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1697发布日期:2018-06-12 19:5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一种制冷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在进行提纯时,首先需要将制品放进低温环境内进行冷冻,然后进行脱水提纯操作。

相关技术中,通常将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放进超低温冰箱等制冷设备内,超低温冰箱的温度一般在-86℃以下,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在取出时存在以下缺陷:

将制品从超低温冰箱取出后,直接放置在室温下,导致温度骤升,温度的骤变会影响生物制品的活性,甚至发生性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其中,调温操作的类型包括升温操作与降温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温箱体载入载体后或取出载体之前,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并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以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指定调温操作,在指定温度变化速率较小时,实现了箱内温度近似线性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不同的线性斜率,确定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降低了箱体内载体的活性因温度变化受到的影响。

其中,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

具体地,在将载体,比如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放置于深冷冻室内,在保温箱体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电动风门,与电动风门对应设置风机,在电动风门开启时,通过风流循环,与深冷冻室进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降温操作,以实现制品的冷冻,在需要取出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之前,深冷冻室切换至常温环境,通过风流循环,与常温环境执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升温操作,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温度骤变导致的对制品活性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速率越大,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至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少,温度变化速率越小,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变温值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多,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确定用户所需的温度调节周期数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在调温操作的类型为升温操作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上升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热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热,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温升,在完成预设温升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升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升温需求,在保温箱体内的载体为生物制品时,通过近似线性升温,降低了温度变化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保温箱体载体存储的适用性。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升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热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热,热源可以由冷凝器散热提供。

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定时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以实时调整压缩机的指令效果,实现在慢速升温过程中,电动风门长开,风机持续运行,以降低电动风门的开闭频率,以及风机的停开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在调温操作的类型为降温操作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冷;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冷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冷,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降温,在完成预设降温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降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降温需求,同时满足了部分载体缓冻的需求。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降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冷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冷,冷源可以由蒸发器散热提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压缩机,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使每个周期内实时温度变化变温值所需的时长小于或等于单位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实现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升温或降温,进而满足线性或近似线性变温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目标调节温度为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通过在保温箱体外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以使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温度能够反馈给控制电路板,以将环境温度作为目标调节温度,将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调节温度,使载体在被取出之前实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均匀升温至环境温度,在载体为生物制品时,能够使生物制品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降低取出后由于温度骤变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

具体地,以生物制品为例,在将生物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后,温度控制方法启动,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根据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预设存储温度对保温箱体制冷,以实现低温存储,在需要将生物制品取出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控制电路板根据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对保温箱体进行慢速升温,比如温度上升速率为1℃/min,电动风门开启,风机运行向密封腔体内输送热流,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温值增加1℃后,电动风门关闭,风机停止工作,PCB计时达到一分钟时,电动风门重新打开,风机开始运行,风流通过进风通道与回风通道实现循环,如此往复,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环境温度,风门常开,电机不工作,此时可以取出生物制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控制电动风门与风机继续开启预设时长,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长内的变化量;在检测到变化量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其中,电动风门持续处于开启状态,温差阈值小于或等于变温值的1/5。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表明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已经非常接近,保温箱体与外界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此时控制电动风门继续打开,以及控制风机继续运行,在经过预设时长后,检测温度的变化量,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相对于变温值的更小值(即温差阈值)时,表明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保温箱体进入一个恒温存储稳定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关闭风机,停止热量交换操作,一方面,实现箱体内载体的恒温存储,另一方面,通过电动风门持续开启,与外接维持温度平衡,实现保温箱体的保温功能。

另外,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一个较大值时,比如大于温差阈值,则继续执行变温操作。

其中,风机可以与压缩机同步开启与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控制风机关闭,并且电动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采集频率采集实时温度,以确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是否开启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温箱体进入恒温存储稳定状态后,根据采集频率定期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以检测保温箱体的温度变化,在检测到温度变化值较大时,则继续开启风机,进行风流循环,以进行变温操作,以提升保温箱体内温度环境的稳定性。

具体地,采集频率可以为1次/5min。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实时温度大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降温操作;在实时温度小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目标调节温度与实时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升温操作,其中,温度阈值为正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与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执行变温操作,以及变温操作具体为升温操作或降温操作,实现了变温操作功能的自动开启,通过设置温度阈值,避免了由于周期循环造成的风机与电动风机的频繁开闭。

在第二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或第三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由于温差较小,可以通过单次升温或降温实现变温操作。

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为[2.5℃,5℃]区间中的任意值。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调温单元,用于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其中,调温操作的类型包括升温操作与降温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温箱体载入载体后或取出载体之前,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并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以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指定调温操作,在指定温度变化速率较小时,实现了箱内温度近似线性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不同的线性斜率,确定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降低了箱体内载体的活性因温度变化受到的影响。

其中,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

具体地,在将载体,比如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放置于深冷冻室内,在保温箱体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电动风门,与电动风门对应设置风机,在电动风门开启时,通过风流循环,与深冷冻室进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降温操作,以实现制品的冷冻,在需要取出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之前,深冷冻室切换至常温环境,通过风流循环,与常温环境执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升温操作,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温度骤变导致的对制品活性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速率越大,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至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少,温度变化速率越小,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变温值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多,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确定用户所需的温度调节周期数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温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热;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上升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热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热,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温升,在完成预设温升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升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升温需求,在保温箱体内的载体为生物制品时,通过近似线性升温,降低了温度变化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保温箱体载体存储的适用性。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升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热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热,热源可以由冷凝器散热提供。

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定时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以实时调整压缩机的指令效果,实现在慢速升温过程中,电动风门长开,风机持续运行,以降低电动风门的开闭频率,以及风机的停开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冷;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冷腔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冷,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降温,在完成预设降温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降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降温需求,同时满足了部分载体缓冻的需求。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降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冷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冷,冷源可以由蒸发器散热提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压缩机,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使每个周期内实时温度变化变温值所需的时长小于或等于单位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实现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升温或降温,进而满足线性或近似线性变温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目标调节温度为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通过在保温箱体外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以使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温度能够反馈给控制电路板,以将环境温度作为目标调节温度,将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调节温度,使载体在被取出之前实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均匀升温至环境温度,在载体为生物制品时,能够使生物制品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降低取出后由于温度骤变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

具体地,以生物制品为例,在将生物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后,温度控制方法启动,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根据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预设存储温度对保温箱体制冷,以实现低温存储,在需要将生物制品取出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控制电路板根据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对保温箱体进行慢速升温,比如温度上升速率为1℃/min,电动风门开启,风机运行向密封腔体内输送热流,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温值增加1℃后,电动风门关闭,风机停止工作,PCB计时达到一分钟时,电动风门重新打开,风机开始运行,风流通过进风通道与回风通道实现循环,如此往复,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环境温度,风门常开,电机不工作,此时可以取出生物制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控制电动风门与风机继续开启预设时长,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长内的变化量;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变化量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其中,电动风门持续处于开启状态,温差阈值小于或等于变温值的1/5。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表明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已经非常接近,保温箱体与外界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此时控制电动风门继续打开,以及控制风机继续运行,在经过预设时长后,检测温度的变化量,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相对于变温值的更小值(即温差阈值)时,表明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保温箱体进入一个恒温存储稳定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关闭风机,停止热量交换操作,一方面,实现箱体内载体的恒温存储,另一方面,通过电动风门持续开启,与外接维持温度平衡,实现保温箱体的保温功能。

另外,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一个较大值时,比如大于温差阈值,则继续执行变温操作。

其中,风机可以与压缩机同步开启与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控制风机关闭,并且电动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采集频率采集实时温度,以确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是否开启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温箱体进入恒温存储稳定状态后,根据采集频率定期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以检测保温箱体的温度变化,在检测到温度变化值较大时,则继续开启风机,进行风流循环,以进行变温操作,以提升保温箱体内温度环境的稳定性。

具体地,采集频率可以为1次/5min。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实时温度大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降温操作;确定单元还用于:在实时温度小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目标调节温度与实时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升温操作,其中,温度阈值为正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与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执行变温操作,以及变温操作具体为升温操作或降温操作,实现了变温操作功能的自动开启,通过设置温度阈值,避免了由于周期循环造成的风机与电动风机的频繁开闭。

在第二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或第三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由于温差较小,可以通过单次升温或降温实现变温操作。

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为[2.5℃,5℃]区间中的任意值。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步骤104,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步骤106,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其中,调温操作的类型包括升温操作与降温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温箱体载入载体后或取出载体之前,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并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以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指定调温操作,在指定温度变化速率较小时,实现了箱内温度近似线性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不同的线性斜率,确定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降低了箱体内载体的活性因温度变化受到的影响。

其中,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

具体地,在将载体,比如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放置于深冷冻室内,在保温箱体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电动风门,与电动风门对应设置风机,在电动风门开启时,通过风流循环,与深冷冻室进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降温操作,以实现制品的冷冻,在需要取出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之前,深冷冻室切换至常温环境,通过风流循环,与常温环境执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升温操作,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温度骤变导致的对制品活性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速率越大,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至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少,温度变化速率越小,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变温值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多,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确定用户所需的温度调节周期数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在调温操作的类型为升温操作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上升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热腔体。

在该实施例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热,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温升,在完成预设温升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升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升温需求,在保温箱体内的载体为生物制品时,通过近似线性升温,降低了温度变化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保温箱体载体存储的适用性。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升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热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热,热源可以由冷凝器散热提供。

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定时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以实时调整压缩机的指令效果,实现在慢速升温过程中,电动风门长开,风机持续运行,以降低电动风门的开闭频率,以及风机的停开频率。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在调温操作的类型为降温操作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冷;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冷腔体。

在该实施例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冷,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降温,在完成预设降温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降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降温需求,同时满足了部分载体缓冻的需求。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降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冷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冷,冷源可以由蒸发器散热提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压缩机,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使每个周期内实时温度变化变温值所需的时长小于或等于单位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实现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升温或降温,进而满足线性或近似线性变温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目标调节温度为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通过在保温箱体外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以使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温度能够反馈给控制电路板,以将环境温度作为目标调节温度,将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调节温度,使载体在被取出之前实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均匀升温至环境温度,在载体为生物制品时,能够使生物制品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降低取出后由于温度骤变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

具体地,以生物制品为例,在将生物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后,温度控制方法启动,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根据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预设存储温度对保温箱体制冷,以实现低温存储,在需要将生物制品取出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控制电路板根据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对保温箱体进行慢速升温,比如温度上升速率为1℃/min,电动风门开启,风机运行向密封腔体内输送热流,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温值增加1℃后,电动风门关闭,风机停止工作,PCB计时达到一分钟时,电动风门重新打开,风机开始运行,风流通过进风通道与回风通道实现循环,如此往复,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环境温度,风门常开,电机不工作,此时可以取出生物制品。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控制电动风门与风机继续开启预设时长,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长内的变化量;在检测到变化量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其中,电动风门持续处于开启状态,温差阈值小于或等于变温值的1/5。

在该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表明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已经非常接近,保温箱体与外界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此时控制电动风门继续打开,以及控制风机继续运行,在经过预设时长后,检测温度的变化量,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相对于变温值的更小值(即温差阈值)时,表明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保温箱体进入一个恒温存储稳定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关闭风机,停止热量交换操作,一方面,实现箱体内载体的恒温存储,另一方面,通过电动风门持续开启,与外接维持温度平衡,实现保温箱体的保温功能。

另外,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一个较大值时,比如大于温差阈值,则继续执行变温操作。

其中,风机可以与压缩机同步开启与关闭。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控制风机关闭,并且电动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采集频率采集实时温度,以确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是否开启风机。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箱体进入恒温存储稳定状态后,根据采集频率定期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以检测保温箱体的温度变化,在检测到温度变化值较大时,则继续开启风机,进行风流循环,以进行变温操作,以提升保温箱体内温度环境的稳定性。

具体地,采集频率可以为1次/5min。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实时温度大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降温操作;在实时温度小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目标调节温度与实时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升温操作,其中,温度阈值为正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与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执行变温操作,以及变温操作具体为升温操作或降温操作,实现了变温操作功能的自动开启,通过设置温度阈值,避免了由于周期循环造成的风机与电动风机的频繁开闭。

在第二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或第三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由于温差较小,可以通过单次升温或降温实现变温操作。

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为[2.5℃,5℃]区间中的任意值。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200,包括:采集单元202,用于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对保温箱体执行调温操作,并在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确定调温操作的类型;调温单元206,用于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和调温操作的类型执行调温操作,其中,调温操作的类型包括升温操作与降温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温箱体载入载体后或取出载体之前,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并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以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指定调温操作,在指定温度变化速率较小时,实现了箱内温度近似线性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不同的线性斜率,确定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降低了箱体内载体的活性因温度变化受到的影响。

其中,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也可以由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

具体地,在将载体,比如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放置于深冷冻室内,在保温箱体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电动风门,与电动风门对应设置风机,在电动风门开启时,通过风流循环,与深冷冻室进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降温操作,以实现制品的冷冻,在需要取出生物制品或血液制品之前,深冷冻室切换至常温环境,通过风流循环,与常温环境执行热量交换,执行慢速升温操作,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温度骤变导致的对制品活性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速率越大,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至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少,温度变化速率越小,从当前的保温箱体内的实时变温值目标调节温度的用时越多,通过选择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确定用户所需的温度调节周期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调温单元206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062,用于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热;第一控制单元2062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上升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第一控制单元2062还用于: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热腔体。

在该实施例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热,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温升,在完成预设温升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升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升温需求,在保温箱体内的载体为生物制品时,通过近似线性升温,降低了温度变化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保温箱体载体存储的适用性。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升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热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热,热源可以由冷凝器散热提供。

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定时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以实时调整压缩机的指令效果,实现在慢速升温过程中,电动风门长开,风机持续运行,以降低电动风门的开闭频率,以及风机的停开频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2062还用于:将温度变化速率的单位时长确定为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时,控制开启与进风风道对应的电动风门以及风机,以对保温箱体制冷;第一控制单元2062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温度变化速率对应的变温值时,控制关闭电动风门以及风机,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第一控制单元2062还用于:重复执行循环周期对应的控制操作,直至实时温度接近目标调节温度,其中,进风风道延伸至制冷腔体。

在该实施例中,将一个单位时长确定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周期时长,并对循环进行计时,在进入一个循环周期的时刻起,开启电动风门,并控制风机开始运行,以对保温箱体进行制冷,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降温,在完成预设降温的时间小于单位时长时,电动风门与风机均关闭,直至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在进行多个周期循环后,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以实现保温箱体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实现近似线性降温,满足了不同速率的降温需求,同时满足了部分载体缓冻的需求。

其中,达到目标调节温度,可以为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相同,也可以具有较小的预设偏差值,比如小于或等于1℃的偏差值。

循环周期的周期数量由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指定温度变化速率确定。

在执行降温操作时,通过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向保温箱体内输送冷风,以实现对保温箱体制冷,冷源可以由蒸发器散热提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压缩机,确定单元204还用于: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使每个周期内实时温度变化变温值所需的时长小于或等于单位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温度变化速率确定压缩机的运行功率,以实现保温箱体能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实现预设升温或降温,进而满足线性或近似线性变温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目标调节温度为保温箱体所处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通过在保温箱体外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以使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温度能够反馈给控制电路板,以将环境温度作为目标调节温度,将环境温度确定为目标调节温度,使载体在被取出之前实现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均匀升温至环境温度,在载体为生物制品时,能够使生物制品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降低取出后由于温度骤变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

具体地,以生物制品为例,在将生物制品放入保温箱体后,温度控制方法启动,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根据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预设存储温度对保温箱体制冷,以实现低温存储,在需要将生物制品取出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控制电路板根据第二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对保温箱体进行慢速升温,比如温度上升速率为1℃/min,电动风门开启,风机运行向密封腔体内输送热流,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变温值增加1℃后,电动风门关闭,风机停止工作,PCB计时达到一分钟时,电动风门重新打开,风机开始运行,风流通过进风通道与回风通道实现循环,如此往复,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环境温度,风门常开,电机不工作,此时可以取出生物制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08,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控制电动风门与风机继续开启预设时长,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长内的变化量;第二控制单元208还用于:在检测到变化量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其中,电动风门持续处于开启状态,温差阈值小于或等于变温值的1/5。

在该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变温值时,表明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已经非常接近,保温箱体与外界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此时控制电动风门继续打开,以及控制风机继续运行,在经过预设时长后,检测温度的变化量,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相对于变温值的更小值(即温差阈值)时,表明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达到目标调节温度,保温箱体进入一个恒温存储稳定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关闭风机,停止热量交换操作,一方面,实现箱体内载体的恒温存储,另一方面,通过电动风门持续开启,与外接维持温度平衡,实现保温箱体的保温功能。

另外,在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量为一个较大值时,比如大于温差阈值,则继续执行变温操作。

其中,风机可以与压缩机同步开启与关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采集单元202还用于:在控制风机关闭,并且电动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采集频率采集实时温度,以确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值;确定单元204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差值确定是否开启风机。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箱体进入恒温存储稳定状态后,根据采集频率定期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以检测保温箱体的温度变化,在检测到温度变化值较大时,则继续开启风机,进行风流循环,以进行变温操作,以提升保温箱体内温度环境的稳定性。

具体地,采集频率可以为1次/5min。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确定单元204还用于:在实时温度大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降温操作;确定单元204还用于:在实时温度小于目标调节温度,并且检测到目标调节温度与实时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对保温箱体执行升温操作,其中,温度阈值为正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值与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执行变温操作,以及变温操作具体为升温操作或降温操作,实现了变温操作功能的自动开启,通过设置温度阈值,避免了由于周期循环造成的风机与电动风机的频繁开闭。

在第二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或第三温差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由于温差较小,可以通过单次升温或降温实现变温操作。

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为[2.5℃,5℃]区间中的任意值。

实施例七: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02,制冷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在检测到保温箱体需要执行变温操作时,确定温度变化速率;步骤304,检测环境温度与箱体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是否大于-3℃,并小于3℃,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330,在检测结果为“否”,并且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3°时进入步骤306,,在检测结果为“否”,并且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3°时进入步骤318;步骤306,打开电动风门,风机运行;步骤308,在检测到实现预设升温时,关闭电动风门,风机停运;步骤310,经过周期时长,返回步骤306,直至检测到箱体环境接近环境温度,进入步骤312;步骤312,在检测到箱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控制风机与电动风门继续开启2倍周期时长;步骤314,采集实时温度,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风门持续打开;步骤316,按照1次/5分钟的频率采集实时温度,通过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重新开启风机升温;步骤318,打开电动风门,风机运行;步骤320,在检测到实现预设降温时,关闭电动风门,风机停运;步骤322,经过周期时长,返回步骤306,直至检测到箱体环境接近环境温度,进入步骤324;步骤324,在检测到箱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控制风机与电动风门继续开启2倍周期时长;步骤326,采集实时温度,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控制关闭风机,风门持续打开;步骤328,按照1次/5分钟的频率采集实时温度,通过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重新开启风机降温;步骤330,持续开启电动风门与风机,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目标调节温度为环境温度。

如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置于变温腔室402内的保温箱体404,变温腔室可以是深冷冻室、冷冻室、冷藏室或加热室,保温箱体404上开设有进风口406,电动风门408,设置于进风口406处;风机410,与电动风门408对应设置,风机408在电动风门406开启时旋转,以向保温箱体402送风,第一温度传感器412,设置于保温箱体402内,第二温度传感器414设置于变温腔室402内,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442采集到的箱内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414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控制电动风门408以及风机440持续开闭,以使箱内温度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变化,通过开启进风口406,结合回风口416和回风孔418,实现风流循环。

结合图2与图4,采集单元202可以为第一温度传感器412,确定单元204、调温单元206,第一控制单元2062与第二控制单元208则可集成于控制芯片中。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设备50,制冷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4,处理器504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具体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冰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箱体载入载体后或取出载体之前,在检测接收到调温指令时,采集保温箱体内的实时温度,并根据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确定执行调温操作时,以根据指定温度变化速率指定调温操作,在指定温度变化速率较小时,实现了箱内温度近似线性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不同的线性斜率,确定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而降低了箱体内载体的活性因温度变化受到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