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779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我国目前已有33对千米以下矿井,工作面温度高达30_40°C,相对湿度达95% -100%,矿井热害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严重地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得井下作业人员体能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为了治理矿井热害,人们在井口房侧壁上设置空气换热器,对室外空气进行降温处理,然后通过井内原有矿井通风系统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井下,以达到治理热害的目的。但是现在使用的空气换热器都配备风机等辅助动力,外形方正,靠电力驱动,翅片间距小且密封效果不好,这就会造成噪音大、风阻大、漏风率高而影响换热降温效果、运行费用高、节能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另外,煤矿含尘量大,空气换热器翅片很容易被堵塞而影响换热,同时煤矿空气湿度大,会产生大量冷凝水,冷凝水若是附在翅片上表面同样会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矿井原有通风系统产生的负压将井口房内由无动力换热器降温处理的空气输入井下,无动力换热器不配备风机,不靠电力驱动,没有噪音,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无动力换热器四周由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密封,减小了漏风率,这样有效地增加了空气的换热量,矿井口的降温保温效果更加明显,而且通过设置过滤网可有效隔离粉尘,防止翅片脏堵而影响换热,亲水铝箔翅片使冷凝水及时排走而不会附在翅片表面影响换热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包括设在矿井井口外侧的井口房,在井口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无动力换热器,所述无动力换热器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的盘管组,一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罩设在盘管组的外侧,在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的外侧设有过滤网,内侧设有百叶窗,所述盘管组包括若干列紫铜盘管,在紫铜盘管的外侧表面设有亲水铝箔翅片,在每个盘管组的底部均设有一积水盘,各积水盘通过一冷凝水水管与外界相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矿井原有通风系统产生的负压将井口房内由无动力换热器降温处理的空气输入井下,无动力换热器不配备风机,不靠电力驱动,没有噪音,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无动力换热器四周由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密封固定,减小了漏风率,这样有效地增加了空气的换热量,矿井口的降温保温效果更加明显,而且通过设置过滤网可有效隔离粉尘,防止翅片脏堵而影响换热,亲水铝箔翅片使冷凝水及时排走而不会附在翅片表面影响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动力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井口房,2、无动力换热器,3、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4、过滤网,5、百叶窗,6、盘管组,7、积水盘,8、冷凝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
[001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2]如图1-3所示,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包括设在矿井井口外侧的井口房1,在井口房I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无动力换热器2,所述无动力换热器2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的盘管组6,一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3罩设在盘管组6的外侧,在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3的外侧设有过滤网4,内侧设有百叶窗5,所述盘管组6包括若干列紫铜盘管,在紫铜盘管的外侧表面设有亲水铝箔翅片,在每个盘管组6的底部均设有一积水盘7,各积水盘7通过一冷凝水水管8与外界相连通。
[0013]将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无动力换热器2与热泵制冷机组相连,外部空气通过亲水铝箔翅片和紫铜盘管中的冷冻水换热,空气中的灰尘由过滤网4有效隔离,防止亲水铝箔翅片脏堵而影响换热,通过利用原有矿井通风系统在井口产生的负压使得处理后的空气送入井下各通风巷道。本实用新型没有风机不需要电力驱动,没有噪音,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井下降温降湿的目的。可将无动力换热器2做得大而薄,成薄板状,减少紫铜盘管的排数,亲水铝箔翅片间距加大,以减小风阻使外部空气在原有矿井通风系统下轻松进入井口房I内,同时保证换热效果。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冷凝水不会附在亲水铝箔翅片表面,有效防止了冷凝水附在亲水铝箔翅片表面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冷凝水全部流入积水盘7,通过冷凝水水管8流至外界。针对矿井空气湿度大,冷凝水量大的问题,可以增大积水盘7容积和冷凝水水管管径8,以及时排除冷凝水。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无动力换热器2四周由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3密封,这样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井口房I的墙体时可保证没有缝隙,减小了漏风率。
[001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矿井井口外侧的井口房,在井口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无动力换热器,所述无动力换热器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的盘管组,一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罩设在盘管组的外侧,在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的外侧设有过滤网,内侧设有百叶窗,所述盘管组包括若干列紫铜盘管,在紫铜盘管的外侧表面设有亲水铝箔翅片,在每个盘管组的底部均设有一积水盘,各积水盘通过一冷凝水水管与外界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矿井通风专用无动力空气换热装置,包括设在矿井井口外侧的井口房,在井口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无动力换热器,所述无动力换热器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的盘管组,一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罩设在盘管组的外侧,在铝合金保温密封框架的外侧设有过滤网,内侧设有百叶窗,所述盘管组包括若干列紫铜盘管,在紫铜盘管的外侧表面设有亲水铝箔翅片,在每个盘管组的底部均设有一积水盘,各积水盘通过一冷凝水水管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靠电力驱动,没有噪音,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漏风率低,有效地增加了空气的换热量,矿井口的降温保温效果更加明显,而且通过设置过滤网可有效隔离粉尘,防止翅片脏堵而影响换热。
【IPC分类】F24F13-30, F24F13-24, F24F13-28
【公开号】CN204345885
【申请号】CN201420801152
【发明人】范廷华, 郭国秋, 刘宁, 陈国 , 李亚军, 刘海东, 马明明
【申请人】济南国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