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21844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交叉布置且在同一平面内的换热器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位于内侧的换热单元内的集流管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非通孔17和至少一个通孔18,所述至少一个非通孔17用于插设位于内侧的换热单元内的扁管,所述至少一个通孔18用于穿设位于外侧的换热单元内的扁管。
[0077]下面分别对图8和图9中应用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78]图8中,第二换热介质可以采取从空调机的室内侧冷凝下来的冷凝水,温度约在15-20度。蒸发器10的冷凝水收集之后,将其导入第二换热单元的进口,第二换热单元的一端可以连接水栗等动力装置,通过冷凝水与第一换热单元内循环工质和第一换热单元外的第一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介质可以为空气或水,即该空调系统保留风冷或水冷的同时,还通过第二换热介质(冷凝水)进行换热。当然,该系统中,冷凝水也可以换为另外的冷媒,水栗可以用另外的小型压缩机系统代替,第二换热单元内走另外的冷媒。
[0079]图9中,第一换热单元内的循环工质以制冷剂气体为例,开关阀14能够导通或关断其所在的管路,当开关阀14关闭时,蒸发器12出口直接与压缩机10进口连通,从蒸发器1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会直接进入压缩机10的吸气端,而不参与到对冷却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的冷却过程,空调系统进行正常的循环;当开关阀14打开时,蒸发器12出口与压缩机10进口之间的连接支路被截断,从蒸发器12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二换热单元内,作为第二换热介质进一步冷却第一换热单元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实现空调系统中热能的充分利用。
[0080]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优点:
[0081]1、通过设置第二换热单元,形成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之间还可以采用热传导结构进行连接,以增强换热;
[0082]2、上述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中,一个可以按正常的循环工质进行循环,另一个系统可以用空调的冷凝水进行循环换热,达到废热的利用;或者第二个独立系统直接用另外的冷媒或制冷循环进行冷却换热,从而达到提高换热的效果;或者,第二个独立系统还可以采用回热的方式,引入蒸发器出口的冷媒冷却过冷部分,以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
[0083]3、第二个独立系统可以全局分布(占100% ),也可以是局部分布(比如占20%、50%等),以达到只冷却关键部分的目的;
[0084]4、解决了普通的微通道平行流的一些局限性:比如只能采用风冷换热方式、只能采用单工质冷媒换热方式、只能通过外部泡水的换热方式;
[0085]5、不需改变现有的第一换热单元的结构形式,通过简便方法改变换热的方式,从而提供更多的换热方案选择;
[0086]6、集流管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适用于现有的量产工艺,加工方便且节省空间。
[0087]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主要应用于空调换热器,也可用于其他类似场合。
[008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内部流通有循环工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外部流通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流通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邻近布置以实现热传递,进而使得所述循环工质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和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之间设有热传导结构,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热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结构为翅片(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5)为连续结构或间断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和/或所述热传导结构的外部也流通有所述第一换热介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集流管(I)和至少一个第一扁管(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2)插设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集流管(I)之间,并形成第一循环通道; 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集流管(3)和至少一个第二扁管(4),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扁管(4)插设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集流管(3)之间,并形成第二循环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I)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3)包括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I)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3)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通孔(7); 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I)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2)插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非通孔(6)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扁管(4)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8),并插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通孔(7)内; 或者,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9),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扁管(4)插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通孔(7)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2)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9),并插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非通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所流通的第二换热介质相同或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交叉布置,且在同一平面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相邻布置,且在不同平面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单元采用微通道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平行流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用于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0)、节流机构(11)和蒸发器(12),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作为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10)与所述节流机构(11)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冷凝水。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所述空调系统中循环的低温气态的循环工质。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一端通过动力装置(13)与所述蒸发器(12)的冷凝水出口相连,所述动力装置(13)用于为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内流体的流动提供动力。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12)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0)的进气口连接。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连接支路,所述连接支路上设置有开关阀(14)。1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2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位于内侧的换热单元内的集流管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非通孔(17)和至少一个通孔(18),所述至少一个非通孔(17)用于插设位于内侧的换热单元内的扁管,所述至少一个通孔(18)用于穿设位于外侧的换热单元内的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其中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第一换热单元的内部流通有循环工质,第一换热单元的外部流通有第一换热介质,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流通有第二换热介质,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邻近布置以实现热传递,进而使得循环工质能够分别与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增加了第二换热单元,并与第一换热单元邻近布置,使循环工质和第二换热介质之间可进行热传递,而在第一换热单元外部还流通有第一换热介质,因此循环工质可以分别与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大大增强,提高换热效率,实现能源充分利用,满足多种换热需求。
【IPC分类】F24F13/30, F28F1/00
【公开号】CN204787173
【申请号】CN201520486232
【发明人】王铭坤, 熊硕, 夏光辉, 韩鹏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