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4440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六预设温度Τ2,调节单元10则控制内风机以超低速度运转,并返回检测内管温度Tfte;
[0147]第五判断模块103如果判断出室内机的内管温度Tfte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温度Τ2,则继续判断内管温度Tfte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温度T3,如果判断出内管温度大于第七预设温度T3,调节单元10则控制内风机以低转速运转,并返回检测内管温度;
[0148]第三控制模块104,用于在第五判断模块103判断出室内机的内管温度Tfte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温度T3,控制内风机以中低转速运转,并返回检测内管温度。
[0149]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第三控制单元6的结构框图。
[0150]如图15所示,可选地,第三控制单元6包括:第四控制模块61和第五控制模块62,具体地,在判断出结霜厚度满足制热运行条件的情况下,第四控制模块61将空调器的压缩机和外风机关闭停止运行,同时控制空调器的内风机高风挡持续运行;同时对空调器按照该状态运行的时间进行计时,然后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达到第四预设时间t2,其中,t2为制冷转制热压缩机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可选取30-45S ;在计时达到第四预设时间t2的情况下,第五控制模块62控制空调器转为制热运行。
[0151]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另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152]如图16所示,可选地,在控制空调器制热运行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检测单元11、第四判断单元12、第四控制单元13和第五控制单元14。第四检测单元11用于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启动达到第五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实时检测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内管温度;第四判断单元11用于判断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第四控制单元12用于在第四判断单元判断出内管温度小于第八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继续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并在空调器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的时间达到第六预设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停机;第五控制单元14用于在第四判断单元判断出内管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按照第二频率运行,并在判断出内管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九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停机,或在判断出内管温度小于第九预设温度的情况下,返回控制空调器继续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其中,第二频率小于第一频率。
[0153]具体地,第五预设时间丨3为干燥阶段压缩机启动后对内管温开始进行判断的时间,可选取60-120S ;第八预设温度T5为制热干燥过程系统退出完成该功能的内管温度,可选取56-58?;第六预设时间t6为干燥阶段最大运行时间,可选取10-12min ;第九预设温度为干燥过程系统退出完成该功能的内管温度,可选取62-64? ;
[0154]在空调器启动制热运行的达到第五预设时间〖3时,第四检测单元11开始实时检测室内机的内管温度Tfte;得到内管温度T _后由第四判断单元11判断Tfte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τ5,当Tfte小于第八预设温度1~5时,第四控制单元12控制空调器按照原制热启动频率继续运行,在此情况下,如果空调运行的时间达到干燥阶段最大运行时间t6,则控制空调器停机,完成清洗功能,如果空调运行的时间没有达到干燥阶段最大运行时间t6则返回继续!^胃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T5;当T 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时Τ5,由第五控制单元14控制空调器以第二频率降频运行,在第二频率下判断Tfte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九预设温度Τ6,如果Tfte小于第九预设温度TfJlj返回继续判断T 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温度T5;如果T 大于或等于第九预设温度Τ6,则控制空调器停机,完成清洗功能。
[0155]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另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156]如图17所示,可选地,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启动达到第五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实时检测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内管温度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15、第五判断单元16、第六控制单元17、第六判断单元18以及第七控制单元19,其中,计算单元15用于在空调器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的时间达到第七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计算时间间隔为第七预设时间的检测到的两次内管温度的内管温差;第五判断单元16用于判断在第八预设时间内内管温差是否均大于或等于第十预设温度;第六控制单元17用于在第五判断单元16判断出在第八预设时间内内管温差均大于或等于第十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停机;第六判断单元18用于在第五判断单元16判断出在第八预设时间内所内管温差不均大于或等于第十预设温度,或者在第五判断单元16判断出内管温差均大于或等于第十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达到第八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判断空调器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的时间是否达到第六预设时间;以及第七控制单元19用于在第六判断单元18判断出空调器按照第一频率制热运行的时间达到第六预设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停机,或在第六判断单元18判断出空调器按照第一频率运行的时间未达到第六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返回计算时间间隔为第七预设时间的检测到的两次内管温度的内管温差。
[0157]具体地,在控制器进入制热运行模式后,如果运行的达到第七预设时间t4时,计算单元15开始计算时间间隔为第七预设时间&的检测到的两次内管温度的内管温差ΛΤ ;其中,第七预设时间&为干燥阶段内管温变化的连续判断条件时间,可选取30-60S ;如果第五判断单元16在第八预设时间t5内判断两次内管温度的温差AT持续大于第十预设温度T4,由第六控制单元17控制空调器停机,完成清洗功能。其中,T4为干燥过程的干燥效果内管温变化速度判断值,可选取3-5°C ;第六判断单元18如果在第八预设时间t5内判断有两次内管温度的内管温差△ T有小于第十预设温度T4的值,或者时间没有达到第八预设时间t5,则由第六判断单元18判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t6,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由第七控制单元19控制空调器停机,完成清洗功能。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返回继续计算时间间隔为第七预设时间的检测到的两次内管温度的内管温差ΔΤ。
[015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该空调器通过先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次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实现了通过制冷运行来达到室内机的凝露结霜,达到了进行结霜产生低温来降低室内机细菌的活性和生存能力。在此之后,在结霜厚度满足制热运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空调器制热运行,实现了能够迅速产生高温,将细菌杀死或再一次降低细菌活性,并且制热运行能快速融化霜层,实现了利用霜层融化的流水将尘埃和细菌带走。此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实现了通过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实现自动清洗除尘,无需增加空调器的运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加运动机构的除尘方式导致空调器成本升高稳定性较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空调器自动清除除尘、降低空调器成本投入和降低安全隐患的效果。
[0159]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016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161]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0162]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63]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6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第一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空间的第二室外环境温度和第二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第二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 判断所述空调器的结霜厚度是否满足制热运行条件;以及 在判断出所述结霜厚度满足所述制热运行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空间的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第一室内环境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A判断:判断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或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B判断:判断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或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其中,在所述A判断或所述B判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对应的第一目标频率,其中,在所述空调器中存储有与不同的室内环境温度和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频率;以及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频率制冷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湿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包括: 检测环境湿度; 计算所述环境湿度、所述第一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温度对应的凝露点温度;以及 调节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频率和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步数,以使所述室内机的内管温度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均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和第四预设温度之间,其中,T3 = Td-TB, T4 = Td-TA, T3为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4为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d为所述凝露点温度,TA为第一预设差值常数,TB为第二预设差值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二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温度对应的第二目标频率;以及 控制所述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直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频率达到所述第二目标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的结霜厚度是否满足制热运行条件包括: 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首次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并每间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再次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其中,所述计时时间的起始时刻为所述实际运行频率达到所述第二目标频率的时刻; 计算相邻两次获取到的所述排气过热度的过热度差值; 判断所述过热度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常数;以及在判断出所述过热度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值常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计时时间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间, 其中,在判断出所述过热度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值常数的情况下,或在判断出所述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结霜厚度满足所述制热运行条件,在判断出所述计时时间未达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返回获取所述排气过热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继续制冷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内管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内管温度调节所述空调器的内风机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内管温度调节所述空调器的内风机的转速包括: 判断所述内管温度是否大于第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