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939发布日期:2019-11-08 23:1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用于冷凝可凝性汽体,使之变为液体,此种冷却器因为管程较长,被冷凝的汽体乃至冷凝后的液体与冷却水接触的时间长,故冷凝效果好,同时还起到冷却作用,因此,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壳程的容积较大,冷却水在壳程的流速较小,导致冷却效率比其它类型的冷凝器低,如果需要的换热面积较大时设备的体积往往很大,影响了其的应用场合,相对来说,冷凝效果差一些;而且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不能拆卸进行更换内部零件,给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其具有能打开上盖且冷凝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其包括冷却器本体和端盖;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设有可凝气体进气管;所述可凝气体进气管呈L型;所述可凝气体进气管一端伸出冷却器本体侧壁置于冷却器本体外侧,另一端置于冷却器本体中部且朝向冷却器本体的底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还设有外盘管和内盘管;所述外盘管顶端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另一端连接于可凝气体进气管一端;所述的外盘管底端连接有第二汇聚管;所述内盘管顶端连接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另一端连接于可凝气体进气管一端;所述内盘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汇聚管;所述冷却器本体底部贯穿设有冷却液出液管;所述第一汇聚管和第二汇聚管分别连接于冷却液出液管;所述的冷却器本体与端盖之间设有可拆卸装置。外盘管和内盘管的设置能增大可凝气体与冷却器本体内部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冷却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装置包括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三凸耳、第四凸耳、第一螺栓组件和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对称固定于端盖的周边上;所述的第三凸耳和第四凸耳分别与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相对应且固定于冷却器本体的外周边顶部;所述的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三凸耳和第四凸耳均设有与螺栓组件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螺栓组件螺纹连接第一凸耳和第三凸耳;所述的第二螺栓组件螺纹连接第二凸耳和第四凸耳。设有凸耳与螺栓组件便于拆卸清理以及更换内部零件。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内侧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一端伸出冷却器本体侧壁伸出冷却器本体外侧。冷却水进水管设置于冷却器本体底部有利于能够提高冷却的质量,使可凝气体更易于液化成液体,提高液化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底部远离冷却水进水管一侧还设有排尽管;所述的排尽管贯穿固定于冷却器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的排尽管上设有相匹配的球阀。排尽管便于将冷却器本体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便于对冷却器本体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端盖顶部设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的冷却水出水管穿接固定于端盖上。冷却水出水管与冷却水进水管使得冷却水不断从冷却器本体底部向上部移动,而可凝气体沿着内外盘管向下移动,能够提高冷凝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端盖顶部还设有放空管;所述的放空管贯穿固定于端盖上;所述的放空管上设有相匹配的球阀。放空管使得冷却器本体在不打开端盖的情况下,能将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保持冷却器的干净。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器本体与端盖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于端盖底部的边缘上。密封圈使得冷却器本体与端盖能够形成密封的空间,便于冷凝冷却器正常工作,进而提高冷凝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使可凝气体通入内外盘管,增大可凝气体与冷却器本体内部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冷却效率;冷却器本体与端盖上设有凸耳与螺栓组件便于拆卸清理以及更换内部零件;冷却水进水管设置于冷却器本体底部有利于能够提高冷却的质量,使可凝气体更易于液化成液体,提高液化效率;排尽管便于将冷却器本体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便于对冷却器本体进行清洗;冷却水出水管与冷却水进水管使得冷却水不断从冷却器本体底部向上部移动,而可凝气体沿着内外盘管向下移动,能够提高冷凝效果;放空管使得冷却器本体在不打开端盖的情况下,能将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保持冷却器的干净;密封圈使得冷却器本体与端盖能够形成密封的空间,便于冷凝冷却器正常工作,进而提高冷凝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打开端盖、冷却效率高的优点,能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水器。

图中:1-冷却器本体;2-端盖;3-第一凸耳;4-第二凸耳;5-冷却水出水管;6-放空管;7-第三凸耳;8-第四凸耳;9-可凝气体进气管;10-第一分流管;11-第二分流管;12-外盘管;13-内盘管;14-第一汇聚管;15-第二汇聚管;16-冷却水进水管;17-排尽管;18-冷却液出液管;19-第一螺栓组件;20-第二螺栓组件;2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闭式盘管冷凝冷却器,其包括冷却器本体1和端盖2;所述冷却器本体1内部设有可凝气体进气管9;所述可凝气体进气管9呈L型;所述可凝气体进气管9一端伸出冷却器本体1侧壁置于冷却器本体1外侧,另一端置于冷却器本体1中部且朝向冷却器本体1的底部;所述冷却器本体1内部还设有外盘管12和内盘管13;所述外盘管12顶端连接有第一分流管10;所述第一分流管10另一端连接于可凝气体进气管9一端;所述的外盘管12底端连接有第二汇聚管15;所述内盘管13顶端连接有第二分流管11;所述第二分流管11另一端连接于可凝气体进气管9一端;所述内盘管13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汇聚管14;所述冷却器本体1底部贯穿设有冷却液出液管18;所述第一汇聚管14和第二汇聚管15分别连接于冷却液出液管18;所述的冷却器本体1与端盖2之间设有可拆卸装置,外盘管12和内盘管13的设置能增大可凝气体与冷却器本体1内部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冷却效率;所述的冷却器本体1与端盖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固定于端盖2底部的边缘上,密封圈21使得冷却器本体1与端盖2能够形成密封的空间,便于冷凝冷却器正常工作,进而提高冷凝效率。

具体地,所述的可拆卸装置包括第一凸耳3、第二凸耳4、第三凸耳7、第四凸耳8、第一螺栓组件19和第二螺栓组件20;所述的第一凸耳3和第二凸耳4对称固定于端盖2的周边上;所述的第三凸耳7和第四凸耳8分别与第一凸耳3和第二凸耳4相对应且固定于冷却器本体1的外周边顶部;所述的第一凸耳3、第二凸耳4、第三凸耳7和第四凸耳8均设有与螺栓组件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螺栓组件19螺纹连接第一凸耳3和第三凸耳7;所述的第二螺栓组件20螺纹连接第二凸耳4和第四凸耳8,设有凸耳与螺栓组件便于拆卸清理以及更换内部零件。

具体地,所述的冷却器本体1内侧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6;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16一端伸出冷却器本体1侧壁伸出冷却器本体1外侧,冷却水进水管16设置于冷却器本体1底部有利于能够提高冷却的质量,使可凝气体更易于液化成液体,提高液化效率;所述的冷却器本体1底部远离冷却水进水管16一侧还设有排尽管17;所述的排尽管17贯穿固定于冷却器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的排尽管17上设有相匹配的球阀,排尽管17便于将冷却器本体1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便于对冷却器本体1进行清洗。

具体地,所述的端盖2顶部设有冷却水出水管5;所述的冷却水出水管5穿接固定于端盖2上,冷却水出水管5与冷却水进水管16使得冷却水不断从冷却器本体1底部向上部移动,而可凝气体沿着内外盘管向下移动,能够提高冷凝效果;所述的端盖2顶部还设有放空管6;所述的放空管6贯穿固定于端盖2上;所述的放空管6上设有相匹配的球阀,放空管6使得冷却器本体1在不打开端盖2的情况下,能将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保持冷却器的干净。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冷却水通入冷却水进水管16,冷却水沿着冷却器本体1内部上升,顺着冷却水出水管5流出,将可凝气体通入可凝气体进气管9,可凝气体沿着可凝气体进气管9经过第一分流管10与第二分流管11,分别进入外盘管12和内盘管13,在冷却水的冷却下,可凝气体液化,并通过第一汇聚管14和第二汇聚管15从冷却液出液管18流出,收集结束,可通过控制球阀打开放空管6和排尽管17,将冷却器本体1内部的冷却水排尽,需要拆卸清洗或者更换零件时,通过螺栓组件进行拆卸冷却器本体1和端盖2。

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