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487发布日期:2020-02-21 18:5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提升用户体验成为设计空调所要考虑的关键点。其中,降低空调运行时的噪音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空调器运行时,室外机电机带动轴流风叶转动,外部空气进入室外机,在此过程中,空气经冷凝器直接冲击电机迎风面,会进一步增大外机运行的噪音,造成噪声污染。

由此可见,用户亟需一种可避免空气直接冲击电机迎风面的室外机,以降低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进入室外机的空气直接冲击电机迎风面、增大了室外机运行噪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电机以及一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于所述电机迎风面的进风路径上,以对吹向所述迎风面的进风进行导流。

当外部风进入室外机、经过导流结构时,导流结构可改变进风的流动方向,进风不会直接冲击电机的迎风面,进而避免进风冲击电机产生噪音,降低了室外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减小了噪声污染。

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朝向进风方向的一侧具有导流曲面或导流斜面。

这样,吹向导流结构的进风可沿导流曲面或导流斜面分散流动,避免进风冲击导流结构,从而避免导流结构振动产生噪音;且可降低对进风流动的阻碍,保证室外机的正常工作。

可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这样避免电机与导流结构接触,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固定于所述室外机的电机支架,所述迎风面所在的所述电机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罩的空腔内。

这样,导流结构为一导流罩,导流罩固定于电机支架且罩住电机迎风面所在的一端,可使导流结构安装最为方便且占用的室外机内部空间最小,导流结构的实用性最强。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机支架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流罩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

这样,可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使导流罩固定于电机支架,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第一缺口,适于让位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

当紧固件依次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第一缺口可让位于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的部分,第一缺口作为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的部分的容纳空间,避免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的部分裸露在外面,节约了室外机的内部空间;且由于电机的一端位于导流罩的内部,影响散热效果,第一缺口可一定程度上作为空气流动的通道,有利于电机的散热;且导流罩的尺寸不会被突出在外的紧固件限制,导流罩的尺寸可以尽可能大,从而导流曲面的导风面积可以尽可能大,有利于提升对进风的导流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便于所述电机散热的散热孔。

这样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迎风面在所述导流罩的正向投影区域之外。

这样可避免进风通过散热孔直吹电机迎风面,进而保证在通过散热孔加快电机散热的同时不会产生噪音。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电机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适于经同一紧固件固定。

电机和导流罩共用第二安装孔,可节约电机支架上的空间,且将电机、电机支架及导流罩同时固定,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第二缺口,以让位于所述电机支架上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位置处的凸起。

安装导流罩时,第二缺口可让位于凸起,以使安装片配合电机支架上原有的结构,确保导流罩可安装;且凸起还可与第二缺口配合,以对导流罩进行限位,提高安装导流罩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进入室外机的空气直接冲击电机迎风面、增大了室外机运行噪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室外机。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室外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的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罩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罩的一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罩的另一视图;

图7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机;20-电机支架;201-第二安装孔;202-凸起;30-导流罩;301-安装片;3011-第一安装孔;3012-第二缺口;302-第一缺口;30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施例中室外机的爆炸图和装配图;其中,所述室外机包括电机10以及一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于所述电机10迎风面的进风路径上,以对吹向所述迎风面的进风进行导流。

其中,吹向电机10迎风面的风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室外机且经冷凝器吹来的进风,本实施例中的进风主要指经冷凝器吹来的进风,并以此为例,但不是对导流结构的限制。从而,所述迎风面为电机10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面。如图1所示方向,室外机风机位于室外机的前方,冷凝器(未画出)位于室外机的后方,室外机还包括电机支架20,电机10、电机支架20均位于风机与冷凝器之间且电机10固定于电机支架20,电机10的迎风面表现在图1中为电机10朝向冷凝器的一端的端面;外部风在室外机的轴流风叶带动下、经冷凝器吹向电机10。其中,导流结构可为设于电机10的迎风面与冷凝器之间的结构,也可为能罩住电机10迎风面的空腔结构。

本实施例中,若未设置所述导流结构,经冷凝器吹来的进风会直接冲击电机10的迎风面。其中,所述直接冲击指的是进风直接吹向电机10的迎风面。由于电机10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产生一定的噪音,若进风直接冲击电机10的迎风面,会进一步增大电机10的振动,导致电机10的运行噪音增大,进而导致室外机的运行噪音增大。

这样,如图3所示,当外部风进入室外机、经过导流结构时,导流结构可改变进风的流动方向,进风不会直接冲击电机10的迎风面,进而避免进风冲击电机10产生噪音,降低了室外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减小了噪声污染。

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朝向进风方向的一侧具有导流曲面或导流斜面。

由于当进风的风速达到一定程度后,若导流结构朝向进风方向的一侧为一平面或类似平面,进风快速冲击导流结构,导流结构也可能振动产生噪音;且平面会对进风的流动形成极大的阻碍。

这样,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朝向进风方向的一侧具有导流曲面或导流斜面,吹向导流结构的进风可沿导流曲面或导流斜面分散流动,避免进风冲击导流结构,从而避免导流结构振动产生噪音;且可降低对进风流动的阻碍,保证室外机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曲面降低噪音的效果最佳,导流斜面次之。

可选的,所述电机10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具有间隙。

这样避免电机10与导流结构接触,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罩30,所述导流罩30固定于所述室外机的电机支架20,所述迎风面所在的所述电机10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罩30的空腔内。

其中,导流罩30具有开口且内部为一空腔,导流罩30的开口端固定于电机支架20,其封闭端朝向冷凝器且具有导流曲面。其中,导流罩30可以为一半球形,也可以为一半橄榄球形,从而导流罩30的导流曲面即为导流罩30的外壁。

这样,导流结构为一导流罩30,导流罩30固定于电机支架20且罩住电机10朝向冷凝器的一端,可使导流结构安装最为方便且占用的室外机内部空间最小,导流结构的实用性最强。

可选的,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011,所述电机支架20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01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201,所述导流罩3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011、所述第二安装孔201与所述电机支架20固定连接。

具体的,导流罩30包括设于其开口端边缘的安装片301,安装片301与导流罩30的壳体固定连接,安装片3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011。本实施例优选安装片301与导流罩30的壳体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优选安装片301在导流罩30的壳体开口端边缘均匀分布,可保证导流罩30与电机支架20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安装导流罩30时,可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011和第二安装孔201,以使导流罩30固定于电机支架20。其中,紧固件可为螺钉,也可为插栓等等。

这样,本实施例可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011和第二安装孔201,以使导流罩30固定于电机支架20,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第一缺口302,适于让位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011、所述第二安装孔201的紧固件。

具体的,安装片301紧贴导流罩30壳体的边缘,安装片301部分位于导流罩30壳体的内侧、部分位于导流罩30壳体的外侧,安装片301与导流罩30壳体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安装孔3011,沿着第一安装孔3011的延伸方向切割导流罩30,从而形成第一缺口302。这样,第一安装孔3011、第二安装孔201以及第一缺口302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第一缺口302的尺寸略大于插入上述安装孔的紧固件的尺寸。

这样,当紧固件依次插入第一安装孔3011和第二安装孔201后,第一缺口302可让位于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3011的部分,第一缺口302作为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3011的部分的容纳空间,避免紧固件突出第一安装孔3011的部分裸露在外面,节约了室外机的内部空间;且由于电机10的一端位于导流罩30的内部,影响散热效果,第一缺口302可一定程度上作为空气流动的通道,有利于电机10的散热;且导流罩30的尺寸不会被突出在外的紧固件限制,导流罩30的尺寸可以尽可能大,从而导流曲面的导风面积可以尽可能大,有利于提升对进风的导流效果。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便于所述电机10散热的散热孔303。由于导流罩30整体近似为一密封结构且覆盖了电机10迎风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10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在导流罩30上设置了散热孔303,有利于电机10的散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孔303位于所述迎风面在所述导流罩30的正向投影区域之外。

其中,所述正向投影区域指的是:如图1所示方向,电机10迎风面从前向后投影到导流罩30上所形成的投影区域。由于进风直吹电机10迎风面会产生噪音,若散热孔303处于电机10迎风面的直吹风路径上,进风会通过散热孔303直吹电机10迎风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并影响导流曲面的导流效果。其中,电机10迎风面的直吹风路径指的是:如图1所示方向,将电机10迎风面由前向后平移直到冷凝器,电机10迎风面经过的空间。

这样,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孔303位于电机10迎风面在导流罩30的正向投影区域之外,可避免进风通过散热孔303直吹电机10迎风面,进而保证在通过散热孔303加快电机10散热的同时不会产生噪音。

可选的,所述散热孔30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机10的轴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零。

其中,散热孔303是贯穿导流罩30的,从而散热孔303在导流罩30的内壁和外壁上各有一进口,散热孔303的延伸方向为散热孔303其中一进口指向另一进口的方向。电机10的轴向表现在图1中为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方向,电机10迎风面的进风方向基本可以看作是由后向前,若散热孔303的延伸方向与电机10迎风面的进风方向平行,进入散热孔303的进风量最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导流罩30的导流效果。

这样,本实施例中散热孔303的延伸方向与电机10的轴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零,散热孔303的延伸方向不会与电机10迎风面的进风方向平行,避免大量进风进入散热孔303,从而降低散热孔303对导流罩30的导流效果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导流罩30的降噪效果。

可选的,所述散热孔303在所述导流罩30上均匀分布。这样可保证电机10各个位置同等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电机10的整体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流罩30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电机10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3011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201适于经同一紧固件固定。

其中,电机10的安装孔指的是电机10上设置的安装孔(未示出)。室外机中,电机10也是通过安装孔固定于电机支架20,即电机支架20上设有电机10用的安装孔,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电机支架20上电机10用的安装孔、电机10上设置的安装孔,可将电机10固定于电机支架20。本实施例中,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011、第二安装孔201,可将导流罩30固定于电机支架20上。若电机支架20上分别设有电机10用的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201,即电机10用的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201不是同一个孔,会浪费电机支架20上的空间,两次安装也较为麻烦。

这样,本实施例中电机10的安装孔、第一安装孔3011以及第二安装孔201适于经同一紧固件固定,电机10和导流罩30共用第二安装孔201,可节约电机支架20上的空间,且将电机10、电机支架20及导流罩30同时固定,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

可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第二缺口3012,以让位于所述电机支架20上与所述第二缺口3012对应位置处的凸起202。

具体的,安装片301上设有第二缺口3012,电机支架20上设有凸起202,第二缺口3012的位置与凸起202对应。凸起202用于加强电机支架20的结构强度或连接电机支架20上的其他结构。其中,第二缺口30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与之对应的,凸起202的数量也至少为一个,但第二缺口3012与凸起202的数量相同。

这样,安装导流罩30时,第二缺口3012可让位于凸起202,以使安装片301配合电机支架20上原有的结构,确保导流罩30可安装;且凸起202还可与第二缺口3012配合,以对导流罩30进行限位,提高安装导流罩30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电机10与所述导流罩3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所述电机10散热。

本实施例中导流罩30有一种安装方式为:导流罩30刚好套住电机10,从而导流罩30的内壁紧贴电机10的侧壁。上述安装方式会影响电机10的散热,而本实施例优选电机10与导流罩3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即导流罩30不会采用上述安装方式,不会影响电机10的散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室外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外机中,当外部风经冷凝器进入室外机、经过导流罩30时,导流罩30的导流曲面可改变进风的流动方向,使进风沿导流曲面分散流动,进风不会直接冲击导流罩30,且也避免了进风直接冲击电机10迎风面,进而避免进风冲击电机10产生噪音,降低了室外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减小了噪声污染。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