述加热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包括若干加热板单元,所述加热板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覆盖有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设置于所述加热板的表面上,用于防止锂电池电芯相对加热板移动。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耐磨装置,所述耐磨装置固定在所述加热板的底面,用于在加热板移动时防止加热板磨损。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上,用于标识所述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用于在搬运加热板时与搬运装置固定。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搬运定位机构,所述第二搬运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板上,用于在放置加热板时固定加热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加热板,所有的所述加热板上下叠置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加热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容纳空间,相邻的两块所述加热板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时,可根据锂电池电芯的数量设置所述加热板的数量,将安装有所述锂电池电芯的所述加热板上下叠置在一起即可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便于使用和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加热装置装有锂电池电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加热装置装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加热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干燥锂电池电芯100,其包括若干加热板1,所有的所述加热板1上下叠置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加热板1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容纳空间11,相邻的两块加热板1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热板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运用中,所述加热板1的数量通常为两块或两块以上。

所述加热板1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12及第二表面13,相邻的加热板1的所述第一表面12和所述第二表面13面向所述容纳空间11,所述第一表面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14,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4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邻的加热板1相连。所述第二表面13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15,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13相邻的加热板1相连。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4为圆形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为与所述凹槽相互匹配的圆柱。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4可以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可以为第二磁铁,通过相邻的加热板1的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相互吸附,从而对所述加热板1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1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为了可以灵活地运用于不同的场景,所述加热板1可以包括若干加热板单元,所述加热板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即所述加热板1的面积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为了增加所述加热板1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表面12及第二表面13覆盖有保护层16。所述保护层16的材料可以是釉或玻璃纤维等。为了便于加热板1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加热板1上还设置有电源连接装置2,所述电源连接装置2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加热板1供电。所述电源连接装置2可以是插头、插座或弹簧顶针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连接装置2为固定在所述加热板1端部的插座。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100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板1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3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或红外温度传感器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3固定在所述加热板1上。使用过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用于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3传送的温度信息获取所述发热板的温度,从而控制所述加热板1内的发热丝的电流,以控制所述加热板1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4,用于所述防止锂电池电芯100相对加热板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若干横条41和若干纵条42,所述若干横条41间隔设置在所述加热板1上,所述若干纵条42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条41上,所述若干横条41和若干纵条42之间形成若干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形成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电芯容纳单元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条41与所述纵条42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电芯容纳单元43的体积能够随着所述纵条42相对所述横条41运动而变化,因而可根据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大小,移动所述纵条42,以将所述锂电池电芯100放置于所述电芯容纳单元43内。具体地,所述横条41设置有沿所述横条41的纵向延伸的扣接槽411,所述纵条42固定有与所述扣接槽411相互扣接的螺栓(图中未示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螺栓能够沿着所述扣接槽411的导向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装置4也可以为若干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12处的限位柱或限位板,所述限位柱或限位板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所述电芯容纳单元43。

其中,为了更好地固定所述锂电池电芯100,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防滑层(图中未示出),所述防滑层设置于所述加热板1的表面上,用于防止锂电池电芯100相对加热板1移动。所述防滑层可以是硅胶层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层是置于所述保护层16上的硅胶层。为了在取放时减少对所述加热板1的磨损,增加加热板1的使用寿命,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耐磨装置5,所述耐磨装置5固定在所述加热板1的底面,用于加热板1移动时防止加热板1磨损。所述耐磨装置5可以是金属体或非金属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装置5为橡胶条。

所述锂电池电芯100加热装置还包括识别装置6,所述识别装置6设置在所述加热板1上,用于标识所述加热板1。所述识别装置6可以是识别牌、识别卡或其它识别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1的一端上固定有作为识别装置6的识别牌,所述识别牌上设置有序列号,通过所述识别牌上的序列号可以区别不同的加热板1,当然,可以在所述识别牌上设置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电芯100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设置于所述加热板1上,用于搬运加热板1时与搬运装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为定位块,搬运所述加热板1时,通过机器人的机械手或者叉车的手臂插入所述加热板1的地面,并与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相配合,从而可稳定可靠地将所述加热板1移动至预设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可以为定位槽或者定位柱等,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可稳定可靠地将所述加热板1放置于预设位置处,所述锂电池电芯100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搬运定位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搬运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板1上,用于放置加热板1时固定加热板1,即当将所述加热板1从所述加热装置取出后,通过所述第二搬运定位机构可稳定可靠地将所述加热板1放置于预设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搬运定位机构7可以为定位槽或者定位柱等,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12上还设置有第一间隔机构(图中为示出),所述第一间隔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邻的加热板1相抵接,以使该加热板1与所述第一表面12相邻的加热板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表面13设置有第二间隔机构8,所述第二间隔机构8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13相邻的加热板1相抵接,以使该加热板1与所述第二表面13相邻的加热板1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间隔机构与所述第二间隔机构8,因而可较好地避免加热板1变形,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板1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为了能够匹配高度不同的锂电池电芯100,所述第一间隔机构或/和第二间隔机构8与所述加热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间隔机构可以为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或者水平延伸的支撑条等,所述第二间隔机构8也可以为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或者水平延伸的支撑条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隔机构8为与所述加热板1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相连的支撑块,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与所述支撑块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从而可调节加热板1之间的高度,即所述第二间隔机构8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5实现与相邻的加热板1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其包括上述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于该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的加热装置与上述所述的加热装置结构相同,因此,也具备相同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加热板1,所有的所述加热板1上下叠置在一起,相邻的两块加热板1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容纳空间11,相邻的两块加热板1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对锂电池电芯100进行干燥时,可根据锂电池电芯100的数量设置所述加热板1的数量,将安装有所述锂电池电芯100的所述加热板1上下叠置在一起即可对锂电池电芯100进行干燥,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便于使用和节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及其加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