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43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
背景技术
三相分离器多用于生物污水处理中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用以分离污水中的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反应器包括反应池、位于反应池中部的三相分离器以及位于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层,污水被管道输入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层中,并与污泥层中的微生物反应,形成消化气和消化液,由于污水自下向上流动,并带动污泥层中的污泥向上漂浮,在此过程中,带有污泥的消化液需要通过三相分离器实现消化液、消化气以及污泥分离,使得消化气从反应器顶部导出、污泥颗粒自动滑落沉降至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床、消化液从澄清区出水,实现污水净化。现有的三相分离器一般由截面呈“V”形的环形沉降板拼合而成,混有污泥的水体流经沉降板时,污泥与沉降板接触并沿着沉降板滑落回反应池底部,三相分离器通过将若干直径渐变且相互竖向重叠的环形沉降板相互组合,以实现阻隔污泥垂直上浮路线的目的。这种结构的三相分离器存在以下缺陷:1、三相分离器的污泥沉降效果与沉降板面积以及排布方式有关,现有的沉降板均采用内外边缘相互覆盖配合的环形结构,在竖向投影面上,组合后的沉降板能将整个反应池底面覆盖,但竖向截面内一般只有一层沉降板,沉降板的作用面积小且只能对水流做单次去污处理,污泥沉降效果差,另外,由于各沉降板间存在高度差,当污泥随着水流向上进行非竖直方向飘动时,造成污泥绕开沉降板的现象,影响沉降效果,导致污泥流失;2、随着技术发展,现有反应池直径可达10米以上,与其对应的大型三相分离器尺寸直径也会相应变大,原有结构的三相分离器生产困难,在搬运时,需要将其分隔成若干小块运输,并在安装地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固定,既提高了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成本,还耗费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降板面积大且对污水进行多次沉降的污水反应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运输方便、造价低且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包括反应池、位于所述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层以及与所述反应池对应的池盖,所述反应池底部设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插置在所述污泥层中,另一端与反应池外连通,所述池盖与反应池配合形成一密封内腔,所述反应池内腔中部设有一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包括与所述反应池内壁连接的支架以及规整安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斜面阵列单元,所述斜面阵列单元包括若干斜向平行排布连接的斜板,且呈矩阵状水平布满反应池内腔,相邻斜板间均预留有贯通斜面阵列单元上下表面的斜向流道,所述斜面阵列单元在任意竖向截面上至少含有两层斜板。将原有三相分离器中的多层环形沉降板结构改进为斜面阵列单元,既有效增加了沉降板的作用面积,提高了污泥沉降效果,还将沉降板化整为零,方便规模化生产,无需根据反应池尺寸定制,也方便运输和安装;斜面阵列单元水平布满整个内腔,且上下表面均匀密布有上下贯通的斜向流道,使得从反应池底部输入的污水必须进过斜面整列单元才能被排出反应池,既便于污水向上流动,还能将水流细化,有利于沉降污泥,所述斜面阵列单元在任意竖向截面上至少含有两层斜板,既说明斜向流道分布紧密,还说明斜向流道细长,污水在斜向流道中有较长流动时间,能有效提高污泥沉降效率;所述池盖与反应池配合形成一密封内腔,有效防止反应产生的气体外泄。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至少为上下平行分置的双层结构,且其上均布满所述斜面阵列单元。通过在反应池中设置多层由斜面整列单元组成的矩阵平面,实现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多次沉降,有效提高沉降效果。作为优选,相邻层斜面阵列单元的斜板呈背向倾斜。通过改变上下层斜面阵列单元斜板的倾斜方向来改变斜向流道的方向,并形成弯折的斜向流道,提高污水中污泥的碰壁几率,有效提高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斜面阵列单元的截面呈菱形,并由尺寸相同且相互平行的斜板连接形成。菱形斜面阵列单元的上下表面均为水平面,可以平稳地连接在水平的支架上,并支架确保对斜面阵列单元的有效支撑;相同尺寸的斜板形成相同尺寸的斜面阵列单元,方便规模化生产,在安装现场直接将小块的斜面阵列单元填装入反应池中,菱形的斜面阵列单元相互倾斜抵靠,并排列成矩阵状,安装方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斜板的横向截面为波浪状,相邻斜板间分别通过其波峰、波谷相互抵触连接并形成所述斜面阵列单元,波峰和波谷间隔围合形成所述斜向流道。波浪状的斜板相互错位搭接,有利于形成密集的斜向流道,既确保污水顺利上流,还能对污泥起到较好的沉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斜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5° -65°。所述斜板与水平面间优选的夹角为55° -65°,既有效提高污水在斜向流道中的停留时间,有效提高沉降效果,还能使得沉淀的污泥沿着斜板壁面滑落至反应池底部,防止污泥在斜板上堆积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池盖呈中部向上凸起的锥状,其中部通过一导气管与外界连通。反应产生的气体会浮出水面,并被上方的锥状池盖聚集至池盖中部,并通过导气管统一收集排放,实现三相分离器的气体分离功能。作为优选,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边缘设有一溢水槽,所述溢水槽底部通过一出水管与外界连通。通过污泥中微生物反应以及斜面阵列单元沉降处理后的清水上流水面并溢入溢水槽中,再通过出水管排除,清水始终没过出水管口,此结构既能收集清水,还能防止气体从出水管中泄露,确保三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原有三相分离器中的多层环形沉降板结构改进为密布斜向流道的斜面阵列单元,既有效增加了沉降板的作用面积,提高了污泥沉降效果,还将沉降板化整为零,无需根据反应池尺寸定制,方便规模化生产,也方便运输和安装,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斜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横向截面为圆形的斜面阵列单元叠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竖向截面为菱形的斜面阵列单元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反应池内斜面阵列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池,2、污泥层,3、池盖,4、进水管,5、三相分离器,6、支架,7、斜面阵列单元,8、斜板,9、斜向流道,10、波峰,11、波谷,12、导气管,13、溢水槽,14、出水管,15、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包括反应池1、位于所述反应池I底部的污泥层2以及与所述反应池I对应的池盖3,所述反应池I底部设有一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 一端插置在所述污泥层2中,另一端与反应池I外连通,所述池盖3与反应池I配合形成一密封内腔15,所述反应池I内腔15中部设有一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5,包括与所述反应池I内壁连接的支架6以及规整安置在所述支架6上的斜面阵列单元7,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包括若干斜向平行排布连接的斜板8,且呈矩阵状水平布满反应池I内腔15,相邻斜板8间均预留有贯通斜面阵列单元7上下表面的斜向流道9,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在任意竖向截面上至少含有两层斜板8 ;所述支架6至少为上下平行分置的双层结构,且其上均布满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 ;相邻层斜面阵列单元7的斜板8呈背向倾斜;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的截面呈菱形,并由尺寸相同且相互平行的斜板8连接形成(如图4所示);所述斜板8的横向截面为波浪状(如图2所示),相邻斜板8间分别通过其波峰10、波谷11相互抵触连接并形成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波峰10和波谷11间隔围合形成所述斜向流道9 ;所述斜板8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5° -65° ;所述池盖3呈中部向上凸起的锥状,其中部通过一导气管12与外界连通;所述反应池I的内壁上边缘设有一溢水槽13,所述溢水槽13底部通过一出水管14与外界连通。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安装:1、在反应池I中安装水平设置的支架6 ;2、在支架6上安置呈矩阵排列的斜面阵列单元7 ;3、通过切割修剪斜面阵列单元7的边缘轮廓实现与反应池I壁面轮廓相匹配(如图5所示);4、设置第二层支架6,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安装完成。在实际操作中,斜板8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5° -65°,在具体生产中,优选为60°,但选用前述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斜面阵列单元7由若干斜板8连接而成,斜板8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可以以I块斜板8形成斜面阵列单元7,也可以以10块斜板8连接形成斜面阵列单元7,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斜板8间采用相互抵靠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实现间隔连接,以此实现增加斜板8间距、减少斜板8用料的目的,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0029]在实际操作中,由斜面阵列单元7形成的矩阵平面至少为两层,优选为两层,既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还能起到较好的沉降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减水平层数量,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的轮廓可以根据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安装地点情况而变化,例如阵列单元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如图3所示),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另每层呈矩阵排列的斜面阵列单元7均通过支架6支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成上下斜面阵列单元7叠置的结构,既降低成本,还减小三相分离器5的占地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支架6为网状结构,方便污水向上流动。
权利要求1.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包括反应池(I)、位于所述反应池(I)底部的污泥层(2 )以及与所述反应池(I)对应的池盖(3 ),所述反应池(I)底部设有一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 一端插置在所述污泥层(2)中,另一端与反应池(I)外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盖(3 )与反应池(I)配合形成一密封内腔(15 ),所述反应池(I)内腔(15 )中部设有一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5),包括与所述反应池(I)内壁连接的支架(6)以及规整安置在所述支架(6)上的斜面阵列单元(7),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包括若干斜向平行排布连接的斜板(8),且呈矩阵状水平布满反应池(I)内腔(15),相邻斜板(8)间均预留有贯通斜面阵列单元(7)上下表面的斜向流道(9),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在任意竖向截面上至少含有两层斜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至少为上下平行分置的双层结构,且其上均布满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相邻层斜面阵列单元(7)的斜板(8)呈背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的截面呈菱形,并由尺寸相同且相互平行的斜板(8)连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8)的横向截面为波浪状,相邻斜板(8)间分别通过其波峰(10)、波谷(11)相互抵触连接并形成所述斜面阵列单元(7),波峰(10)和波谷(11)间隔围合形成所述斜向流道(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8)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5° -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盖(3)呈中部向上凸起的锥状,其中部通过一导气管(12)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I)的内壁上边缘设有一溢水槽(13),所述溢水槽(13)底部通过一出水管(14)与外界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的污水反应器。现有污水反应器中的三相分离器体积大,生产安装不便,且沉降效果还不好。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池、污泥层以及池盖,反应池中设有一斜面阵列式三相分离器,包括与所述反应池内壁连接的支架以及规整安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斜面阵列单元,所述斜面阵列单元包括若干斜向平行排布连接的斜板,且呈矩阵状水平布满反应池内腔,相邻斜板间均预留有贯通斜面阵列单元上下表面的斜向流道,所述斜面阵列单元在任意竖向截面上至少含有两层斜板。将原有三相分离器中的多层环形沉降板结构改进为斜面阵列单元,提高了污泥沉降效果,方便规模化生产,也方便运输和安装。
文档编号C02F3/28GK202988838SQ20132000946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孙国飞, 曾华, 张鹏铭, 韩雪刚 申请人: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