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248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背景技术
采用多级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由于有机物的分解消耗水体溶解氧,导致水体发臭,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一般情况下,解决的方法是在塘体设置曝气复氧机,这不但增加设备成本,还增加运行和管理成本。采用本系统,在不用设置曝气复氧机条件下,可对塘内水体进行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提高水体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无需耗能、无需人为操作,通过高程差原理来有效实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为水塘结构,水塘是由四周的塘围和塘底构成的封闭水池,水塘由过水挡墙分隔成集水塘和进水塘,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进水塘, 过水挡墙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集水塘的中心设有集水井,集水井的周围设置多个集水口, 集水口位于集水塘的底部,集水口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集水井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进水塘靠近出水口一侧设有多级水位控制井,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但高于集水井的高程,多级水位控制井中设有水位控制装置并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隔成回水井和出水井,水位控制装置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水位控制装置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多个出水控制口,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回水井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出水井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水塘为长方体水池,集水井为正方柱体,集水口和多级水位控制井均为矩形柱体。所述过水挡墙与塘围的高程差为30-50cm,过水挡墙与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差为 20-30cm。所述集水井周围均勻设置集水口为4-8个,集水口的高程不小于池底高程20cm ; 控制井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的出水控制口为3-6个。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垂直挡墙,垂直挡墙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割成回水井和出水井,垂直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出水管并在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阶梯型三级滴水涵,每级滴水涵均为由闸板、两侧挡墙和顶盖构成的涵洞,两侧挡墙上分别设有垂直凹槽,间板设置于两侧挡墙的垂直凹槽内并形成密封接触,两侧挡板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上设有过水孔。所述水塘、过水挡墙、集水井、多级水位控制井及水位控制装置均采用混泥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并防渗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进水塘,当进水塘水位高于进水塘与集水塘的挡墙时, 污水从挡墙上面从进水塘流入集水塘,集水塘中的水通过集水口并通过集水口与集水井相通的管道进入集水井,再通过集水井与多级水位控制井连通的管道进入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回水井,集水塘、集水井和回水井在同一水位。根据回水井和出水井垂直挡墙上不同高程的控制阀门,调节集水塘的水位,强化整个系统的水体循环,通过水体的强化流动促进水体复氧。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无需耗能、无需人为操作、有效节约劳动成本;可有效对水体进行复氧,通用性好,可满足利用农村废弃坑塘改造为多级塘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也可用于多级塘处理厌氧后出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图1为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滴水涵俯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滴水涵正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进水塘 2、集水塘 3、污水进水管 4、塘围 5、过水挡墙6、集水井 7、集水口 8、集水口至集水井输水管9、集水井至多级水位控制井输水管10、多级水位控制井11、控制井挡墙12、回水井13、出水井14、控制井挡墙上的水位控制管15、控制阀16、最终出水管17、滴水涵18、滴水涵管挡板19、滴水涵管挡板提手20、过水孔 21、集水井边墙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如图1、图2所示,为水塘结构,水塘长200m, 宽40m,以塘底的高程为0. 0m,塘围4高程为2m,过水挡墙5将水塘分为进水塘1和集水塘 2,进水塘1的面积为集水塘2面积的1/4,生活污水通过Φ 300的污水管3进入进水塘1,进水塘1的水从过水挡墙5上表面流入集水塘2,过水挡墙5的高程为1. 5m,集水塘2设四个集水口 7,集水口 7高程为0. 3m,长和宽均为0. 36m,集水塘2的水从集水口 7通过Φ 100输水管8通入集水井6,集水井6的高程为1. 5m,长宽均为lm,保证集水塘4 一定水位,集水井 6设置一 Φ 300的输水管8从过水挡墙5底部通入进水塘1的多级水位控制井10,多级水位控制井10设置于进水塘靠近出水口一侧,多级水位控制井10高程为1. 7m,长細,宽2m, 控制井10内设置一控制井挡墙11,控制井挡墙11将控制井分为回水井12和出水井13,回水井12和出水井13的面积相等,控制井挡墙11的高程为1. 5m,从控制井挡墙11底部每隔 25cm高程设置一 Φ 100水位控制管14共五个,水管上安装球阀15,通过不同高程水位控制管14和球阀15的排水来控制集水塘2的水位,使进水塘1和集水塘2的水能循环流动,强化塘内水体复氧。所述水塘、过水挡墙、集水井、多级水位控制井及水位控制装置均采用混泥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并防渗处理。根据实际连续2个月的测定,进水塘水体溶解氧为0. 68士0. 08mg/L,集水塘水体溶解氧可达6. 90士0. 19mg/L,取得较好的复氧效果。实施例2 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如图3-图6所示,为水塘结构,水塘长200m, 宽40m,以塘底的高程为0. 0m,塘围4高程为2m,过水挡墙5将水塘分为进水塘1和集水塘 2,进水塘1的面积为集水塘2的面积为1/4,生活污水通过Φ 300的污水管3进入进水塘1, 进水塘1的水从过水挡墙5上表面流入集水塘2,过水挡墙5的高程为1. 5m,集水塘2设四个集水口 7,集水口 7高程为0. 3m,长和宽均为0. 36m,集水塘2的水从集水口 7通过Φ 100 输水管8通入集水井6,集水井6的高程为1. 5m,长宽均为lm,保证集水塘4 一定水位,集水井6设置一 Φ 300的输水管8从过水挡墙5底部通入进水塘1的多级水位控制井10,多级水位控制井设置于进水塘靠近出水口一侧,多级水位控制井10高程为1. 7m,长細,宽2m, 控制井10内设置设置三级滴水涵17控制水位,三级滴水涵17设置宽均为0. 6m,长分别为 1. 2m、0. 8m和0. 4m,高程分别为0. 4m、0. 8m和1. 2m的涵管控制水位,涵管可由滴水涵管挡板18密封对接,滴水涵管挡板18设置挡板提手19,在不同高程的涵管上面分别设置直径为 20cm的过水孔。通过不同高程的涵管挡板控制集水塘中水位,,使进水塘1和集水塘2的水能循环流动,强化塘内水体复氧。所述水塘、过水挡墙、集水井、多级水位控制井及水位控制装置均采用混泥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并防渗处理。根据实际连续2个月的测定,进水塘水体溶解氧为0. 68士0. 08mg/L,集水塘水体溶解氧可达3. 90士0. 19mg/L,取得较好的复氧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水塘结构,水塘是由四周的塘围和塘底构成的封闭水池,水塘由过水挡墙分隔成集水塘和进水塘,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进水塘,过水挡墙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集水塘的中心设有集水井,集水井的周围设置多个集水口,集水口位于集水塘的底部,集水口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集水井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进水塘靠近出水口一侧设有多级水位控制井,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但高于集水井的高程,多级水位控制井中设有水位控制装置并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隔成回水井和出水井,水位控制装置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水位控制装置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多个出水控制口,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回水井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出水井底部设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塘为长方体水池,集水井为正方柱体,集水口和多级水位控制井均为矩形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挡墙与塘围的高程差为30-50cm,过水挡墙与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差为20-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周围均勻设置集水口为4-8个,集水口的高程不小于池底高程20cm ;控制井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的出水控制口为3-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垂直挡墙,垂直挡墙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割成回水井和出水井, 垂直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出水管并在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阶梯型三级滴水涵,每级滴水涵均为由间板、两侧挡墙和顶盖构成的涵洞,两侧挡墙上分别设有垂直凹槽,间板设置于两侧挡墙的垂直凹槽内并形成密封接触,两侧挡板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上设有过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塘、过水挡墙、集水井、多级水位控制井及水位控制装置均采用混泥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并防渗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为水塘结构,水塘是由塘围和塘底构成的封闭水池,水塘由过水挡墙分隔成集水塘和进水塘,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进水塘,集水塘的中心设有集水井和集水口并通过底部管道连接;进水塘设有多级水位控制井,控制井中设有水位控制装置并将控制井分隔成回水井和出水井,水位控制装置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多个出水控制口,回水井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出水井底部设有出水管。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无需耗能、无需人为操作、节约劳动成本;可有效对水体进行复氧,通用性好,可满足利用农村废弃坑塘改造为多级塘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也可用于多级塘处理厌氧后出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文档编号C02F3/02GK102424467SQ20111025451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张克强, 李军幸, 杜连柱, 翟中葳, 黄治平 申请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