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4307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特别涉及的是活性污泥去活性化小分子团生
物污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广泛采用厌氧及好氧空气曝充氧处理,亦称活性污泥法。该法要排放大量活性污泥,带来了大量复杂的活性污泥处理及处置问题。现今活性污泥多采用沉淀、浓縮后进行厌氧或好氧消化稳定性处理,以及脱水干化、堆肥、填肥和焚烧,这些处理技术及工艺很复杂。由于活性污泥具有活性很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很低,费用很贵,还会带来二次污染,活性污泥处理已成为一大难题。
鉴于上述的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包
括的步骤为 步骤a :将活性污泥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 步骤b :将来自于一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转换为小分子生物菌团; 步骤c :将上述步骤a中的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与所述的小分子生物菌团在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均质的混合碰撞充分反应,排出处理后的一次处理液。
较佳的,还包括步骤d :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获取新产生的多余活性污泥,执行步骤a。
较佳的,还包括步骤e :将所述的步骤C中排出的一次处理液传输至一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进行反应,最后排出二次处理液。
其中,所述的步骤e包括如下细部 步骤el :将一次处理液中厌氧生物菌团及有机物进行去活性处理; 步骤e2 :将来自于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好氧生物菌团污泥与纯氧混
合后转换为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和溶氧; 步骤e3 :将上述步骤el中去活性处理后的物质与所述的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和溶氧在所述的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进行均质的混合碰撞;
步骤e4 :排出处理后的二次处理液。 较佳的,所述的去活性处理是通过一动态去活化机实现的,所述的动态去活化机包括 —壳体,
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设置在位于壳体内的一转动轴上,所述的转动轴与一电动机 相连接;通过所述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的传动轴高速旋转,将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切割 分割细化、打碎、破壁、打死去活性化。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b是通过一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实现的,所述的静态生
物菌团流体细化器包括
—壳体 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设置在位于壳体内的一固定轴上,水与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
菌团流过,将被切割分割细化至小分子生物菌团。 其中,所述的步骤c的反应温度为20°C _35°C。
较佳的,还包括步骤f :将所述步骤C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处理。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操
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能实现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达到污泥处理有机物排放少量化或无量
化,无臭味及无二次污染,解决了当今活性污泥难以处理的困境。


图1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一对应的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二对应的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三中好氧处理环节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三中好氧处理环节对应的工艺系统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的 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a :将活性污泥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 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 步骤b :将来自于一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转换为小 分子生物菌团; 步骤c :将上述步骤a中的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与所述的小分子生物菌团 在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均质的混合碰撞充分反应,排出处理后的一次处理液。
结合图2所示,其为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一对应的工艺系统的结构 示意图;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一对应的工艺系统包括
—动态去活性化机1,其通过接收管道91获取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污水,并对其 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其中, 所述的动态去活性化机包括一壳体,其可以采用一管式壳体,并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 口,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联动机构(皮带轮结构或是齿轮结构)与一电动机相连接;通过所述的电动机 带动所述的传动轴高速旋转(转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将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切割 分割细化、打碎、破壁、打死去活性化,并从所述的出口处排出。 —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用以提供厌氧生物菌团与所述的活性污泥进行厌氧反 应,并将产生的所述一次处理液从出料管92排出; —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3,其与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相连接,将来自 于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中的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转换为小分子生物菌团;所 述的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3包括一壳体,其为可以采用一管式壳体,并具有一个进口 和一个出口,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设置有复数个属叶轮式刀 片,水与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流过,将被切割分割细化至小分子生物菌团,为了增强切 割细化的效果,还包括一加压泵41,用以将从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中的液体加速 后注入所述的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3的进口。 经过所述的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3和动态去活性化机1处理后的产品都流入
到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进行反应。从而实现将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中的
大分子厌氧生物菌团切割细化成小分子生物菌团,构成小分子厌氧生物菌团循环流动床,
与进入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的去活性化的污泥形成有效均质混合接触碰撞作用,小分子
生物菌团能大大增加生物作用接触面积与碰撞机率,从而大大提高污泥厌氧处理功能,本
实施例中污泥厌氧处理温度降低至20°C 35t:,仍然能够达到很高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与上述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相比较,又增加了步骤d: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获取新产生的
多余活性污泥,执行步骤a。即将所述新产生的多余活性污泥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
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再进入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
2进行循环处理。形成厌氧生物平衡循环流动处理床,从而减少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无活
性污泥排放。 同时也增加了步骤f :将所述步骤c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处理。从而避免了对环 境的污染,减少了气体的压力。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二对应的工艺系统的 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一工艺系统的差异在于,为了实现上述的步骤d,增加了一条管 路将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中获取新产生的多余活性污泥传输至所述的动态去活性 化机1处进行处理;也可以增加一个加压泵42,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的步骤f,增加了一条管 路将沼气排入沼气水封桶5。 有些情况下从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出液管中流出的一次处理液,仍然是含 有污泥的清水,为了提高处理效果,降低污泥的含量;还可以增加一个好氧处理环节,当然 这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的,可以不作为必要的技术环节。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一方面所述的好氧处理环节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 的排出一次处理液步骤连接,作为一种优化的方式实现对活性污泥的二次处理;另一方面, 所述的好氧处理环节也可以独立作为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方式而与上述厌氧处理环节相并 列。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三中好氧处理环节的流程图;其包括的步骤为 步骤el :将一次处理液中厌氧生物菌团及有机物进行去活性处理; 步骤e2 :将来自于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好氧生物菌团污泥与纯氧混
合后转换为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和溶氧; 步骤e3 :将上述步骤el中去活性处理后的物质与所述的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 饱和溶氧在所述的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进行均质的混合碰撞;
步骤e4 :排出处理后的二次处理液。 结合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三中好氧处理环节对应 的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上所述,好氧处理环节对应的工艺系统的进料管93可以与上 述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出料管92相衔接,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环节直接获取未经 过处理的活性污泥溶液;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较佳实施例三中好氧 处理环节对应的工艺系统包括 —动态去活性化机1 ,其通过进料管93获取来自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的 一次处理液,将所述的一次处理液中厌氧生物菌团及有机物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 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其中,所述的动态去活性化机1包括一壳体,其可以采用一管式 壳体,并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设置 有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联动机构(皮带轮结构或是齿轮结构)与一电 动机相连接;通过所述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的传动轴高速旋转,将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 切割分割细化、打碎、破壁、打死去活性化,并从所述的出口处排出。较佳的,还包括一加压 泵43,用以将从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2中的一次液体加速后注入所述的动态去活性 化机l的进口。 —氧气产生装置8,用以提供好氧反应所需要的氧气,这里可以采用氧气瓶或是分 子筛制氧机用以提供纯氧; —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6,其用以提供好氧生物菌团,氧气以及所述的活性污泥进 行好氧反应的环境。 —液态溶氧机7,其为本发明申请人的一项专利(专利号为ZL95105936. x),所述
的液态溶氧机7包括一个带有进出口的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变距螺旋叶轮,所述进、出口 沿叶轮的轴向布置在壳体的两端,进口与液气混合管相通,出口与溶气流体管相通。变距螺 旋叶轮由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带动旋转。在20°C时,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可使氧气在水中的 溶解量达55毫克/升。可用于废水处理充氧或产生高溶氧水去处理生活污水及有机废水 等。较佳的,还包括一加压泵44,用以将从所述的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6中生长的大分子 好氧生物菌团加速后与纯氧一同流过所述的液态溶氧机7,形成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 和溶氧,再与所述的一次处理液(带有厌氧生物菌团及有机物的混合液),成细分子好氧生 物菌团内源呼吸生物平衡作用活性污泥流动床,能大大增强生物接触面积与碰撞机率,大 大提高好氧生物菌团污泥处理功能,处理后的混合液,经上部沉淀区沉淀分离,其中大部分 好氧生物菌团沉至下部好氧生物流动处理床,上清液溢出排至污水处理厂再处理,或再经 深度处理到中水标准回收利用,实现好氧生物处理少或无活性污泥排放,经生产试验运行 测定,污泥中有机物去率达到90%以上,使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排放达到少量化或无量化。 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可以实行间断加氧,使氧气消耗降低后能发挥兼氧菌的作用,可达节约氧消耗量能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 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 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步骤为步骤a将活性污泥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步骤b将来自于一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转换为小分子生物菌团;步骤c将上述步骤a中的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与所述的小分子生物菌团在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均质的混合碰撞充分反应,排出处理后的一次处理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 :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获取新产生的多余活性污泥,并执行上述步骤a。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e :将所述的步骤c中排出的一次处理液传输至一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进行反应,最后排出二次处理液。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包括如下细部步骤el :将一次处理液中厌氧生物菌团及有机物进行去活性处理;步骤e2 :将来自于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好氧生物菌团污泥与纯氧混合后转换为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和溶氧;步骤e3 :将上述步骤el中去活性处理后的物质与所述的小分子好氧生物菌团超饱和溶氧在所述的好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进行均质的混合碰撞;步骤e4 :排出处理后的二次处理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活性处理是通过一动态去活化机实现的,所述的动态去活化机包括一壳体,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设置在位于壳体内的一转动轴上,所述的转动轴与一电动机相连接;通过所述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的传动轴高速旋转,将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切割分割细化、打碎、破壁、打死去活性化。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是通过一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实现的,所述的静态生物菌团流体细化器包括一壳体复数个属叶轮式刀片设置在位于壳体内的一固定轴上,水与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流过,将被切割分割细化至小分子生物菌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的反应温度为20°C -35°C。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 :将所述步骤c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其包括的步骤为步骤a将活性污泥中的大分子活性污泥生物菌团进行去活性处理,转换为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步骤b将来自于一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的大分子厌氧污泥生物菌团转换为小分子生物菌团;步骤c将上述步骤a中的小分子团易降解的有机废水与所述的小分子生物菌团在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沉淀池中均质的混合碰撞充分反应,排出处理后的一次处理液。
文档编号C02F11/04GK101786780SQ201010112850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2日
发明者杨传芳 申请人:北京能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