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冷凝器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39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冷凝器边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冷凝器边板。



背景技术:

车用冷凝器的边板作为保护冷凝器芯体的关键结构,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冷凝器乃至整车的散热系统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如图1-图4所示,现有的冷凝器边板结构主要有两种:平型边板和U型边板,其中:

1、平型边板

虽然工艺简单,但是端部的钎焊结构强度是不够的,在生产过程边板无法充分和集流管钎焊,且容易存在脱焊的情况,造成芯体过钎焊炉后变形较大,尺寸规格无法满足要求,从而造成芯体较高不良率。

2、U型边板(仅保护性设计)

U型边板的使用有装车和保护芯体两种,在仅为保护芯体的设计中,使用这种形式是多余的,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用料成本和工艺成本。

中国专利CN202284877U提出了对边板进行改进,公开一种车用空调冷凝器的堵帽与边板总成,包括堵帽与边板,所述堵帽带有沿其端部向外侧延伸的扣合板,所述扣合板位于边板的上方,扣合板上及边板上设有相匹配的扣合结构,扣合板的下表面与边板的上表面间焊接固定。堵帽和边板间通过扣合结构相联接,通过堵帽来对边板定位,取消了边板与集液管间需经氩弧焊点焊的环节,降低了在焊接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芯体产生泄漏的风险,提高了芯体在整车中的使用寿命,且强度高于现有结构的产品。但该结构还存在用料成本和工艺成本较高,并且没有考虑掉带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充分保证边板和集流管焊接强度、降低掉带率的车用冷凝器边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冷凝器边板,与集流管连接,包括平型边板本体,所述平型边板本体的两端设有钎焊端,平型边板本体表面分布设有多个防掉带凸包,所述平型边板本体通过钎焊端与集流管连接。

所述平型边板本体端部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半径为集流管半径的0.9~1.1倍。

所述钎焊端的高度H满足2.0mm≤H≤9.0mm。

所述防掉带凸包为三棱柱形或半圆柱形。

所述防掉带凸包的最大高度G满足0.2mm≤G≤1.0mm。

所述多个防掉带凸包均匀分布设置在平型边板本体表面上。

所述钎焊端与平型边板本体垂直设置。

所述钎焊端与集流管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车用冷凝器边板与集流管的连接处增加钎焊端,钎焊端和集流管圆弧紧靠,端部圆弧半径R和集流管的半径近似,充分保证边板和集流管焊接强度,增加对于整个芯体的保护,减少过炉后芯体的尺寸不良;

(2)本发明在平型边板本体表面设置防掉带凸包,保证翅片(散热片)与芯体良性焊接,大大降低掉带率;

(3)本发明钎焊端的高度H满足2.0mm≤H≤9.0mm,防掉带凸包的最大高度G满足0.2mm≤G≤1.0mm,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用料成本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型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平型边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U型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U型边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冷凝器边板,与集流管连接,包括平型边板本体1,平型边板本体1的两端设有钎焊端2,平型边板本体1表面分布设有多个防掉带凸包3,多个防掉带凸包3均匀分布设置在平型边板本体1表面上。所述钎焊端2与平型边板本体1垂直设置,平型边板本体1通过钎焊端2与集流管焊接。

平型边板本体1端部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半径R为集流管半径的0.9~1.1倍。

钎焊端2的高度H满足2.0mm≤H≤9.0mm。

本实施例中,防掉带凸包3的形状为三棱柱形,其的最大高度G满足0.2mm≤G≤1.0mm。

通过上述结构,车用冷凝器边板与集流管能够可靠连接,增加对于整个芯体的保护,减少过炉后芯体的尺寸不良,同时通过在平型边板本体1表面设置的防掉带凸包3降低了掉带率。

实施例2

参考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掉带凸包3的形状为半圆柱形。其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